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方华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97-98,85
鳞片扦插、种子繁殖是百合传统种植模式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百合种苗的研究方兴未艾.本实验证明,组培苗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组织培养技术、鳞片扦插技术、种质优化技术三者结合,可以促进百合生产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食用百合的产量受到种植区域、土壤pH值、肥料种类和用量、覆膜与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有的研究更多是针对单个因素,缺乏将这些单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从而无法为食用百合种植区的科学管理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搜集2019年12月31日以前国内外32篇食用百合大田试验相关文献,建立食用百合产量数据库,应用整合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因素对食用百合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影响.结果显示,当pH值<7时,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2122 kg/hm2,当pH值≥7时,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9991 kg/hm2,随着土壤的pH值升高,食用百合的产量逐渐增加.就地域分布而言,河北地区食用百合种植区的平均产量为26022 kg/hm2,浙江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0327 kg/hm2,湖南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5198 kg/hm2,甘肃、宁夏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8189 kg/hm2,河北、甘肃、宁夏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高于浙江、湖南地区.对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和单施无机肥2种不同施肥类型下食用百合的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获得的食用百合平均产量为14458 kg/hm2,单施无机肥处理的食用百合平均产量为20689 kg/hm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食用百合平均产量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在覆膜条件下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23559 kg/hm2,不覆膜条件下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6866 kg/hm2,与不覆膜处理相比,覆膜处理显著提高了食用百合的鳞茎产量,其提高幅度为39.7%.施肥量与食用百合产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食用百合产量不断增加,相较于氮肥与钾肥,磷肥与食用百合产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磷肥是影响食用百合的一个主要因素.由结果可以看出,食用百合适宜生长在pH值为中性、弱碱性的石灰性土壤上,单施无机肥、适当增施磷肥并覆膜有利于食用百合增产.  相似文献   

3.
兰州百合具有产量高、品质好、色泽鲜、肉质厚、味美香甜可口等优点,有食用、药用、观赏、加工等多种用途,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还远销国外,是出口创汇的优质产品,其价值高,种植效益好.高海拔干旱山区和高寒二阴山区的土壤和环境条件都适宜栽培百合,发展百合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贫困山区调整结构、脱贫致富的理想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百合生产的发展,百合母籽奇缺,价格贵,直接影响了百合生产的发展.据调查,2000年种植百合仅母籽投入达37 500元/hm2,2001年在播种密度相同条件下,种植百合的母籽投入高达67 500元/hm2,提高了80%.经过试验研究获得的百合鳞片地膜覆盖栽培繁育母籽技术,1 hm2繁育面积可繁育5 hm2种植地所需母籽,大大提高了百合母籽繁育效率和效益,是当前繁育百合母籽,解决发展百合生产母籽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百合是药食同源植物,又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我国有48个种18个变种,其中龙牙百合、宜兴百合、兰州百合为食用百合三大主栽品种。龙牙百合球大、鳞片白而长、淀粉含量高,产量高。作为一种营养型养生保健食品,龙牙百合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为龙牙百合的生产提供了无限商机。湖南省辰溪县的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摘顶时间对漫水河百合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摘顶时间,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比较花蕾初现前20 d、花蕾初现前10 d、花蕾初现和不摘顶处理对漫水河百合磷茎重、产量和预防早衰的影响。[结果]花蕾初现时摘顶的百合产量显著高于花蕾初现前10~20 d摘顶或不摘顶的处理。[结论]花蕾初现时摘顶最利于漫水河百合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百合生长发育规律、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丰富百合种质资源和种质创制,为六盘山冷凉区百合生产上筛选出优质种质资源和种质资源创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分析 6 份百合种质资源材料生长规律、光合特性、花、鳞茎形态特征、产量构成指标等。【结果】百合植株生长初期极为缓慢,在孕蕾至现蕾期进入生长迅速,达到生长高峰期,之后缓慢生长,呈“S”型曲线、慢 - 快 - 慢生长规律;资源材料 SB5 和 SB2 一年生百合鳞茎每 667 m2 产量分别为 886.87、553.96 kg,产量差异极显著。【结论】筛选出适合六盘山冷凉区种植的产量兼观赏百合优良种质资源材料 SB5 和 SB2。  相似文献   

7.
百合组培诱变研究 Ⅰ.器官水平的多倍体诱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秋水仙素(Colchicine)诱导百合属(Lilium L.)多倍体,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已在进行探索.但百合属藉组织培养为手段,用秋水仙素进行多倍体诱变育种的研究,过去尚未见有文献报道,而近来报道的也甚少.我国百合资源丰富,但近年来由于老品种种质退化,致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影响了百合生产的发展,因此对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很有探索研究之必要.我们藉百合组培诱变手段之一——器官多倍体诱变,已获得外部形态发生变异的试管苗,为下一步筛选观赏、食用和药用或两者兼用的百合新品种打下了基础,并为其后代体细胞遗传研究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8.
东方百合以其花型大,香味怡人,高雅端庄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百合鲜切花产量位居世界鲜切花第五位。提高鲜切花的品质,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东方百合鲜切花生产对栽培技术要求更高。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组培室通过3年来东方百合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东方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要点,供广大花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切花百合是凌源花卉产业的支柱性品种,带动了凌源花卉的起步、发展与产业升级,成为当地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同时为了调整适宜的产花时期,凌源地区百合生产主要以设施种植模式为主,因此百合生产田均为多年重茬种植,加之管理水平上存在的不足,往往造成百合以根腐病为主的土传病害逐年加重,造成较大的产量产值损失,成为切花百合生产中的重要威胁。因此,在生产中对百合根腐病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掌握其传播特点做到提前预防、及时防治对于根腐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盖方式对药用百合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以药用卷丹百合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5种覆盖方式:不覆盖、稻草覆盖、普通地膜覆盖、黑地膜覆盖、稻草+普通地膜覆盖,测定各处理条件下药用卷丹百合的株高、叶长、叶宽、功能叶片数和产量,统计分析比较5种覆盖方式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百合覆盖栽培能促进百合根系及叶片生长,增加株高,增加绿叶数,充分利用光能,增强光合效率,改善了百合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在龙山县百合大田生产上推广应用,尤其要重点推广稻草+普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百合品种退化和土传病害始终困扰着永靖县百合产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困境,永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不同覆膜方式对百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起垄半覆膜栽培模式是当地百合生产最为理想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兰州百合经过150多年的种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但是,近年来由于腐熟农家肥使用量的减少,加之在兰州百合种植过程中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兰州百合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为了保护兰州百合这一特色农产品,在《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划定区域内,规范绿色食品兰州百合的种植十分必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绿色食品兰州百合种植技术,以期为百合种植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百合为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具有栽培技术简单、繁殖容易、单位面积产量高、生态经济效益明显、适应性强等特点.百合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等价值,栽培及开发百合产品,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兰州百合生产过程存在急促化和不科学化的问题,致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为保护兰州百合特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兰州百合发展现状和种植技术做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期对产业后续的发展和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展百合肥料"3415"及校正试验,研究氮磷钾配肥对百合产量的影响,综合比较百合肥料投入、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从而获得百合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建立了百合施用氮磷钾肥料的三元二次方程,为完善龙山县百合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兰州百合连作障碍造成的产量及品质下降等问题,归纳了现有农艺技术、化学药品、微生物制剂等措施对缓解连作障碍的效应,基于农艺技术缓解连作障碍周期长、见效慢,而化学药品使用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等缺点,分析了生物炭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可能机制及其在兰州百合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以期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缓解方面探索出新技术、新方法,为构建兰州百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摘顶时间对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特性、鳞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顶有利于提高百合植株的百合茎粗、叶面积、干物质总产量、鳞茎产量和商品品质;与不摘顶处理相比,现蕾初期摘顶处理的百合茎粗、叶面积、鳞茎总产量、大鳞茎鲜重和鳞茎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94%、38.31%、24.52%1、4.23%和28.57%,因此现蕾初期是百合理想的摘顶日期.  相似文献   

18.
食用百合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分析了食用百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提高食用百合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1 生长习性 食用百合属半阴性植物,耐旱、耐寒性较高,怕涝,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在15~25℃,食用百合长势最好,地下鳞茎可耐受-10℃的低温.食用百合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低,最好选择肥沃且排水性...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配肥对百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百合肥料"3415"及校正试验,研究氮磷钾配肥对百合产量的影响,综合比较百合肥料投入、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从而获得百合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建立了百合施用氮磷钾肥料的三元二次方程,为完善龙山县百合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兰州百合连作障碍造成的产量及品质下降等问题,归纳了现有现有农艺技术、化学药品、微生物制剂等措施对缓解连作障碍的效应,基于农艺技术缓解连作障碍周期长、见效慢,而化学药品使用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等缺点,分析了生物炭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可能机制,及其在兰州百合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以期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缓解方面探索出新技术新方法,为构建兰州百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