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饲料中添加不饱和油脂对应用BST(牛用生长激素)的奶牛具有提高产乳量和改善乳脂中脂肪酸的效果。试验选用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16头。分成4个组,每组4头。设1、基础饲料(对照组),饲料由25%玉米青贮料、25%苜蓿干草和50%精饲料(均为干物质)组成,粗蛋白质含量19%;2、基础饲料+BST(每日15.5mg);3、基础饲料+BST+向日葵油脂;4、基础饲料+BST+藏红花油脂共4种饲料。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结果,4个组的产乳量依次为29.5、32.7、40.0和34.1kg/d。这说明单应用BST效果不明显,而与不饱和油脂并用,显著增加了奶牛产乳量。分析乳成分中乳脂率各组差不多。应用BST对增加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不多,而添加油脂后明显提高了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BST对乳蛋白质率没有影响。而添加油脂后约减少0.2%。由上可知,饲料中联合应用不饱和油脂和BST能明显提高奶牛产乳量和改变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郭万志 《畜禽业》2005,(3):14-16
奶牛的营养需求,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持营养需求,另一部分是产奶的营养需求。调配奶牛的饲料,其主要任务是满足这两部分的营养需求。现以体重500kg,日产鲜奶25k(乳脂率3.5%)的奶牛饲料调配为例,介绍舍饲奶牛饲料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勇  陶青燕 《畜禽业》2001,(11):12-13
有试验表明在瘤胃正常状态下,添加纤维素酶饲喂奶牛5d以后,其粪便干物质和饲喂前相比,减少了30%左右.外观细腻,有光泽,圆盘状,软硬适中,无任何异味,排粪量无明显变化.1周以后,封闭牛舍氨气含量下降70%左右,粗饲料采食量提高10%~20%,粪便中蛋白质提高8%~10%,尿中尿素下降58.9%(赵长友,1993).用添加纤维素酶的饲料饲喂怀孕奶牛,分娩后,不产生生理性消化不良症状,胎儿体重可增加1.5~3kg,无畸形及弱胎,初乳可维持5d,产牛体质恢复极快,产奶量在产后1520d即可达到最高峰,并一直维持到第四个泌乳期,然后以3%4%降乳率开始平稳下降,低于正常降乳率6%8%(付连胜等,1998).有试验表明在奶牛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可在降低采食量的同时,提高增重和产奶量,提高饲料报酬,而对乳脂率没有明显影响.添加0.5的纤维素酶于精料中,饲喂60d以后,试验组每头平均日增重962g,对照组每头平均日增重680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日增重41.2%,差异极显著.日添加50g纤维素酶于奶牛精料中,试验组日均产奶28.59kg,而对照组日均产奶量为26.28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2%,差异显著.试验组日均乳脂总量980.64g,对照组899.33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05%,差异显著(焦平林等,1996).纤维素酶在降低采食量的同时提高产奶量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反刍动物的摄食量主要受血液内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调节.挥发性脂肪酸是纤维素的分解产物,外源性纤维素酶增加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量,而瘤胃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较快,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进入血液,并随其浓度的升高反馈性作用于食物调节中枢,导致采食量下降.一般认为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呈负相关,但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后,随着产奶量的上升乳脂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纤维素酶通过提高奶牛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强乳腺细胞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能力,从而维持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全株玉米青贮搭配优质干草饲喂奶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7—1998年我们饲养奶牛主要以放牧为主,冬季补饲玉米秸和稻草,产奶量普遍遍低,平均单产在3t左右,乳脂率在3.0%~3.2%之间徘徊,每头牛年利润在1200~1500元左右,严重地影响了奶牛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作法,树奶牛大户典型,指导他们把以放牧为主的奶牛改为舍饲,并使用榨乳器榨乳。宋某饲养奶牛10头,平均产次2.7,体重500kg,日粮精饲料以混合全价料为主,给量为3奶1料另加2.5kg基础料,粗饲料以玉米秸,稻草为主,日喂…  相似文献   

5.
糊化淀粉尿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琼 《畜禽业》2009,(8):43-45
主要探讨在奶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糊化淀粉尿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中国荷斯坦奶牛精饲料中添加0%、1%、1.5%、2%的糊化淀粉尿素。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糊化淀粉尿素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糊化淀粉尿素奶牛产奶量及饲料利用率的提高达到最佳,对乳脂率、乳蛋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奶牛泌乳后期是指产后214~305 d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的低产泌乳期,3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0 kg下降到16 kg,平均每月下降2 kg.此期奶牛腹中胎儿开始进入快速发育期,为确保奶牛的一定产奶量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16~30 d泌乳量迅速由十几千克增至30余千克,称此期间为泌乳迅速增涨期.此期的特点是乳房已经软化,采食恢复正常,泌乳能力迅速增加至高峰.在饲料投喂上必须满足奶牛高速产奶的需要,否则将导致牛体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使奶牛迅速消瘦,从而影响下阶段正常产乳.为确保此阶段及整个产乳期的正常产乳和牛体健康,此时日粮必需保证提供能量及蛋白质浓度较高的饲料,精粗料比例应调整到(40~50):(60~50).  相似文献   

8.
王旭东 《畜禽业》2003,(1):33-33
将1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美加力O(对照)、0.5kg/头·日,经产后12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美加力能显著提高农户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改善体况,缩短空怀天数,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全混合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试选用12头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4%标准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24kg,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乳脂量、乳糖量的乳固形物量也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1.60%、17.50%、13.21%和9.86%(P<0.05)。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选用分娩后5d荷斯坦经产奶牛12头,分成3个组,每组4头。组别设不添加脂肪酸钙的对照组。试验1组用脂肪酸钙取代对照组饲料中一部份淀粉,试验2组在对照组饲料中添加2.2%脂肪酸钙,共3种饲料。在饲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105d。结果,两个试验组均减少了干物质掺入量(P<0.05)。表明添加脂肪酸钙并没有增加总可消化养分(TDN)。然而,产乳量以试验2组最高(日平均产乳量30kg以上),试验1组次之,对照组最低。这说明脂肪酸钠明显提高了乳生产中能量的利用效率。测定乳成分中乳脂率没有差异,而试验组乳蛋白质率和无脂固形物率稍低。分析各组瘤胃内容物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和氨态氮没有差异。这表明脂肪酸钙对瘤胃发酵没有影响。但试验组提高了奶牛血液中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磷脂质等成分。以上试验表明,脂肪酸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奶牛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在两组奶牛饲料中分别添加3%、5%的沸石粉,研究其对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试验组中,产奶量分别提高了2.1%和4.3%,经济收入分别提高1.1元/头·d和1.58元/头·d。由此可见,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沸石粉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效果,以5%添加量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泌乳后期是指产后214~305d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的低产泌乳期,3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0kg下降到16kg,平均每月下降2kg。此期奶牛腹中胎儿开始进入快速发育期,为确保奶牛的一定产奶量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要以怀孕母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产后16~30d泌乳量迅速由十几千克增至30余千克,称此期间为泌乳迅速增涨期。此期的特点是乳房已经软化,采食恢复正常,泌乳能力迅速增加至高峰。在饲料投喂上必须满足奶牛高速产奶的需要,否则将导致牛体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使奶牛迅速消瘦,从而影响下阶段正常产乳。为  相似文献   

14.
奶牛泌乳中期是指产后92-213 d的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泌乳期,4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8 kg下降到20 kg,平均每月下降2 kg.为确保此期间奶牛稳产、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泌乳中期是指产后92~213 d的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泌乳期,4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8 kg下降到20 kg,平均每月下降2 kg。为确保此期间奶牛稳产,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除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外,按母牛产后第三个月配种怀孕,到怀孕后4个月还要考虑母  相似文献   

16.
比较投饵率水平分别为3%、4%、5%、6%时,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效率的影响,以确定暗纹东方鲀幼鱼阶段的适宜投饵率。在23℃下,对规格为3.45~3.56g的暗纹东方鲀幼鱼进行3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投饵率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质量相对增加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暗纹东方鲀幼鱼的适宜投饵率为4%,在投饵率为4℅时,质量相对增加率为116.04±0.04%,饲料效率达83.70±0.02%,特定生长率为111.49±0.03%/d,存活率为84.44±0.02%。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添加1%酵母细胞壁(1号饲料)、1%酵母细胞壁+0.23%Vc+0.02%VE(2号饲料)、1%免疫多糖(3号饲料)的饲料投喂异育银鲫,并于试验后4、11、17、24、31 d测定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杀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组饲料均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杀菌活性,其中3号饲料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2号饲料.  相似文献   

18.
王林  胡荣  瞿永前 《畜禽业》2011,(12):22-23
选择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72头,分为4组,每组18头,公母各半,组内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猪。试验1、2、3和4组分别饲喂混合饲料+中草药组方1(中草药1组)、混合饲料+中草药组方2(中草药2组)、混合饲料+抗生素(抗生素组)和混合饲料(对照组)。进行饲养试验,测定生长肥育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草药组日增重较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9.02%~10.63%(P<0.05)和15.27%~16.98%(P<0.01);节省饲料7.85%~8.77%和13.35%~14.20%;背膘降低6.3%~7.8%(P>0.05),眼肌面积提高13.65%~14.81%(P<0.05),瘦肉率提高3.48~3.93个百分点(P>0.05);大理石纹评分提高9.38%~12.50%(P<0.05)和12.90%~16.13%(P<0.01);失水率降低3.75~4.79个百分点(P<0.01);肌肉剪切力值降低8.47%~10.06%和7.79%~9.83%;粗脂肪提高18.53%~19.12%(P<0.01)和16.59%~17.16%(P<0.01)。  相似文献   

19.
稻草经过氨化后,其柔软性和膨胀度均得到增加,氨化稻草的粗蛋白含量从3.8%提高到7.2%,粗脂肪含量从1.2%提高到1.8%,粗纤维含量从38.9%下降到32.8%.饲喂奶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奶牛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奶牛平均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氨化稻草可以代替青干草饲喂泌乳奶牛,每头奶牛一年可节约饲养成本100多元,同时能解决稻草堆积和烧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料对越冬一龄蟹种蜕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4月投喂不同种类的饲料对越冬一龄蟹种生长脱壳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室内实验表明:在相同密度、相同养殖条件下,投喂新鲜动物性饲料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投喂植物性饵料的成活率仅为65%;湖泊网围养殖生产表明:在相同面积、不同密度的强化暂养网围区中,投喂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的幼蟹脱壳延迟期仅为4 d,而投喂植物性饲料小麦的幼蟹脱壳延迟期为7 d,其脱壳死亡率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