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目的]优化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来优化乙醇洗涤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优化得到的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温度60℃,时间75 min,液固比(V/M)7 ml/g,粉碎度70目。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66.24%,蛋白质回收率93.32%。[结论]在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下,花生浓缩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回收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青风藤中青藤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红钰  任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78-4578,4582
[目的]优选青风藤中青藤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固液比(A)、碱化时间(B)、提取液pH值(C)、碱化pH值(D)对提取率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对青风藤中青藤碱的提取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液pH值〉碱化时间〉碱化pH值〉固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固液比1∶20,碱化时间2h,提取液pH值为3,碱化pH值为8。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得青藤碱平均提取率为3.7%。[结论]该研究为青风藤中青藤碱工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阳晖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57-659
[目的]探索一条经济、简单易行的乳清浓缩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乳清废液为原料,分别采用醇沉法、碱沉法、醇+碱沉法提取其中的乳清浓缩蛋白,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影响醇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乙醇浓度〉沉淀温度,最佳醇提条件为:乙醇浓度100%,沉淀温度50℃,沉淀时间1.5 h;影响碱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pH值〉沉淀温度,最佳碱提条件为:pH值10,沉淀温度30℃,沉淀时间1.5 h;影响醇+碱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沉淀温度〉pH值〉乙醇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沉淀时间2.0 h,pH值7,沉淀温度20℃。[结论]醇+碱沉法提取乳清浓缩蛋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东北小油菜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主要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东北小油菜叶(干物)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凯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和直接干燥法测定油菜叶中叶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研究不同pH值、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pH值9,温度45℃,固液比1∶30,浸提时间1 h时,蛋白质提取率达88.20%。[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当地小油菜天然叶蛋白生产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低菜籽粕的蛋白提取工艺,为菜籽粕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脱毒后的双低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菜籽粕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13,温度40℃,料液比1∶12,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对pH值、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的最佳水平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自变量分别为pH值12.9、温度40.8℃、料液比为1∶12.6时,双低菜籽粕蛋白提取率最大预测值为57.73%。[结论]丙酮-乙醇溶液对菜籽粕具有一定脱毒效果,响应面法所得数学模型在预测各因素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上具有良好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白仲兰  桂文君  石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63-19065
[目的]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羧甲基淀粉(CMS)混合物。[方法]采用溶媒法,以乙醇为溶剂,氯乙酸为醚化剂,研究醚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马铃薯淀粉渣制备CMC和CMS混合物的影响。[结果]马铃薯淀粉渣制备CMC和CMS混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M精制原料∶MNaOH∶MClCH2COOH=1.0∶1.2∶1.6,以70%的乙醇溶液为溶剂,碱化温度30℃、时间60 min,醚化温度70℃、时间150 min。按最佳条件制得的CMC和CMS混合物产品各项指标为:黏度3.6-3.9 Pa.s;取代度0.5;pH值7.0-7.5;干燥减量8.0%-8.5%;氯化物含量0.14%-0.18%;铅含量0.001%;砷含量0.000 014%。[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马铃薯深加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CMC和CMS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中莽草酸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以八角茴香为原料,水蒸气蒸馏,回收八角茴香油,对残渣用水回流提取,提取液用711树脂富集,粗提物搅拌沸石粉,柱层析,乙酸乙酯洗脱,重结晶得到莽草酸。[结果]利用711树脂分离莽草酸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中莽草酸浓度5.876 mg/ml,流速1.0 BV/h,动态交换吸附率达96.8%,洗脱剂为pH值3的浓度7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1.0 BV/h,解吸率达94.5%。莽草酸粗提物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10,搅拌,柱层析,乙酸乙酯洗脱,洗脱率达到96.9%,真空浓缩至干,甲醇-水混合结晶,得到莽草酸含量为98.16%的提取物,收率为8.86%。[结论]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适宜于莽草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复合酶水解鸡肉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二刚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3-6085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鸡胸肉的加工工艺奠定基础。[方法]以蛋白水解度、水解液的鸡香和苦味为指标,比较P+N复合酶、胰蛋白酶、Alcalase、木瓜蛋白酶和精制中性蛋白酶在各自适宜条件下对鸡肉的水解效果。研究液固比、初始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N复合酶水解度的影响,探索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P+N复合酶为水解鸡肉的最佳酶,其水解效果明显优于单酶。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初始pH值,而反应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显著。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2%、反应温度50℃、液固比31:、初始pH值7.0、反应时间8 h。[结论]在该条件下,鸡肉水解蛋白液的水解度达51%~54%,且鸡香浓郁、无苦味。  相似文献   

9.
牟雪姣  马广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77-8679
[目的]优化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的螯合工艺。[方法]以玉米蛋白粉为材料,氯化锌作为锌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玉米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质量比、pH值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化学方法对螯合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最佳的螯合工艺条件为:玉米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为木瓜蛋白酶结合中性蛋白酶法,pH值8.0,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质量比3∶1;该条件下螯合物得率和螯合率分别为77.8%和97.7%;该试验制备的螯合物是一种不同于玉米蛋白水解物和锌的新物质。[结论]为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的螯合物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枯草杆菌重组水蛭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枯草杆菌重组水蛭素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通过系列预处理和初步层析和精细纯化试验。发酵液固液分离和预处理:大批的发酵液采用连续流离心,取上清液,滴加50%三氯乙酸,当pH值达到2.2~2.5时停止滴加,静置1 h,离心,取上清液,用饱和NaOH调pH值回中性。然后利用SYNDER-UF202型超滤装置进行超滤浓缩脱盐,先用孔径为0.1μm的滤膜芯进行微滤除大固粒,再用截留分子量为1 000 Da的超滤膜芯进行超滤浓缩,加蒸馏水重复超滤浓缩脱盐。然后在等电点pH 4.0左右进行6倍体积的乙醇沉淀浓缩。离子交换初步层析:最佳pH值8.0,以Tris-HCl缓冲体系为佳;强阴离子交换选用Q Sepharose F.F.介质;系统电导率6 ms/cm,水蛭素的最大上样量以每毫升介质240 ATU为佳,流速1 ml/min;优化工艺在强阴离子交换HiPrep 16/10Q上放大。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柱纯化水蛭素:在一定流速范围内,流速对纯化效果影响不大,上样量可在10ml左右。[结果]优化的分离纯化路线为:大量发酵液→离心→三氯乙酸处理(91%回收率)→再离心→超滤浓缩脱盐(80%回收率)→乙醇沉淀浓缩(82%回收率)→强阴离子交换(90%回收率)→硫酸氨沉淀浓缩(90%回收率)→Sepharcyl S-100凝胶过滤(回收率93%)→纯品(总回收率=91%×80%×82%×90%×90%×93%=45%,纯度95.1%)。[结论]可为进一步工业化分离纯化水蛭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薄片厂抄造段浓白水中蛋白质回收工艺,减少废水中有机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分析pH对提取再造烟叶浓白水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工艺参数。[结果]从再造烟叶浓白水中提取可溶性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酸溶pH 3.5,碱沉pH 8.0。[结论]选取适宜的pH可对高效提取浓白水中蛋白质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容元平  廖兰  伍时华  叶云  李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793-2794,2797
[目的]研究木薯渣残余淀粉的优化提取工艺。[方法]利用α-淀粉酶对木薯渣中残余淀粉进行提取,再将提取液与木薯粉混合进行发酵酒精试验,主要考察固液比、液化保温时间、液化pH值、液化酶用量等因素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木薯渣残余淀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固液比1∶12,液化保温时间65 min,液化浆料pH值5.8,液化酶用量40 U/g干渣。在此条件下从木薯渣(折干计)中提取得到的液化滤液中固形物得率是60.26%(固形物中含糖64%)。[结论]该研究方法显著降低了木薯酒精生产成本,并为有效利用木薯渣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黎豆黑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碱提酸析法和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成熟黎豆种皮中的黑色素,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黎豆黑色素的含量。[结果]黎豆种皮黑色素含量为2.41%;碱提酸析法最佳提取工艺为1.0mol/L NaOH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4~6 h,再调提取液pH值为2,进行酸析;在此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为(91.2±2.0)%,黑色素纯度为(36.5±2.1)%;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g/ml)、1.0 mol/L NaOH溶液为提取剂、微波高档功率处理25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为(95.3±1.5)%,黑色素纯度达到(37.4±1.5)%。[结论]黎豆种皮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植物黑色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微波辅助较常规碱提酸析工艺明显提高了黎豆种皮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且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4.
2种从苹果渣中提取果胶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丽娟  李向东  王晓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77-19579
[目的]探讨适合工业化提取苹果渣果胶的工艺。[方法]以同一苹果渣为原料,分别研究盐析法和醇沉法对苹果渣果胶提取的影响。[结果]醇沉法提取果胶的得率较高,为7.85%,且所得果胶纯度高,色泽好,质量优,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提液pH 1.5,料液比1∶14,酸提时间1.5 h;盐析法提取果胶的得率为6.14%。[结论]醇沉法适合工业化提取苹果渣中的果胶。  相似文献   

15.
正交法优化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秀  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30-9131
[目的]研究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酸水解乙醇沉淀法从苹果渣中提取苹果果胶,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料水比、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对酸解法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水解体系的料液比对果胶得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提取时间,最后是提取温度。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90℃,水解体系pH值2.0,水解时间90min,料液比1:12,果胶产率可达到9.2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苹果渣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南山茶籽饼粕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测定。[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优浸提南山茶籽饼粕多酚工艺条件为:4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65℃、料液比1∶25。该条件下的多酚含量达到了3.5%,对植物病原真菌(炭疽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南山茶籽饼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丽丽  祁小丹  周迟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20-1021,1168
[目的]提高啤酒厂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提取率。[方法]分别选取水解温度、水解时间、NaOH或Ca(OH)2投加率为影响因素,以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双碱法优化污泥水解的工艺条件。[结果]双碱配合水解污泥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NaOH投加率(占干污泥的质量分数)8%,Ca(OH)2投加率15%,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7 h,此时反应体系pH为13。在最优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60.03%。[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酒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菊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以及纯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及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菊花多糖水提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提取次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工艺为:固液比20∶1(V∶M,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5℃,提取3次。醇沉工艺因素影响顺序:醇沉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药液浓缩程度;醇沉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药液的浓缩程度1∶3,醇沉时间9h。纯化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氯仿∶正丁醇〉纯化时间〉样品∶氯仿-正丁醇;纯化工艺为:氯仿与正丁醇的配比5∶1,样品和氯仿-正丁醇的体积比2∶1,纯化时间10min。[结论]该工艺适合菊花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