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析目前兽药发展动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析目前兽药发展动态及影响因素于伯兴(山东省莒南兽药厂,莒南276600)兽药的生产与应用,决定着它的动态发展。及时正确的掌握兽药发展动态,有利于更进一步的生产和应用兽药。就此,根据笔者工作中的接触和了解,对目前兽药发展动态及影响因素作浅要分析,以供...  相似文献   

2.
我国温带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博  史培军 《草地学报》1995,3(2):95-102
本文讨论了我国温带草地放牧系统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的原理与方法,设计了动态监测的数据库与技术系统以及遥感测产和动态监测的有关模型,以期建立可运行的大范围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为草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亚热带人工草地土壤微量元素Co、Cu、Zn和Cr在速效库内的动态、土壤中全量的动态、牧草中的含量动态,以及各流通库的分布进行研究,探明了上述微量元素在牧草中的季节动态,土─草─畜中的分布特点以及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地区畜牧生产动态是衡量当地畜牧生产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对地区畜牧生产动态进行准确评估很有必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区畜牧生产动态评估的准确性,本文以吉林省梅河口市为例,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当地2010~2012年的畜牧生产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当地畜牧生产动态,通过实践应用,探讨灰色关联模型在畜牧生产动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鸡粪充氧动态发酵技术■常玉宏(长春市通达轻工技术研究所农牧研究室130041)充氧动态发酵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动物粪便发酵技术,其特点是:节能、操作维修方便,发酵速度快,发酵彻底,没有死角。一、充氧动态发酵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畜禽粪便所含大量微生物,如...  相似文献   

6.
动态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建立个体动态性状数学模型同时,计算了模型参数估计误差方差,依此标准化模型参数,完善了动态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银黑狐优化结构模型的建立与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皮动物是一个动态群体,依年龄、性别的差异,运用莱斯里、投入产出模型等,对其动态结构进行分析优化,提高了饲养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银黑狐为例建立优化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空域容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民航运输发展的需要,空域的实际容量主要受限于管制员的业务素质和承受能力。为了提高空域的实际容量,一种方法就是扇区重新划设,另一种方法就是给管制员提供决策辅助工具,从而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提供科学合理的扇区划设方案,实现管制员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从而增加空域容量,提高空域利用率,已经成为空管部门面临的紧迫问题。目前的扇区划设方案主要有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静态的方案不能随流量变化适时划设,动态的可以随着流量的变化实时统计管制员工作负荷并作为依据进行扇区划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对于静态划设方案的研究比较多,动态划设方案研究起步较晚。与传统的静态扇区划分相比,动态的区域管制扇区划分是根据流量的变化来反映统计管制员的工作量,更加准确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动态的管制区域划分,能够给管制员安排适当的管制范围,从而保证了在空域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空域运输的实际能力,而区域管制扇区的动态划分方法比较复杂,我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静态扇区的划分方面,所以加强动态扇区的管制划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宽虎  王印魁 《中国草地》1995,(4):13-16,21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三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生长前期粗蛋白含量较高,随生育期进展而逐渐减少,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在8月,这与干草产量的高峰期正好吻合,此时正是该类草地利用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甘南碌曲草地最具代表性的披碱草-矮嵩草草地,异针茅-结叶嵩草+密生苔草草地、金露梅-嵩草草地、藏嵩草+裸果扁穗苔草划地,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高山柳-嵩草草地,窄叶鲜卑花-嵩草草地和短柄草-密生苔草草地等8个草地类型嫩落植物量动态进行的连续3年定位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上植物量累积动态均符合Logistic曲线,衰减动态符合y=a b/x模式,6-7月是草群地上植物量累积的盛期,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水、热是制约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导环境因子草群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与生长季节密切相关,DE、NND动态与地上植物量动态相似。  相似文献   

11.
郭孝 《四川草原》2005,(2):28-30
高羊茅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原地区的土壤及气候条件,表现出生长快、叶量丰富、绿期长的特点,地上生物量累积动态呈Logistic曲线,衰减动态符合y=a+blnx规律,峰值在7月,牧草产量为1.07×105 kg DM/hm2。  相似文献   

12.
补播禾草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探讨补播禾草对物种多样性和植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播第2年各处理的重要值均以异针茅为最大,说明补播没有使异针茅的优势地位受到太大影响,异针茅为玛曲当前高寒沙化草地的优势种,乳浆大戟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92,生态位重叠最大发生在紫羊茅和异针茅,以及紫羊茅和乳浆大戟之间,为0.997。补播后随着禾草种类数量的增加,能提高高寒草地的质量,是提高退化高寒草地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4种羊茅属牧草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禾本科羊茅属的青海中华羊茅、毛稃羊茅、西北羊茅、紫羊茅4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的比较,表明青海中华羊茅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3个品种高,且因茎秆直立,成熟整齐,籽粒饱满,适宜机械作业,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工调控对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三江源区的"黑土滩"退化草地上,以当地野生驯化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cv.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 cv. Qinghai)、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L.) Prarl)和西北羊茅(Festuca kryloviana Reverd.)为种源,设人工调控和对照2组处理,每组处理6个混播组合,探索不同草种组合和调控措施下人工群落的生产力与稳定性.2006-2008年试验表明:人工调控各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群落中禾草植物量第2、3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合高1倍和2倍以上,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品种搭配下,混播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高于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第3年的群落植物量和禾草植物量比例均高于单播群落,随着组合草种增加,混播群落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增强,群落中禾草与杂类草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群落稳定性提高;综合比较,初步确定以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西北羊茅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为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建植混播人工草地的合理组合.同时,合理的草地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延长草地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5.
黄河源区“黑土滩”混播草地牧草植物量及营养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的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改建成人工草地是一种恢复退化草地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收获大量饲草。对"黑土滩"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赖草Leymus secalinus)的生产力和营养价值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高峰期8月到翌年4月,草地生产力自然损失量为144.3 g/m2,损失率为34.9%。这期间放牧利用导致牧草被采食187.2 g/m2。传统的放牧利用,使该类人工草地利用率为45.2%。冷季草地牧草营养价值全都下降,粗蛋白含量降低了69.86%,粗脂肪降低了65.85%。该"黑土滩"混播草地在夏季属碳氮营养型(CN),冬季属碳营养型(C)。因此建议,"黑土滩"混播草地在夏季生长高峰期适度进行人工割草,冬季进行适度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16.
补播禾草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补播对高寒沙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于2006和2007年在甘肃玛曲开展了多种牧草的草地补播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补播对物种丰富度影响不明显,但使草群密度明显增大,补播后各处理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减小,其中单播中华羊茅、混播中华羊茅和垂穗披碱草多样性指数显著减小。补播后地上生物量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中3种禾草混播后地上生物量增加了55.74%。补播使草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提高,有利于高寒沙化草地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高寒牧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海拔近4000m的高寒地区进行高矮禾草不同比例的混播试验,结果表明,以多叶老芒麦30%+中华羊茅70%和垂穗披碱草70%+西北羊茅30%第二年地上生物量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单播,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412.8g/m2和1432.2g/m2,接近一年生燕麦。  相似文献   

18.
苇状羊茅禾草云斑病危害损失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苇状羊茅禾草云斑病病情的基础上,分析了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是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英 《草业科学》1995,12(4):18-20
在运粮河中游两岸建立优质牧草品种鉴定辅,对新疆大叶紫花蓿、红三叶、草木樨、沙打旺、狐毛草和羊草4个豆科和2个和禾本科计6个品种牧草苜蓿十羊草组合牧进行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牧草产量和质量的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20.
亚高山草甸6种主要牧草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亚高山草甸的苔草、狼针草、羊茅、细茎鸢尾、裂叶蒿、蓝花棘豆6种牧草在各个生育期的粗脂肪、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钙、磷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牧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动态与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粗蛋白质和磷随生育期逐渐减少;ADF和钙含量随着生育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