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效益评价研究——以南京幕府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南京幕府山矿山废弃地不同生态修复区调查采样与测定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再逐层用TOPSIS法综合、定量评价各生态修复区的生态修复效益。结果表明:TOPSIS法可定量评价每一期生态修复区各层的生态效益,且有助于找出生态效益存在差异的原因;生态修复显著改善了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质量;10期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评价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貌、修复时间、土壤类型、植物种类与植物组合、后期对修复植被的抚育管护等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陈影  张利  董加强  赵文廷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154-157,162
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方式、方法和不同植物的生物生态特性和群落演替规律,对修复目标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配置设计。在对太行山北段白云岩矿山基质、水文、气候等生态要素充分调查基础上,对矿山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太行山北段白云岩矿山边坡生态退化的成因为矿山开采导致的边坡植被的消退,而目前的修复方式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2)在对目标植物群落类型进行归纳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修复的设计原则,即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这样解决了植物在恢复生长时期受基质流失和水分不足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将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矿坑废弃地是一种生态严重退化的区域,接近裸地,其植被破坏严重、地形地貌扰动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多、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可供借鉴的国内外先进案例越来越多,矿坑废弃地的修复技术愈加全面与丰富,景观改造、旅游开发已成为矿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以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东矿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相应技术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区废弃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以及土壤中全部具有活力的种子,是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以及植被恢复研究中的关键内容.作为地表植被群落潜在更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种子库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领域的热点之一.由于矿区废弃地土壤的特点,矿区土壤种子库的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幅度的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湖南娄底市冷水江锑煤矿为例,通过对矿区及周边植物现状的分析,选用了 8种乔木、5种灌木、9种草本和3种藤本共25种植物,根据露采开挖面、堆积体坡面、整理后的空旷平地、景观节点等不同的地形特点和修复目标,提出了针对性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6.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绿化树种的选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川矿山废弃地6种绿化树种的适应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的研究表明,不同绿化树种的适应性、重金属含量及重金属滞留率有明显的差异(r~2<0.001),绿化树种不同部位的重金属滞留率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看,红柳根系对不同重金属都有较高的滞留率,除Cu外驼绒藜对其他重金属的滞留率也较高,表现出对重金属良好的规避性和抵抗性。研究还表明,研究区绿化树种都具有典型的根系囤积重金属特征,能够有效阻止重金属传输到地上部分,对Ni、Cu等重金属具有良好的排斥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物种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有助于解决矿山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的苗木成活率低、生存年限短、补栽现象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3种AM真菌对离子型稀土废弃矿区的生态修复改良效果,为选择适宜的AM菌剂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供试土壤采自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某废弃的离子型稀土矿区,供试作物为黑麦草。在灭菌的土壤上,分别接种摩西斗管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以不接种菌剂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6次。播种催芽后的黑麦草,黑麦草生长210天,进行了8次株高和干物量监测,在黑麦草生长195天时(第8次监测),收获3个重复的黑麦草,植株样品用于分析地上部和根部干重、NPK含量,根际土壤样品用于分析pH、有机质、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其余3个重复停止灌水用于干旱胁迫处理,在黑麦草生长210天时测定了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结果】与不接菌空白组相比,接种G.m、R.i、G.e处理根际土壤pH由强酸性(4.60)提高至7.62~7.90,有机质分别提升了123.9%、126.8%、105.0%;G.m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全磷分别提升...  相似文献   

8.
林明春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5):296-301,308
[目的]分析评价福建省大田县银顶格矿区三种人工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采用土壤入渗率、最大可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非毛管孔隙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邓恩桉×马尾松类型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均较快,母质层与淋溶层的初渗率和稳渗率之差均较小,其次为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马尾松×杉木类型最差;(2)各植被类型各土层入渗率与入渗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3)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土壤最大可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均较大,邓恩桉×马尾松类型次之,马尾松×杉木类型最差;(4)用主成分法综合评价各植被类型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邓恩桉×马尾松类型马尾松×杉木类型。[结论]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改良矿山废弃地土壤结构效果较好,可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燕  高翔  潘叶  杨晓辉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173-177,183
以南京幕府山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例,探讨生态修复如何影响采矿废弃地土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在先的废弃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高,因修复模式不同,同一时期修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土壤pH值与土壤容重主要取决于修复覆盖的土壤性质,且随修复时间增加,容重降低,而修复植被的生长也影响土壤pH值与土壤容重;土壤水文效应则主要取决于覆土厚度,其次是土壤孔隙度,而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也与修复植被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奥维互动地图常用的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并以某矿山生态修复设计项目为例,结合规划设计项目调查中的使用经验,对其功能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在规划设计项目调查中采用奥维互动地图进行行程规划、路程导航、定位获取信息、轨迹记录、测量等,可以有效提高外业调查效率,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突破了传统外业调查工作的局限性,能够适应相关规划设计项目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矿山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热点较多,主要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思维、修复植被与复垦土壤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矿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土物种保持与特定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和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技术.另外,生态恢复监测指标、植被等具体要素的监测、生态恢复驱动力的监测是讨论的重点,3S技术、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社交...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景观土壤酸化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野外原位模拟酸雨控制实验和施用石灰、污水污泥和联合施用石灰+污水污泥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研究了保护区内三种森林土壤在受到酸沉降影响后,土壤pH值和交换性Al3+、H+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投加修复剂后混交林土壤酸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种森林土壤酸化严重(pH〈4.5),pH值随处理酸度降低而下降;土壤交换性酸(H+、Al3+)含量随处理酸度降低而增加。酸沉降中H+的输入,导致土壤铝被活化。三种改良剂的施用均可以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交换性酸(H+、Al3+)含量,从而降低植被铝中毒风险。三种修复技术中,联合施用石灰+污水污泥修复技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自然条件和潜力。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要从注重工程建设向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流域治理的思路上转变,流域治理的总体布局、措施配置等要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干扰,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在防治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区的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还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沙地生态修复技术长期应用对风沙土土壤pH值和有机质、氮、磷、钾等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生态修复作用下,风沙土土壤pH值和全钾含量变化较小,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工种植作物的修复方式有利于有机质、氮、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加,其中:人工种植甘草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增长最多,10年后分别可达到11.42 g/kg、0.110 9 g/kg和25.46 mg/kg;人工种植花生土壤碱解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10年后分别可达到55.04 mg/kg、0.127 2 g/kg和145.80 mg/kg;生物网方格固沙、林草复合培育和草场培育等主要依靠自然修复的修复技术,土壤养分含量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5.
周静  崔红标  梁家妮  徐磊  祝振球  王兴祥  崔键  尚健 《土壤》2015,47(2):283-288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是搬离城市中心后遗留的污染土壤日趋增多。一批具有高环境风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污染土地亟待修复治理。本文结合"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中国国情,对规模化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基础工程建设中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代化基础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至2013年全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0.44×104km和1.3×104km,跃居世界第一。但国家重大工程施工,均是以牺牲土壤生态为代价的基础建设项目,破坏了土壤圈物质与生物循环,加剧了土壤侵蚀和地质夷平过程,因此土壤生态修复势在必行。本文综合15年的研发,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镇化发展中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土壤破坏特征,结合大量土壤生态修复工程实践,论述了道路创伤边坡、城市高陡岩石边坡土壤生态修复创新技术,为我国南方基础工程建设提供了侵蚀性土壤生态修复支撑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的一些成果,并就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特点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了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常见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合理施用化肥、施用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筛选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品种和耐性作物品种、深耕深翻、控制土壤水分以及施用石灰等修复措施,并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主要的土壤类型有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泥炭土、盐碱土及风沙土 ,不同的土壤类型有其适生的植被类型。在分析土壤类型与植被类型相互因果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不同区域实施生态修复的建议。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 ,应主要实行生态的自我修复 ,可适当采取必要的人为干预 ;在人口密集的农林牧业区 ,应以防为主 ,重点防止陡坡开荒 ,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大力营造农田、草原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20.
陕北生态修复现状与对策——以榆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搞好该区生态修复工程,对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针对该地区生态修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修复提出了3条对策:一是遵循自然规律;二是要做好生态修复分区工作,因地制宜,合理营建生态结构;三是生态建设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