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8份不同耐湿基因型的普通白菜(小白菜)品种,在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对6片叶苗龄的幼苗分别进行高湿处理,研究普通白菜的耐湿性鉴定方法。最终确定以土壤湿度饱和、相对空气湿度95%、30 ℃/ 20 ℃(昼12 h/夜12 h)处理幼苗6 d,作为普通白菜耐湿性差异的鉴定条件|以叶片褪绿面积和程度作为湿害分级指标,并以此调查湿害指数,从而鉴定品种的耐湿性。  相似文献   

2.
油菜除可油用外,还具有菜用、花用、蜜用、饲用和肥用等多种用途。纯油用油菜种植效益不高,根据油菜的生育进程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一菜多用”,可大幅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该文介绍了贵州省毕节市夏收油菜生产概况、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毕节市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的潜力和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的潜力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毕节市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内和重庆油菜种植及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重庆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筛选培育适合油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坚持油菜农艺与农机研究相结合、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的研发、建立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油菜为试材,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结合常规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不施氮、施用尿素和包膜尿素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和施用尿素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处理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并可以减少油菜的根冠比;相比尿素,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油菜硝酸盐含量,并可增加油菜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施包膜尿素较尿素还可提高油菜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有效减少氮素损失。综上所述,包膜肥料可实现油菜节肥增产、改善品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张丽琼 《长江蔬菜》2013,(22):68-71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油菜出苗,且菌剂浓度越高,出苗率越高;低浓度(2%和4%)生防放线菌制剂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而10%浓度的菌剂能促进幼苗的生长;随菌剂浓度的提高,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包衣油菜种子时,不同浓度的菌剂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生产上应用生防放线菌防治油菜土传病害菌核病时,应正确使用适宜的菌剂浓度,以免抑制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安康市农技人员积极开展油蔬两用油菜生产技术示范,提高油菜单产和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发油菜菜薹系列产品,有效调节蔬菜市场供给,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该技术的推广,不但提高了广大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和全市油菜生产效益,而且推动了陕西省油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但在推广中,应进一步加强生产技术研发,加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菜薹产品商业化开发,促进广大农户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油菜主要病害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其中菌核病危害最重,主要危害油菜的茎、叶、花和菜荚,以茎秆受害损失最大,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油菜减产20%-30%,给农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现将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贮藏24 d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12℃可加快油菜的呼吸速率、叶绿素的降解和电导率的升高,贮藏16 d油菜80%变黄、腐烂,并出现异味,失去商品价值。5℃贮藏效果介于两者之间,适用于较短时间(〈15 d)内油菜的贮藏。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科学防治病虫害是提高油菜质量和产量的有效方法。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该文主要介绍了油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症状,并总结了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各国都致力于油菜的育种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油菜育种。本文从遗传和物理图谱构建、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分析、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除油用外,油菜的菜用、饲用、肥用、花用和蜜用等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整合,大大提升了油菜的种植效益[1~3]。通过研究、示范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1 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一般以收获菜籽为目的的油菜,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区,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初,初花期为3月初,终花期为4月初,收获时间为5月上中旬;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为4~5月,花期为7~8月,收获期为9月。  相似文献   

12.
在苗期开展了重庆市2009年油菜生产调查,以丰富的信息和详实的数据反映了重庆市2009年油菜生产和市场形式、油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和需求,提出了重庆市油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宗钱 《西南园艺》2012,(10):51-52
从开发利用重庆市丰都县油菜资源,满足城乡人民食用油着手,分析丰都县油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研究油菜资源开发目标与效益,提出相应的油菜资源开发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油菜每年食用植物油的产量位居第一,饲用蛋白的产量位于第二;此外,油菜还有花用、蜜用、菜用、肥用等功能。我国对油菜籽的需求量很高,但目前菜籽油市场不断萎缩,传统的油菜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持续研发出了油菜的衍生产品,包括油菜花茶、油菜芽苗菜、油菜花护肤品、油菜饼干、油菜花酒、油菜相关文创产品、油菜盆栽花卉等。这些衍生品的商品化,一方面将带动某些油菜种植地区,特别是偏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景区或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旅游产品,促进区域旅游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云阳县盘龙镇油菜生产为例,探讨造成油菜倒伏的原因,提出防止油菜倒伏的措施,以期提高油菜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荠菜和油菜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和油菜(Oilseed rape)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荠菜和油菜对不同水平Cd污染的耐性及富集效应,并施加不同水平螯合剂初步探讨了荠菜和油菜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荠菜和油菜的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在低水平Cd处理时轻微的促进,而在高水平Cd处理中受到抑制,在土壤Cd添加量为120mg/kg时,荠菜和油菜的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荠菜和油菜植株中脯氨酸含量随Cd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Cd含量为200mg/kg时,荠菜和油菜体内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升高了16.57、17.95倍;荠菜和油菜体内Cd含量大小均表现为:地下部地上部籽实,各部位Cd含量均随着土壤Cd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在土壤Cd添加量为120mg/kg时达到最大值,此后则急剧下降;荠菜和油菜不同部位Cd含量与不同水平处理Cd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间接表明添加Cd处理后土壤中Cd能被植物有效吸收,并且各部位对Cd的吸收主要依赖于土壤中Cd含量的变化;荠菜和油菜具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二者对重金属Cd的吸收富集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特点,但相比之下,荠菜对土壤中Cd的吸收富集能力强于油菜;荠菜和油菜地上和地下部Cd含量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添加螯合剂能明显提高荠菜和油菜对土壤中Cd的转运和吸收。  相似文献   

17.
东兰县秋冬种油菜历时已久,由于受秋冬干旱天气的影响,加上人为栽培管理粗放,油菜产量与效益较低,严重制约着油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该县油菜低产状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油菜高产栽培措施对策,为提升油菜产量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且是产油量最高的经济作物之一[1].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增长、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及进口油料的冲击,油菜生产效益低,直接影响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2].油菜两用油菜品种是指在油菜蕾薹期采摘主薹或者侧薹作为蔬菜,油菜籽成熟后收籽榨油的油菜品种,既可有效提高菜籽产量,又增加蔬菜经济收益.油菜两用品种应具备感温性弱、生物产量高、口感佳、品质好等特点,推广油菜两用油菜品种,可显著提高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适宜摘薹时期、合适的摘薹高度和合理摘薹可增加籽粒产量[3~5].近年来,广西地区多个科研团队对油菜进行引种试验,筛选出德油早一号、早熟 6号、FD105和黔杂 J102等适宜在广西地区栽培的油菜品种,对广西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10].但是,有关广西地区油菜两用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鲜有报道.笔者通过引进油菜两用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油菜两用油菜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优质油菜两用新品种在广西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油菜为试材,放置于冰箱内贮藏并进行纳他霉素复配丙酸钙(Nata+CP)处理,通过测定失重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和电子鼻2种手段对油菜不同贮藏期的品质和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复配丙酸钙能够有效抑制油菜失重率的上升(P0.05),显著延缓油菜绿色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率(P0.05)。油菜共检出46种风味物质,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醚类、烃类和其它。油菜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醇类和醛类组成,其中,叶醇和青叶醛是油菜风味的主要贡献物质。综合来看,冰箱贮藏期间油菜的风味物质成分含量变化表现为醇类和醚类增加,酯类和醛类减小,烃类无明显变化规律。Nata+CP明显抑制了醇类物质的增加、酯类和醛类的减小,并且增强了醚类物质的增多。电子鼻LDA的分析方法可以对油菜不同贮藏期风味物质差异进行较好的判别区分。  相似文献   

20.
以油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拉肖皂苷元(La)及其糖苷C-拉肖皂苷C(LG-C)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不同,油芽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差别,其中浓度为0.05 mg/L拉肖皂苷C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后的油菜幼苗干鲜重增加;且这3种化合物均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油菜生长趋势,表明适度的激素处理有利于油菜生长和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