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解城步山区普通人群饮用三叶虫茶的民族习俗,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问,考察了湖南省城步山区城镇和农村人口(647人)的饮用虫茶情况.结果发现:普通人群饮虫茶率为77.7%,年饮虫茶率为52.5%,且地区间和民族间差异极显著;13.1%的男性和9.3%的女性饮虫茶者每天均饮虫茶;样本人均年虫茶消耗量为136.17 g,饮虫茶率随年龄增加而稍有增加;在饮虫茶者中,61.4%的男性和54.6%的女性每周饮1次或以上;81.0%的饮虫茶者选择饮用虫茶是因为当地和家中一直延续饮虫茶习惯;83.5%的虫茶由家庭手工制作;100%的饮茶者确定饮用虫茶后无不良反应.饮三叶虫茶是湖南城步山区普遍的传统社会行为,特别在其主产地长安营村,几乎人人饮虫茶,但当前虫茶自产自销的消费模式阻碍了虫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3,(22)
安溪铁观音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清朝乾隆元年,安溪人王土让经常与朋友在书房饮茶论文。有一天,在多石的荒芜之地,偶见一株茶树,与众不同。王土让将其移植到书房茶圃中,精心培育呵护,茶株也日见繁华茂盛。成熟采制成品后,茶叶乌润肥壮,冲泡饮之,则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土让奉召入京,觐见礼部侍郎方苞,随献此茶,方苞饮后感觉其味其香非凡,就转呈内廷,皇帝饮后,大加赞誉,遂赐名“铁观音”。  相似文献   

3.
东方神木即桑树,东方神木茶即桑叶茶.新鲜的桑叶能焙制具有口味良好的东方神木茶.东方神木茶不仅风味好,价格便宜,而且兼有抗衰老作用在日本被誉为长寿茶,深为老年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用技术》2014,(7):61-62
<正>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说明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们只知道饮茶很有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却不知道饮茶还有学问,如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就大有讲究。祖国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春饮花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  相似文献   

5.
茶叶多元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在我国被视为“国饮”,传统上是做为“饮科”之用,但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及消费者求新求变,追求新口味、新风潮,各类食品已朝多元化发展,茶叶也不例外。台湾茶业改良场为开创台茶发展新局面,扩大茶叶消费形态及促进茶叶消费量,近年来研究开发完成各类茶叶多元化产...  相似文献   

6.
茶道散论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4,(4):103-104,107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 ,茶可以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 ,就已经饮…  相似文献   

7.
花茶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饮茶有益人体健康是毫无疑问的,但随着年龄、体质、季节、生活习惯的不同选择茶饮也有必要。茶基本分为三性,即红茶乌龙茶属于温性,花茶属于中性,其他茶多属寒性。人的体质基本也有三类,心火旺盛,胃气稍弱,脾胃虚寒。因此老年人喜饮温性茶,中年人宜饮花茶,青少年人可饮中、寒性茶。夏天宜饮花茶,冬天宜饮温性茶,茶的功效益思少睡,清热降火、解毒止渴、兴奋解倦、消食除腻、去痰治痢、利尿明目,增  相似文献   

8.
李琼华 《农业考古》2003,(2):168-169
春光明媚 ,万花吐蕊 ;天歌仙饮 ,游人沉醉。首届中国临沧佤族文化旅游节期间 ,凤庆县茶乡老年艺术团洞经古乐队精心创意、编排的《中国凤庆名茶品饮·凤庆洞经古乐演奏》 ,像一朵缤纷亮丽的音乐文化奇葩 ,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里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地区广电局长看后 ,高度赞扬凤庆县茶乡老年艺术团洞经古乐队搞出了临沧的一个艺术精品 ,首次填补了临沧地区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个空白。品味、欣赏《中国凤庆名茶品饮·凤庆洞经古乐演奏》是一份高雅绝妙的艺术享受。氛围古朴 ,格调高雅。 2 0扇屏风古色古香 ,琴…  相似文献   

9.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有几种别名。据《尔雅》载:“槚,苦茶。郭注云:即茶也。蜀人谓之苦茶。又名曰荈”。又考陆羽说:“其名有五: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丹铅录》更把茶与荼二字解说得更清楚,他说:“茶即古荼字,音涂。《诗经》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亦即是茶。颜师古更释义解说道:“茶陵(县地名),汉时始转涂音为宅加切”。可知荼实即茶的同义字。山阳阮葵山《茶余客话》卷十二载:“《六经》无茶字,仅始见于王褒《僮约》,实未有深加考察的缘故。古人亦好饮茶,始见于《三国志、卷65吴上、韦曜传》:孙皓即位,每饮群臣酒,以七升为限,但曜每饮一次,至多不能超过二升,还要减少许多,于是有时密赐茶荈以当酒饮。这可能是饮茶  相似文献   

10.
(七)饮料类 23.茶(Camella sinensis) 茶是我国的一种特产植物。唐代以前称茶为荼(音涂),唐以后通称茶。以茶作为饮料,这是一项重大发现,它的历史可能与药用植物一样古老。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说明我们在开始有农业时,已经知道利用茶了。  相似文献   

11.
茶之始为     
茶之始,究竟是如何进入人类社会的?学术界就此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或谓:“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直至成为饮料”;或谓:“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或谓:“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①充作祭品;②作为药用;③食药同时。笔者试图对这些传统说法,提出一得之见,就教诸学者,权作引玉之砖! 一茶的发现和利用,相传始于神农时代。唐陆羽《茶经·六之饮》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  相似文献   

12.
冲泡及品饮普洱茶须维持最平和、最自然的心境,在不断感触和体味“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中进行。泡茶人平静柔和的心情是冲泡好普洱茶的先决条件,无论忙闲需静心于置,无论喜忧需清心以待,调以安然之境、恬然之席、易用之器、灵动之水,施以当然之法,据饮者之好把握应用冲泡技艺,方能冲泡出、品饮到最佳的普洱熟茶,这种茶、人、境合一的修为当是普洱熟茶的冲泡品饮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朱自振是学界公认的著名茶史专家,国内屈指可数的顶级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权威.在近50年的茶史研究生涯中,他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发掘和整理中国茶史文献资料,论证巴蜀是中国饮茶文化的摇篮,培育茶文化研究后继人才.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推进茶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人对他的普遍尊敬.  相似文献   

14.
冷香斋茶论     
茶有九德茶有九德 :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清 :可以清心。名茶多出产于深山幽谷中 ,最具大自然的清明灵秀之气 ,外形清秀 ,香味清幽 ,最能清人心神。香 :如兰斯馨。茶有真香 ,这种香气是纯天然的 ,香气成份极为复杂 ,不宜进行人工合成 ,极品茶还应具有兰花般高雅的香气。甘 :苦尽甘来。茶有真味 ,滋味甘淡清醇 ,小苦而后甘。和 :中气平和。茶的香味以“和”为贵 ,饮茶后应有一种“平和”之气润泽于五脏六腑间 ,久不能去。空 :“五蕴”皆空。茶的香味又以空灵为贵 ,饮茶后不留不滞 ,就叫做空。俭 :饮而有节。茶不可多饮 ,不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之茶文化,乃中国饮食文化之分支。发展至今天,早已形成一门具有独特形态与功能的知识密集型学科,而且相应地编织出一个和谐协调之文化环境氛围,以其无可抗拒之融和力,不断增进着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和友谊。有鉴于此,势必引动更加广泛的社会成员去密切注视着这种古老文化传统之积累与流向,并据之逐步建立起茶史、制茶、茶疗、茶俗、茶民族、茶宗教、茶艺文、茶资源等学科,以促进社会的安定、繁荣和发展。一“汉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茶为古代重要农产品,其发展正植根于这种深厚的汉文化基础之上,是可谓源远流长。茶之为用,大别可分蔬食、药疗、汤饮。《诗经·豳风·七月》有“采荼”之载。陆羽《茶经·六之饮》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相似文献   

16.
永春佛手茶     
许多人都懂得安溪铁观音,它是著名的福建乌龙茶的一种.其实属于乌龙茶类的好茶很多,"永春佛手茶"就是其一.传说,很久以前,安溪县金榜乡骑虎岩寺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天忽发奇想:要是茶叶泡后茶汤有佛手柑的香味有多好.于是他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过精心培育,终获成功,并把它取名为"佛手茶".后来他把这一良种"佛手茶"传授给永春县狮峰岩寺的师弟,从而在永春推广开来,成为我省佛手茶栽培最多的县份.  相似文献   

17.
广闻博览     
《新农村》1995,(7)
我国少数民族茶俗居住在云南西北地区的傈傈族、普米族、怒族人,喜欢饮用“盐巴茶”。在特制的瓦罐中放入茶叶,烤香后,加入适量的盐,冲上开水稀释即饮,边饮边冲,直到茶味消失为止。当地群众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天三盅,雷打不动”的说法。广西壮族人喜爱饮甜茶,当地视为传统饮料,且有很多茶礼。小伙子到姑娘家相亲,女方以茶传  相似文献   

18.
以史料为据回顾了茶的早期利用方式及衍变过程:神农时代发现了茶可作药用;先秦以前,茶的利用方式是晒干收藏,煮作羹饮;秦汉之际,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汉晋时期形成了茶叶生产的雏形。西汉蒙山植茶与吴理真无关,有可能是道人所为。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文化一旦被统治阶级所提倡,被文人学士所崇尚,尤其是作为教化、风习来出现,上风下渐,必然要渗透和影响到民间,从而形成一种习俗。西南人的饮茶习俗也是这样形成的。当汉化之风渐起,汉俗成为风尚时,自然西南人也就学汉人饮起茶来。然而,西南人的茶俗亦是有其特点的。西南人敬茶有一定规矩。讲究的人家有所谓一三道茶”:一道茶不饮,只是表示迎客,敬客;二道茶是深谈、畅饮;三道茶上来即表示主人送客了。在这里西南人将茶的自然属性与功能与交友之道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客初至,谈未深,茶尚淡,故仅示敬意而并非真饮;淡既…  相似文献   

20.
生活顾问     
《新农村》1995,(9)
1.用70~80℃的开水冲泡茶叶,不要加盖。这样,可较好地保存茶叶的色香味,不致使第二杯、第三杯饮之淡而无味。另一方面,则避免了高温破坏茶叶中有益成分而使鞣酸相对增高的弊端。2.茶不要一次饮干。有些人饮茶往往一次喝干后再加开水,这样往往影响第二杯、第三杯的香味.较好的作法是:泡好一杯茶,慢慢喝至剩三分之一时,即冲加开水,再至喝掉三分之二后,继续冲加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