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准备了育苗设施、培养土和种子,确定播种期后,播种前5~7天即可进行浸种催芽工作。  相似文献   

2.
3.
从育苗床土的配制、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早春大棚黄瓜育苗技术,以供早春大棚黄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钱丽新 《吉林农业》2011,(11):87-87
作为大棚蔬菜中常见的种植品种之一,茄子一直是餐桌上经常见到的蔬菜。但由于常年单一地重茬种植等原因,目前温室大棚中茄子的根腐病现象十分严重。文章就早春大棚茄子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问题分析了早春大棚茄子根腐病的症状,并从减少田间病菌基数、培育无病壮苗、科学管理和药剂防治四个方面对早春大棚茄子根腐病综合防治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海波 《新农业》2006,(9):18-19
马铃薯在长期的传统栽培模式下,高产低敛的现象突出。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营养钵育苗、通过塑料大棚栽植的新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药土播种、嫁接栽培、大棚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早春大棚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祥述,为菜农种植无公害茄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早春大棚茄子种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早春大棚茄子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早春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及催芽、适期播种及苗期管理、合理密植、植株调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茄子的育苗技术1、品种选择2、种子处理选用耐低温、弱光、品质好、着色好的适宜聚氯乙烯大棚膜下栽培的品种,如美引茄冠。该品种着色鲜艳、长紫色、绿把,在低温弱光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产量高、着色好。晒种:时间用1~2天,要在土地上晒种,切忌不  相似文献   

11.
茄子是浙江西部山区的重要蔬菜品种,采用“越冬育苗,早春栽培”的嫁接茄子栽培,上市早,价格好,生产效益优于传统种植模式。本文主要从生产进度设置及各环节管理措施方面,介绍了山地嫁接茄子越冬育苗早春露地栽培技术,为早春茄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柴达木盆地早春大棚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的上市时间提早,不仅满足了市场供应,而且菜农的经济效益也显著增加。经过近几年试验表明,要使早春番茄达到早熟、高产、优质的目标,培育健壮、无病、抗逆性强的壮苗是关键。番茄为喜温作物,而早春塑料大棚育苗必须克服温度低、光照弱等许多不利条件,方能培育出壮苗。现将番茄的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贝贝 《当代农业》2011,(24):35-35
一、品种选择 选用耐低温、弱光、品质好、着色好的适宜聚氯乙烯大棚膜下栽培的品种,如美引茄冠。该品种着色鲜艳、长紫色、绿把,在低温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产量高、着色好。  相似文献   

14.
1.选择适宜品种 早春棚窜栽培茄子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食用习惯,选择早熟丰产、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例如京津石一带习惯食用紫色茄子.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北京六叶茄、北京大叶茄、丰研二号、天津快圆等。  相似文献   

15.
秦基伟 《油气储运》2007,(12):20-20
1.品种的选择。大棚栽培茄子应选择抗寒.早熟、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和容易坐果的早中熟品种。如新乡糙青茄.北京六叶茄、七叶茄等。  相似文献   

16.
毛豆早春大棚栽培,上市早,效益高,其技术对品种要求较严。  相似文献   

17.
甜瓜属于葫芦科甜瓜属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适应高温干旱气候,要求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等条件。在我国种植甜瓜主要在西北地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甜瓜种植区域不断南移。在广西,由于种植甜瓜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广西的气候条件和原产地相差较大,特别是早春季节,阴雨多,气温低,日照不足,这些不利的因素往往导致育苗失败,从而推迟甜瓜上市时间,经济效益大为降低。下面介绍甜瓜早春大棚育苗的基本技术。1育苗场地的选择甜瓜早春育苗宜在大棚内进行,大棚最好选择南北走向,有利于避风向阳,形成相对有利于幼苗生长的人造…  相似文献   

18.
19.
根腐病是本地区早春大棚茄子的主要病害,多发生于茄子定植后。初发病时,叶片白天表现萎蔫,早晚可恢复,几日后,叶片干枯变黄,整株死亡。检查根部或根茎部,表皮呈褐色腐烂,容易剥开,木质部外露。剖开茎基部,维管束也变成褐色腐烂。以上症状特点,是真菌性根腐病危害各种蔬菜后的症状共性。该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中存活5~6年甚至10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人,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利其发病。其综合防病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