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家致富》2010,(17):21-21
我国猪病多发、养猪效益下降,大多是由于我们的养殖方式和疾病控制措施存在很大问题。不少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大群化”就是“规模化”.导致猪群越扩越大.密度越来越高.但环境却越搞越差。  相似文献   

2.
用药物防治猪病是养猪生产中心不可少的内容,但近年来,许多养猪场(户)虽然为防治猪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结果还是因猪病使养猪的利润损失殆尽。猪病确实成了养猪生产发展的“瓶颈”。许多人反映“药物越用越多、病越来越难治”,这究竟是啥原因?笔者现就当前的猪病发生,药物在当前猪病防治中的地位以及药物的科学使用等问题作一浅议,供读者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养猪生产是横山县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人均饲养一头猪,年产猪肉3000多吨。年检出病肉约500多千克,病害猪20多头,这些病猪、病肉一旦流入市场,会给人畜公共安全造成很大危害。猪病一直是养猪生产的"瓶颈",养猪药物开支约占养猪生产的经济收入20%左右,一旦猪病发生将使养猪者的利润损失殆尽。时下又是猪病发生猖獗流行的季节,老百姓说:"药越用越多,病越治越多"。目  相似文献   

4.
养猪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行业,由一家一户的散养发展到现在规模化饲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频繁的从国外引进,盲目的扩建猪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大部分低下,饲料兽药市场的混乱,国家监管部门的不利,再加上不断受到市场价格的洗礼和冲击。使中国的猪病越防越多,越治越难治,养猪风险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少。怎么控制风险,减少疾病的发生,如何多养猪养好猪,是作为畜牧行业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卢丹 《中国畜禽种业》2012,8(7):115-115
近年来,许多养猪场(户)为防治猪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结果都不理想,猪病成为养猪生产发展的"瓶颈"。许多人反映"药物越用越多、病越来越难治",因此,笔者就当前猪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仅供参考。1猪病流行特点1.1混合感病多实际生产中,暴发单一性疾病的猪群很少见,而绝大多数病例均表现为混合感染,据统计可占临诊病例的97%以上。目前,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是威胁猪的主要病毒病,加上细菌、寄生虫的混感,使猪群发病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6):8-9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作为振兴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养猪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庆阳市目前的养猪现状多数仍处于原始传统的饲养方式,已成为庆阳市养猪业发展的障碍,只有转变观念,转变饲养方式,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搞适度规模养殖,庆阳市的养猪业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庆阳市养猪业现状1·落后的传统养猪方式。当前庆阳市农村的养猪大部分处于保守落后的传统养猪旧模式,一般为一家一户养几头猪,是一种副业性的养猪,是农本性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只能小打小闹,效益不高。饲养方式仍然沿用“人下锅台猪上槽,稀汤…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农村养猪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国外品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之间种猪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一、优化猪场整体环境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  相似文献   

9.
养猪生产的基础技术是种猪技术,即猪生产技术。常规的种猪生产技术一般是指纯品种猪的生产和杂交猪种生产;现代种猪生产涉及转基因种猪、种猪克隆技术。但是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猪病对种来越明显。生产猪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生产性能优秀的种猪常会因为健康原因被淘汰,生产性能优秀的猪群也常会因为健康原因而全部更新。种猪生产者和猪育种工作者不得不重新认识猪育种和种猪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全进全出的猪群周转制度、多点生产技术、超早期断奶技术,虽作为生产技术中控制疾病的手段而提出,但同时引起育种工作者的注意。猪育种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复杂程度不断加剧,控制也越来越难。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猪病的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诊疗措施,为广大养猪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要严格选留无肢蹄病的种公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严格选留无肢蹄病的种公猪台湾养猪专家邹会良在2654头长白猪(L)、约克夏猪(Y)和杜洛克猪(D)中分析了猪肢蹄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公猪的遗传因素。我国历年来有大宗商品猪出口,所碰到的主要问题是肢蹄病,但造成这种病的成因很多,如品种、遗传、畜舍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中小专业户的不断涌现,生猪市场的流动也非常频繁,全国各地的猪病也互相交叉感染,近年来猪病越来越复杂,养殖户感觉猪越来越难养,给养殖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对猪病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原因与对策做一简要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嗜血支原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或猪红皮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血液传染病.我国最早是在1972年江苏省南部曾报道该病的发生,后来经过大量的病例化验检测被证实为猪嗜血支原体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病情更加复杂多样,猪嗜血支原体病已成为当前养猪生产中的多发病,特别是最近几年,该病的流行和发生越来广泛,且在养猪生产中多呈非典型症状.现在大部分省、市均有该病的发生,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该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患病猪贫血、黄疸,生长迟缓.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猪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养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猪常见的疾病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增加了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难度。猪病对猪的健康生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传染类疾病,在养殖过程中更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疾病地预防,对一些常见的猪病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以促进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养猪产业不断发展,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不断形成,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我国的养猪规模和养猪水平正在快速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加强畜牧管理在防控猪传染病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畜牧管理的实践应用推动猪传染病防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四、饲养密度过大一般情况下,一栋猪舍内饲养的猪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除非能够很好地控制舍内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否则每个舍内不建议超过500头猪。目前,我国养猪业的一个趋势是猪越养越大,因此,猪只在育肥舍的时间可能会延长3~4周,育肥舍的数量因而需要相应增加,而且育肥猪在100千克以上时的占地面积要相应增加。五、猪舍建筑质量不佳有的猪场很"豪华",用琉璃瓦、铝合金门窗等修建,但大部分猪场比较简陋,能省则省,结果是要经常维修,成本更高。猪舍要适合养猪,就必须考虑保温、通风和  相似文献   

17.
养猪能否见效益,在一般的市场情况下主要是看养猪能否保证出栏率。特别是商品肥育猪,出栏率高,效益就高,出栏率低,效益就低。在农村,同样是养猪,有的养猪户赚钱,有的却赔钱,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养猪户尚未脱离落后的养猪方法和传统陋习,养猪效益不高。本人通过总结得出:养猪只要讲究种、料、病、管,必能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获得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今的养猪生产中,由于环境消毒不彻底,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造成环境中残存多种病原体,一旦猪的抵抗力降低,环境、气候发生变化,强毒力野毒(细菌)侵袭,进而出现从单一的病原体所致疾病转为两种或多种传染性病原体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造成猪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并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尤其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更为突出。混合感染的存在与发生,使我国养猪生产中流行的猪病更为复杂,也给  相似文献   

19.
正猪肉在我国作为肉食品加工产业的主要肉质来源,从古至今在我国肉食品加工行业和销售供应量上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我国猪肉市场在国内肉制品的比重逐渐扩大,生猪猪肉制品需求量越来越多,也就越发促进了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进行。在农户的养殖过程中,养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由于猪从幼崽到出栏的过程中由于猪本身的免疫系统较弱,而且极为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传染和感染,十分容易产生一些猪病。虽然目前我国养猪业为了预防猪病,提出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PCV2),患病猪只可能是单独发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通过对病毒的分离鉴定能够确诊该病。猪圆环病毒病防控主要是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等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毒分离鉴定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