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启盖 《动物保健》2011,(12):22-24
猪腹泻病是一种多种不同病因分别或混合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猪消化道形态与机能紊乱,伴有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肠道内积聚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粪便呈松软或液状排出。由于水分丢失,病猪表现消瘦和衰竭,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迅速死亡。发病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因此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启盖 《兽医导刊》2011,(12):22-24
猪腹泻病是一种多种不同病因分别或混合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猪消化道形态与机能紊乱,伴有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肠道内积聚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粪便呈松软或液状排出。由于水分丢失,病猪表现消瘦和衰竭,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迅速死亡。发病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因此需加以重视。引起猪腹泻的原因通常发生于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天气骤变,使用劣质饲料或饲料使用不当等可促进  相似文献   

3.
<正> 脱水症按机体损失体液(水分与电解质)的状态,水分与电解质丧失的比例大致分三种类型。水分比电解质丧失大的脱水症,称高滲性脱水症,或水分缺乏性脱水症,一般认为由于水分摄取不完全和呼吸性  相似文献   

4.
猪腹泻是病因单独或混合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猪消化道形态机能紊乱,伴有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肠道内聚集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致使粪便呈液状排出,各种年龄的猪可发生,发病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它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寒冷季节多发,常可呈区域性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基层兽医工作中我们对生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一、腹泻对养猪业的危害腹泻可造成仔猪不同程度的死亡,育肥猪生长期延长,饲料报酬降低,药费开支增加,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加大,严重影响猪场生产计划。二、仔猪腹泻的发病机理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道后,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坏死,肠黏膜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小肠绒毛受损脱落,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加之肠道因渗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黄痢又名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7d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危害仔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病原大肠杆菌存在于母猪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中,仔猪在产道中或产后即受感染。因初生仔猪缺乏产生主动免疫的能力,如母猪初乳内缺乏对该病原的特异抗体时,细菌即能大量繁殖,产生的肠毒素刺激肠道以致水分和电解质失衡,从而造成严重腹泻,使机体脱水  相似文献   

7.
pH值对黄鳝肠道和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伍莉  陈鹏飞 《饲料工业》2002,23(8):40-41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黄鳝每尾平均重量11.2~34.3g,平均体长19.1~36.2cm,共40尾,鱼体健康。1.2肠内pH值测定对鲜活的试验鱼饥饿24h后捣毁脊髓处死,置冰盘内迅速取出肠道和肝胰脏,剔除脂肪、肠系膜,剪开肠道和肝胰脏,并用精密pH试纸测pH值。1.3酶液制备参照文献方法制备肠道和肝胰脏粗酶提取液:将肠道(分前、中、后肠三段)和肝胰脏取出后,用冰冻去离子水(4℃,pH值7.0)洗净肠道内外,每8尾鱼为一组,共分5个试验组。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后称重,然后按样品重量的l0倍分次加进pH…  相似文献   

8.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道及其肠系膜直接进入或套入紧接着的远端肠管,导致远端肠管闭塞及肠系膜循环障碍,主发于十二指肠和回肠与盲肠交界处。肠阻塞是由于肠管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减弱而发生障碍,致使大量肠内容物停滞并失去水分,从而引起肠管的扩张和阻塞(中兽医称为结症)。1病因奶牛肠套叠是由于肠道内寄生虫的侵袭或过度饥饿或与患部肠腔中的肿瘤及炎性肿胀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腹泻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菌群失调、肠道聚集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粪便呈液体状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理现象。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如果不能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会导致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在规模化猪场中仔猪死亡率很高,约占猪死亡总数的60%~73%,而腹泻引起的死亡达25%[1]。由于引发该病的病因复杂,包括  相似文献   

10.
腹泻是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据美国调查,仔猪中腹泻率占57%,腹泻造成的死亡率达10.8%(Muirhead,1992)。 腹泻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种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便中水分含量高于80%的症状叫临床性腹泻(正常情况下,粪水含量约在60%左右)。腹泻时体内水分大量散失,这是肠道功能紊乱打破了肠腔和血液水和电解质  相似文献   

11.
关绥平 《中国蜂业》2010,61(9):40-41
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天或两天排一次便。如果每2-3天或更长的时间排一次便,排泄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问过长,其水分被吸收或损耗过多,变得坚硬、干燥,很难排出体外,就称为便秘。  相似文献   

12.
自Cordon和Sizer(195)首次发现无机硫可促进畜禽的生长之后,人们对无机硫在畜禽营养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硫酸钠的特性硫酸钠为长方形或柱状的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性味咸、微苦、寒而无毒。十水合硫酸钠含硫9.95%;在空气中风化或加热后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结晶状粉末。中药称为元明粉,含硫22.57%。2硫酸钠的作用机理根据药理研究,硫酸钠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中溶于水后形成高渗盐溶液,增加肠壁水分的分泌,使肠道保持大量水分,反射性地引起肠蠕动加强,加速肠内容物的排出,达到泻下功效。僧医本单片…  相似文献   

13.
李翠霞 《猪业科学》2016,(3):134-134
正乳猪腹泻是猪场常见疾病。猪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病因分别或混合作用于机体后造成的猪消化道机能与形态紊乱,并且会伴有正常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肠道吸收不良,病猪肠内聚集大量电解质和水分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轻度腹泻会导致乳猪营养不良或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导致乳猪脱水甚至死亡,使养殖户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1乳猪腹泻的病因1.1病原性腹泻乳猪自身感染了细菌、病毒、寄生虫而引起的腹泻。乳猪消化机能弱,对  相似文献   

14.
“肠达康”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制,系根据腹泻新理念,着重调节腹泻畜禽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微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缩短畜禽腹泻病程,促进畜禽康复。“肠达康”组方主要由喹诺酮类抗生素、电解质及辅料组成,剂型为饮水型。安吉县作为“肠达康”药物批准试用地区,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应用和布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断奶仔猪腹泻病3100例,总有效率达96.30%。  相似文献   

15.
丁酸钠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明红 《饲料广角》2008,(19):22-24
丁酸作为短链脂肪酸最主要的代表.是结肠腔主要的阴离子和结肠细胞的营养物质.是大肠细胞的主要能量底物.能够快速地被结肠细胞吸收和氧化.为结肠细胞供能。在调节胃肠机能、肠道pH值、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电解质平衡以及诱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 导致非疾病性下痢或软便的原因下痢没有确切的定义 ,通常是指肠道排出频率不正常。文章中是指泄殖腔排出含水分较正常情况高或软的粪便 ,这也不是准确的说法 ,因为水分高与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均以经验来评定。非疾病性下痢或软便原因常分为下列 4类 :(1)饮水量高导致粪便含水量高。(2 )摄入致敏性食物导致肠道渗透压改变 ,以致水分进入肠道使粪中含水量增高。(3)鸡摄取食物后其中的非致敏性因子引起食糜通过肠道速度增加时 ,引起下痢或软便。(4 )消化道内在因子阻碍肠黏膜吸收水分而引起下痢。例如 ,前列腺素 ,肾激素 ,肠激素等。…  相似文献   

17.
轮状、冠状病毒易引起1~3 周的犊牛产生疾病,病毒暴露在环境中的病毒增多,母牛乳汁中的抗体效价却开始下降。犊牛肠道轮状、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发病症状与仔猪传染性肠胃炎相似,大肠绒毛和黏膜表面成熟的吸收细胞被破坏,导致消化和吸收不良,水分和电解质迅速流失。犊牛出现低血糖、酸中毒和低血容量等症状,甚至可发展成器官衰竭或死亡。应尽早发现和确诊轮状、冠状病毒病,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以减少牧场1 月龄犊牛的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Nalin等(1987)报道,患霍乱的病人当用溶液给以口服或灌肠以补充由于腹泻而损失的体液和电解质时,含有葡萄糖和甘氨酸的电解质溶液(GGES)能充分地从肠中吸收。这一技术已被用在以肠道失水和损失某些电解质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犊牛腹泻的治疗中。Hamm和Hicks报道给腹泻的犊牛(已分离出大肠杆菌)服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肠道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尤其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病最为多见。如由致痛性大肠杆菌、球虫、肠道厌氧梭菌、伤寒等肠道性病原微生物单独或混合感染引发的肠道性腹泻.同时夏季的热应激也加重了腹泻.甚至出现顽固性腹泻.给养鸡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在夏季,鸡肠道性腹泻疾病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脱水是水分和电解质摄入不足及(或)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或体液排泄多于吸收,以致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脱水的综合病理过程,各种动物均常见多发。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脱水,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饲料不良与喂食不当,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呕吐、腹泻,泌尿系统疾病中尿频及烧伤等都可引起体液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