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聚缩虫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情况斑点叉尾是广西城镇居民的副食品之一,也是鱼片加工出口的主要原料鱼。自治区、南宁市将斑点叉尾列为产业化开发对象。利用西津库区等大水面建设网箱养殖出口示范基地,两例斑点叉尾感染聚缩虫病例均发生于西津库区的养殖网箱,网箱规格为为4米×5米×2.5米,分别于20  相似文献   

3.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叉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2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叉尾鮰358kg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万安县建立了以"池塘培育斑点叉尾苗种,网箱养殖斑点叉尾成鱼"为核心的斑点叉尾健康养殖模式——万安模式。到2010年底,全县斑点叉尾养殖池塘达1万亩,网箱养殖突破10万米2,斑点叉尾产量达1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二、池塘培育斑点叉尾优质苗种技术要点1.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鮰实用养殖技术(五)商品鱼的养殖斑点叉尾既可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放养,同时也是流水、网箱及工厂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的重要品种。我国目前斑点叉尾的商品鱼养殖仅限于池塘和网箱两种养殖方式。一、池塘养殖斑点叉尾池塘养殖方法分主...  相似文献   

6.
1995年7月2日在本所试验池塘中放养17500尾斑点叉尾鮰.面积1.6亩,放养规格3cm,混养3cm花白鲢1500尾,经过100天饲养.斑点叉尾鮰成活率72%。产值34500元.纯收入185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16。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所在的苏州市吴江区在同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了池塘工业化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本文通过分析近三年养殖概况,探讨新模式下斑点叉尾鮰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为实际生产提供经验总结。一、环境条件池塘200亩,长方形,池深2米,淤泥深度≤20厘米;养殖区配玻璃钢水槽29条,长×宽×高为22米×5米×2米;每个玻璃钢养殖水槽均配备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沟鲶 ,自 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 ,以其适应性强 ,范围广 ,易养殖 ,产量高 ,效益好 ,营养丰富等特点 ,深受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的有效养殖方式 ,我们于 2 0 0 1年在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水域选择与网箱结构。1 1 1 水域选择 :网箱设置在小浪底水库下游库湾 ,交通方便 ,水面宽阔 ,避风向阳 ,环境安静 ,无污染微流水 ,透明度 1 0 5~ 1 2 0m ,平均水深 10米以上 ,pH值 6 5~ 8,溶氧 6~ 8mg/L以上。1 1 2 网箱结构 :网箱规格 5× 5× 2 5m ,双层…  相似文献   

9.
叶荣和 《内陆水产》2006,31(5):54-54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又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又尾鮰358kg,产鲢鱼147.85kg:每667m^2产值6318.6元.纯收入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经济效益明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我地利用三种大豆粕和鱼粉不同比例的膨化浮性饲料在 1米 3箱中对斑点叉尾的生长速度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点   福建省闽清县水口库区大雄溪库湾。   二、试验设计方案   斑点叉尾养成试验:共 15个 1米 3水体网箱,按照每组 5个网箱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投喂不同配方、相同蛋白和能量水平的上海福寿泰公司生产的膨化饲料 1#、 2#、 3#,称之为 1#组、 2#组、 3#组,开展养殖效果对比试验。放养鱼种规格平均为 68.7克,放养密度 400尾 /米 3。   三、试验材料   1.网箱: …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优化沿海滩涂低盐水体条件下大型池塘斑点叉尾鱼回养殖技术模式,在江苏盐城东台、大丰、射阳、连云港等地分别设置4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选取2口池塘开展了养殖试验.采取低密度(9000~15000尾/hm2)放养大规格(0.25~0.30 kg)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方式,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膨化颗粒饲料,并做好养殖病害...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是我国成功引进并广泛推广养殖的一种淡水经济鱼类,根据斑点叉尾喜聚群、易驯化、能食人工饲料等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生物学特性,开发斑点叉尾池塘健康养殖高产技术,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一、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面积以5~8亩为宜,最大不超过10亩;池深2.0~2.5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大规模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成鱼所需的大规格鱼种,提高放养鱼种的成活率。笔者于2007年6月至8月在水库进行网箱高密度培育斑点又尾鮰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6cm的夏花鱼种,经过55d培育,规格达到了88尾/kg,平均成活率87.9%,饲料系数1.30。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在低盐碱(盐度1.7,pH值约为7.72)水体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15 000、16 500、18 000尾/hm~2)和放养规格(0.3、0.5 kg)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养殖密度的增加,斑点叉尾(鱼回)的饵料系数增大,产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收获规格和成活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放养密度为16 500尾/hm~2时,池塘评价产量最高,达18 156.21 kg/hm~2;平均毛利润也最高,达89 813.10元/hm~2。随着放养规格的增大,养殖产量、收获规格、成活率和饵料系数均呈现增大的趋势。其中,大规格鱼种平均产量和平均毛利润分别达20 272.80 kg/hm~2和90 531.82元/hm~2。在低盐碱(盐度1.7,pH值约为7.72)水体中斑点叉尾(鱼回)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分别为16 500尾/hm~2和0.5 kg/尾时,具有最大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福建省周宁县芹山水库开展香鱼网箱养殖,采用4米×4米×2.5米的网箱,投放体长5~6厘米的鱼种,放养量为150尾/米2,经过6个月饲养,尾重达60~100克,平均单产12千克/米2,取得较好成效。现将香鱼水库网箱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夏开来 《水产养殖》2006,27(6):16-16
滁州市水库众多,其中大中型水库达48座,占安徽省的50%,并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开展大规模水库网箱斑点叉尾鮰养殖,滁州市渔业主管部门2004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养殖。为解决斑点叉尾鮰苗种本地化的问题,我站进行了斑点叉尾鮰池塘苗种培育示范养殖试验。1养殖方法1.1池塘条  相似文献   

17.
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斑点叉尾鱼回品质,降低网箱制造成本,2005年4月6日~10月18日,江西省峡江县水产局和峡江县鱼回鱼养殖协会在桐林乡峡里水库进行了无公害简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水库条件峡里水库位于峡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黄鳝规模化养殖的可行性,1998年常州市湖农场在连片池塘内放置网箱进行养鳝试验。网箱120只,规格为10m×3m×1.5m,固定式,人工投喂低值小杂鱼、蚕蛹等。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50-100克/尾的鳝种1.6kg,约22尾。通过7个月饲养,每平方米网箱产鳝鱼3.5kg,净增重1.9kg,净增长倍数1.2,每平方米盈利140元,饵料转换率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我们在章丘市白云湖镇池塘内设互网箱进行乌达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成鱼塘2个,面积均为10亩,水深2~2.5米,池底淤泥15~ZDem,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增光设各。2.网箱设置。每个池塘设置网箱1只。网箱为封闭固定式rt层网箱,箱体规格为sinX4mXZm,由聚乙烯材料编织而成,外层网目3cm,内层网目Icm。网箱设置在靠近水源距池边3~4米处,网箱入水深1.5~1.6米。3.鱼种放养。选购由天然水面及池塘内诱捕的规格为100~150克的乌组鱼种,鱼种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活动力强,同一网箱鱼…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既适宜传统池塘精养,又可以大水面池塘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和池塘工业化循环流水养殖,且市场前景广阔,养殖技术成熟,养殖利润稳定.截至2020年,江苏省(鮰)鱼池塘精养面积约6 245公顷,池塘工业化系统水槽养殖面积约86 650米2,斑点叉尾(鮰)养殖己成为江苏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渔民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