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已经加入WTO,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快农业发展,特别是加快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节本提质农业。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11,(19):6-6
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全方位推动农业发展新跨越。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强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区自1983年秋试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以来,经历了发展、巩固、提高三阶段,至2000年,粮食规模经营面积6.85万亩,占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的1/3。以后,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减少。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我区粮食生产的产量、质量,为我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温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209-211
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因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作出的贡献进行探究:1980~2010年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为26.265%,说明农业机械化对盐池县粮食产出效能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应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管理和生产。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中国粮食生产效率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效率较低、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或不足、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未能达到最优配置等问题。超效率DEA投影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严重不足,耕地红线问题需要被高度关注。保障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横向协调机制;除经济直补外适当考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和补偿,探讨实施粮食虚拟水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补充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优化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粮食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市场的直接竞争,优化农业结构是坚持市场导向、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而粮食生产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怎样使粮食生产保证每年增产增收,市场供需平衡,是人们时常关心的问题.同时,在目前形势下,重提粮食的老话,对于我们认清粮食工作形势,居安思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因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作出的贡献进行探究,通过测算和分析来说明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确保粮食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加速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和大力发展牧草产业是提高陕西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运用面板Tobit回归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率均值达0.928,粮食生产效率整体较高;受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条件制约,农业R&D人员、农业R&D经费内部支出、地区农...  相似文献   

10.
zzx2847@sina.com     
 确保粮食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加速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和大力发展牧草产业是提高陕西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国家,粮食生产显得非常重要,始终被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业开始更加重视和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与规模农业的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对雇工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针对雇工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雇工劳动视角分析其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梳理粮食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瓶颈制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黑龙江、浙江、四川3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不同前沿面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损失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雇工劳动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雇工生产在粮食生产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44.7%的样本农户进行雇工生产,规模经营户的雇工需求尤为突出。农户粮食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85.11%,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但技术效率的省际差异并不明显;农业雇工投入比例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倒U型"效应趋势,雇工投入比例在25%~50%区间内,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控制变量方面,户主受教育年限、人均纯收入和地块面积对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地规模、地块距离家的距离、地块受灾和差的土壤质量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普及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开拓新型经营方式、建立有效劳动监督激励机制与"农业CEO"管理机制、重视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农业以粮食为主、粮食以水稻为主的基本农情表明.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核心是实行水稻结构战略性调整。近些年我省再生稻生产的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再生稻是调优水稻结构。实现粮食产业优质高产、降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时此。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提高发展再生稻时再创农业新优势的认识,切实把握再生稻生产新技术和发展新特点对再创农业新优势的积极作用。把大力发展再生稻作为再创农业新优势的一项重要农业革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析了二战后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调整主要表现在: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专业化与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产水平的提高,在基本解决粮食问题后,开始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制定政策,利用价格、补贴等经济手段,在一个时期支持一个产业发展;利用本国丰富的农牧资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利用外资,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的需求,以及膳食结构改善的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在基本解决粮食问题后,畜牧业、蔬菜水果生产水平发展较快;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以及建立环保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等。由此也可看出主要国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有益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旅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同时也是影响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有效测度了我国农旅融合水平,利用2010—2017年1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整体水平偏低,目前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农旅融合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粮食非主产区农旅融合通过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和促进劳动力"回流"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而粮食主产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劳动力和耕地资源的"挤出效应"明显。山区农旅融合对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比平原地区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加大贫困山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优化粮食非主产区农业固定资产配置,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罗县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82.2万亩,人均2.9亩,高于全国和全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但中、低产田面积达57万亩,中、低产田障碍因素多,粮食单产低而不稳,制约着全县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单产的提高和种粮效益的增加。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要抓住国家政策资金向农业倾斜的有利时机,对平罗县中、低产田中存在的影响粮食作物产量提高的障碍因素进行改造,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地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任务艰巨,因而大力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棉、油等农产品的需要,除了保证耕地面积外,主要是要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8.
朱满德  张梦瑶  刘超 《世界农业》2021,(2):27-34,44
推进全程化机械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率的基本路径,也是近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其"趋粮化"的重要诱因。本文基于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综合机械化率、不同环节农机作业率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可显著提高粮食种植比例并推动种植结构的"趋粮化"发展;劳动消耗更多、专用程度更强的播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对于"趋粮化"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而机耕环节影响并不突出。为稳定粮食生产,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瓶颈环节的联合攻关,对专用性较强的农机装备购置和环境友好型生产农机服务给予适度补贴,深入推进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需完善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需配套建设,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丘陵山区农地宜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我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原因,构建测算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测算农业用水压力评估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错配程度;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从测算结果看,我国31省2003—2018年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错配,以东北区、黄淮海区、华南区和西北区错配较为严重。2)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看,土地优势、劳动优势、资本优势对区域农业用水压力的正向推动作用超过水资源优势对区域农业用水压力的负向作用,使得粮食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加大了区域农业用水压力,在类似的市场与政策环境下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的内在原因正是上述累加作用的结果;采用分位数回归检验结果稳健性,发现在农业用水压力极大和极小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农业用水压力的加剧作用并不明显,其余分位点处均显著。3)从调节效应模型结果看,农业用水效率在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农业用水压力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分样本回归发现农业用水压力较高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调节作用更大,表明较高的农业用水效率能够有效缓解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15,(3):4-6
2015年1月9日召开的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会议明确了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点。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发展现代渔业。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科技运用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统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加强农机作业薄弱环节与后续服务,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