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药-壳聚糖复合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农96-02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中药-壳聚糖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其进行包衣试验,通过田间小区方法研究大豆苗期生理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种衣剂处理后大豆发芽指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各种保护酶活性等苗期生理指标均良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烯效唑包衣处理对黄瓜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包衣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素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20~60mg/L)的烯效唑包衣黄瓜种子,能有效地降低苗高、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增加,有利于黄瓜壮苗的培育;在生理指标方面表现为提高了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烯效唑包衣处理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供试的3种种衣剂以烯效唑浓度为60mg/L的种衣剂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种子包衣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种子包衣就是在种子表面包上一层由农药、微肥、激素等物质缓慢释放剂及粘合剂制成的种衣剂。它不同于浸种或拌种用的农药乳剂或粉剂,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固化或膜为种衣。包衣后的种子播入土壤后,种衣遇水能迅速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保证种子发芽,种衣剂中活性成分能缓慢释放,逐步被作物幼苗吸收,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保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钼酸铵拌种对大豆苗期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铵拌种可以促进大豆苗期根系生长,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大豆氮代谢,从而促进大豆苗期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5.
张莉 《农技服务》2000,(4):17-17
<正> 种子包衣就是在种子表面上包一层由农药、微肥、激索、缓慢释放剂及黏合剂制成的种衣剂。它不同于浸种或拌种用的农药乳剂或粉剂。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固化成膜,包衣后的种子播入土壤后,种衣遇水能迅速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保证种子发芽。种衣剂中活性成分能缓慢释放,逐步被作物幼苗吸收,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确保苗齐苗壮,并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  相似文献   

6.
直播稻专用种衣剂的研制和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种基础种衣剂的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测定,以直播稻适宜的基础种衣剂配以活性成分形成不同配方,用人工包膜的方法包衣直播稻种子,研究包衣处理对直播稻种子发芽、幼苗素质和田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种衣剂5号是直播稻种子包衣比较理想的基础种衣剂,对种子发芽安全.由此形成的种衣剂配方4、5号包衣处理对直播稻品种嘉育948、中组1号发芽率均无不良影响,并能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生长,降低苗高,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种衣剂配方5号还能显著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配方4、5号包衣处理中组1号,能提高田间成秧率,显著降低稻蓟马危害,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7.48%和23.52%.次年,两地的田间试验均表明种衣剂配方4号包衣处理能提高中组1号和嘉育948的田间成秧率,显著提高中组1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适乐时 锐胜等4种不同种衣剂为试验材料,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包衣前后棉种发芽、出苗的变化以及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的包衣效果差异较大,适乐时 锐胜效果最好,具有明显促进棉花种子发芽的作用,而且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种子包衣作为作物物化栽培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种子上推广应用。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的选用是关键。种衣剂是一类根据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种苗的生理特性,以农药、肥料、激素等为活性成分,成膜剂、乳化剂等为非活性成分加工而成的种子处理剂。不同农作物有与之相配备的种衣剂。大田结果证明:种子包衣后,种衣剂中活性成分可促控幼苗生长,防控苗期病虫害,但是种子包衣后对种子发芽质量是否有  相似文献   

9.
以甜瓜种质"新银辉"为材料,用苹果酸、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水杨酸和香豆酸等7种有机酸类化感物质处理甜瓜种子和幼苗,探讨其对甜瓜的化感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酸可以促进甜瓜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生长,抑制植株鲜重增加和胚轴生长;柠檬酸促进发芽,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抑制发芽,但三者均抑制胚根生长,且对鲜重和胚轴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高浓度肉桂酸对种子发芽和胚轴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可能是甜瓜重要的化感物质;阿魏酸和香豆酸对发芽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抑制鲜重、胚根和胚轴生长;水杨酸对发芽和胚轴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抑制鲜重和胚根生长。7种有机酸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强,有机酸类物质对甜瓜的化感效应可能和其体内的过氧化氢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苹果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处理后甜瓜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基本呈下降趋势,柠檬酸、阿魏酸和香豆酸则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复杂,但基本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丙二醛含量大多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种衣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科农16号、优富8号、华农3号和生物剂ZSB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1)种子淀粉酶活性,尤其是α-淀粉酶活性提高,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蛋白酶活性增强,蛋白质转化速率加快,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3)芽干重增加、谷粒干重减轻.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促进了水稻种子水解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种子内部贮藏物质的降解,从而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The resaerch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e two oceanic materials as coating materials on the soybean growth.The results showed chitosan and sodium alginate seed coating can enhance the growth of seedling root increase the nodule mumber,root activity and the growth of underground,The suggested coating ratios were 0.5-1.0g/kgseed,the same as chitosan,The two materials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CAT and NR in soybean leaves,decrease the contents of POD in soybean leaves.  相似文献   

12.
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和常规种衣剂对大豆籽粒灌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调控,探讨了内源激素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大豆应用化控种衣剂可以提高生育后期叶源和根源的生理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利于籽粒内容物的充实和产量的形成;应用化控种衣剂平均比常规种衣剂增产13.9%。  相似文献   

13.
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种子处理用药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9月,在布尔津县阔斯托别乡采用40;卫福种衣剂,35.6;的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种衣剂,18;福克种衣剂,MAX悬浮种衣剂,2.5;适时乐悬浮种衣剂,58;瑞毒锰锌可湿粉剂、47;加瑞农可湿粉剂等12种种子处理药剂进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种种衣剂和少数拌种药剂处理在提高大豆出苗率、减少根腐病发生程、及提高大豆产量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其中40;卫福种衣剂、35.6;的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种衣剂、18;福克种衣剂及瑞毒霉-锰锌拌种处理的防效及增产作用显著,其防效分别达87.64;、84.28;、82.01;和70.08;,增产幅度分别为15.8;、 14.5;、11.5;和8.8;.结合一系列分析比较筛选出上述3种种衣剂和1种拌种用药作为当前新疆布尔津县大豆根腐病有效防治的重点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和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从源库理论的角度挖掘调节剂增产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以合丰50和垦丰16为材料,在始花期(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调节剂后30 d开始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5 d取样一次,共取样5次。测定叶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果糖含量及叶片中转化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活性。大豆成熟期测产。【结果】籽粒建成初期(喷施调节剂后30—35 d),S3307和DTA-6的叶片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用于籽粒的建成。籽粒建成中期(喷施调节剂后35—45 d),S3307的叶片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S3307和DTA-6的籽粒蔗糖和果糖含量普遍高于CK,为籽粒灌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籽粒建成后期(喷施调节剂后50 d),S3307和DTA-6的叶片蔗糖含量达到最大,且与CK差异显著,S3307的叶片淀粉含量高于CK,DTA-6的叶片果糖含量高于CK;S3307和DTA-6显著提高了籽粒中蔗糖含量,S3307同时提高了2个品种籽粒果糖含量,而DTA-6降低了合丰50籽粒果糖含量;S3307和DTA-6提高了合丰50籽粒淀粉含量,降低了垦丰16籽粒淀粉含量,说明调节剂对不同的大豆品种调控效果存在差异。调节剂增加叶片蔗糖含量的同时,S3307和DTA-6提高了叶片SPS和SS活性;在多数测定时期内,显著降低了叶片转化酶活性。S3307和DTA-6协调了源库系统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平衡。与清水对照(H-CK和K-CK)相比,调节剂处理H-S、H-D和K-S、K-D两年平均增产为20.07%、14.57%和10.54%、10.95%,增产极显著。相关分析得出,叶片蔗糖含量与叶片SPS、SS活性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0.893**、0.888**和0.981**),与叶片转化酶活性和果糖含量呈负相关(-0.872和-0.862);同时与籽粒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成正相关(0.918**、0.832和0.810)。由此可知,蔗糖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心枢纽。【结论】S3307和DTA-6通过提高源端叶片SPS和SS活性,降低叶片转化酶活性,调控了不同大豆品种源库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代谢,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其中S3307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化控种衣剂(HK)和常规种衣剂(ND)对大豆幼苗侧根原基发生的影响,并对侧根原基发生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1)种衣剂包衣后,侧根原基发生区长度明显比对照(不包衣的种子为对照,用CK表示)增加,从大到小依次为:HK>ND>CK;(2)种衣剂处理加快了侧根原基的发生进程,总的趋势是HK>ND>CK,经F检验表明,处理和对照差异极显著;(3)侧根原基的发生状况与侧根原基发生区内源激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侧根的发生是几种植物内源激素相互协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生长素类物质在诱导侧根原基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应用种衣剂可以提高侧根原基发生的数量,缩短侧根原基的发生时间,其中以化控种衣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化控种衣剂与对照相比,在生育前期,化控种衣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略低;生育中后期,尤其是荚期和鼓粒期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而趋于成熟期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3.9%。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混合态氮对3个栽培大豆品种花荚期植株进行诱导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增加3个大豆品种功能叶片NR活性效果最好,其次是混合态氮,NO3--N效果较差;三种形态的氮素均能明显提高3个大豆品种功能叶片GS活性;在三种形态氮素诱导下,3个大豆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与其功能叶片NR和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520*和0.550*);追施氮素对低蛋白大豆品种功能叶片NR、GS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把大豆花荚期叶片NR和GS的活性作为高蛋白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2003—2004年用金斧种衣剂(1:80、1:100、1:120、1:150)、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60)以及50%多菌灵可湿粉和50%福美双可湿粉包衣处理大豆种子。结果表明金斧种衣剂(1:80、1:100)在提高大豆出苗率、对根腐病防效、大豆产量方面都优于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60)包衣处理以及50%多菌灵可湿粉和50%福美双可湿粉两种单剂。在黑龙江省内的示范试验表明,金斧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平均达81.9%,平均增产15.8%。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4种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效应。[方法]以大豆主栽品种阿豆1号作为试材,将大豆种子采用4种种衣剂处理后播种在根腐病严重的病土中,测定其出苗率、株高、病株率、死亡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在根腐病严重的土壤条件下,4种种衣剂处理中,除处理Ⅰ和Ⅳ的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以外,处理Ⅱ和Ⅲ均保持与对照相同的水平;虽然种衣剂处理后,大豆须根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株高有所提高,病株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病效果有差异,效果大小顺序依次为36.8%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ADF)悬浮种衣剂(Ⅱ)、40%卫福悬浮种衣剂(Ⅲ)、35%kdf悬浮种衣剂(Ⅰ)、18%福克悬浮种衣剂(Ⅳ)。  相似文献   

20.
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际微生物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离培养技术法研究了金阿普隆、多克福、菌克毒克和适乐时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际真菌、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根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对上述5类微生物的数量均有一定影响。使用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际真菌先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后产生微弱抑制作用,最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处理前期,对根际细菌以抑制为主,处理51 d时,4种种衣剂对根际细菌均产生促进作用,试验后期,处理组的根际细菌恢复到正常水平;4种种衣剂处理22 d时大豆根际放线菌增加988%~1 320%,处理29,36,43,51 d时均影响较小,后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大豆根际固氮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处理前期大豆根瘤数量减少,后期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