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87个国有林场中,有17个分布在平原地区,这些林场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经营目的。由于多数林场立地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除尉氏、通许、中牟三个场经济条件较好外,其它国有林场普遍缺乏资本积累,有4个贫困林场收不抵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步伐,已成为各国有林场及其主管部门急待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平原地区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国有林场以生态公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差,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列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  相似文献   

2.
我省共有国有林场138个,其中部、省批建126个,县批建12个,分布在15个市;经营总面积415万亩,单个林场经营面积最大的近9万亩,最小的2000多亩,其中经营面积1万亩以内有16个林场,1~2万亩的33个;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2146人,离退休职工5623人。经过50多年的建设,国有林场已成为我省林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有林场主要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3月17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该《方案》分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各项任务4部分。现将"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刊载如下,以供大家领会掌握。  相似文献   

4.
<正>我省县域国有林场97个,分布在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等9个设区市,在职职工2940人,总经营面积596万亩,森林蓄积量2623万立方米。多年来,广大国有林场职工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为县域林业发展默默奉献,生态作用发挥十分明显,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有些县域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编制不够合理、经营机制不活、功能作用有所弱化,影响制约国有林场的快速  相似文献   

5.
叙述湖南省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做法: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国有林场现状;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加强国有林场改革的领导;积极联系财政部门,增加国有林场投入;积极与劳动部门协商,出台养老保险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税费改革补助资金和参保资金落实;操改革配套措施,推进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我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其中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4395个,职工75万人,分布在31个省(市、区)的1600多个县,经营面积9.3亿亩,是我国国家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力量。近年来,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积极探索改革发展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也慢慢陷入了困境。深入研究了全国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遇到的发展壁垒,探析了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陷入困境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框架,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突破困境、促进林场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德国国有林管理的基本情况、管理体制与模式、国有林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国有林的社会功能和队伍建设情况。德国国有林管理职能在州一级,主要有"政企分开"的垂直管理模式和"政企合一"的垂直管理模式;实行预算制资金管理,收支两条线,盈亏由州财政承担;德国国有林管理人员属国家公务员,且具有森林执法权。借鉴与建议: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实行国有林场行政管理和经营企业剥离;科学核定国有林场管理人员编制,将国有林场作为行政机构纳入行政序列,相关院校实行定向培育,提升国有林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河北林业》2012,(12):14-15
本刊讯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一项重大改革,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大局。目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正在部分省份展开。管理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是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为切实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保障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行,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保障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  相似文献   

9.
谷军威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64-66,80
甘肃国有林场数量多,比重大,分布范围广,生态区位重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全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真分析,提出了实施以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为主的国有林场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国时期的国有林场在发挥经济效用、培育农林人才、加强国防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文中梳理民国时期各省建立或改造国有林场的时间及基本情况;对民国国有林场建设的主要力量进行分析,即政府不断完善森林立法与制度建设、学校提供技术支持、社会学术倡导与文化传播;阐析民国国有林场建设的历史意义,指出尽管其建设成效有限,但留下了清晰定位国有林场的价值与功能、加强对国有林场的调查研究与数据保护、深化国有林场的理念宣传与文化倡导等宝贵经验。今日的国有林场应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基础设施与经费保障,凸显生态功能,用直观的成绩不断为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为使改革不走弯路,2011年1月决定进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我省通过积极争取,于2013年8月5日获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批复为全国整体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试点以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试点以来,湖南已有60个县市区110个国有林场先后开展了改革工作。据统计,全省场办义务教育学校已剥离98.8%,医疗单位已剥离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笔者通过全面对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护、造林绿化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林场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发展艰难。进而从改革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森林资源流转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合理分流富余人员,稳定和完善对国有林场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之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一项重大改革,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大局。管理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是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为切实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保障泾县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行,笔者对泾县国有林场改革进行了调研分析。1基本情况1.1林场概况泾县国有林场除马头林场于1918年建场外,其他三场都在1958年至1963年期间建场,经营面积  相似文献   

14.
我省共有国有林场138个,其中部、省批建126个,县批建12个,分布在15个市;经营总面积415万亩,单个林场经营面积最大的近9万亩,最小的2000多亩,其中经营面积1万亩以内有16个林场,1~2万亩的33个;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2146人,离退休职工5623人。经过50多年的建设,国有林场已成为我省林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场是我省林业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维护生态安全、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省共有258个国有林场,主要分布于秦岭、巴山、关山、黄龙、桥山林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经营总面积5936.68万亩,活立木蓄积21024.61万立方米。但由于长期以来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不活和森林经营政策不完善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有林场既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也是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介绍政府购买公益服务背景的前提下,重点探讨了我国国有林场购买公益服务的机制构建及对策建议。要解决我国国有林场公益服务主体缺乏差异性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监督主体与经营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政府购买不同类型国有林场公益服务的机制,包括决策、购买及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2020年数据统计(下同),我省共有国有林场130个,有林地面积60.4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007万立方米。我省国有林场以占全省10.8%的有林地面积培育了占全省(15888.68万立方米)25.2%的活立木蓄积,是全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富集、生态功能完善的区域,为京津冀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了突出贡献。我省国有林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98个国有林场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和生态脆弱区,发展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12,(4):I0003-I0003
<正>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经省编办同意成立于2000年,是省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国有林场的行业管理职能。全站内设办公室、计资科、人事科、资源科、产业科等五个职能科室,下  相似文献   

19.
从集体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理的必要性、集体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理的基本要求、集体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理的主要做法等3个方面,对集体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3月14日)去年2月8日,中央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3月17日,又召开全国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国有林场林区改革进行动员部署;今年1月28日,自治区正式印发了我区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会议和两个《方案》精神,专题部署我区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