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柑橘产业的迅猛发展,柑橘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为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广大柑橘经营者想方设法提高品质,提高单产。然而不少柑橘园因结果少,甚至不结果树的存在而影响单产和收益。以下就柑橘果园常见的几种低产树的成因及其改造促丰产技术谈点浅见。1"小老树"的成因与改造促丰产技术1.1"小老树"的成因"小老树"的成因主要有:一是苗木质量差,根系弱,须根少,苗木纤细,枝叶少。二是种植质量差,种植过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葡萄酿酒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种植酿酒葡萄的热潮,全国出现了许多酿酒葡萄基地。葡萄园的种植水平参差不齐,葡萄质量更是相差甚远,甚至有些葡萄园建立后没有收获一粒葡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建园时没有经过科学地论证和研究当地的气象资料、土壤等建园条件,这种盲目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劳民伤财”。本文作者经过十年多来的实践,总结了建立葡萄园的“天时”、“地利”条件,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山地低产柑桔园改造措施松溪县位于闽北山区,现有柑桔园大多是80年代初栽植。由于建园时只求数量忽略质量,开山做梯时土壤腐殖层遭破坏,心土酸性强,透气性差,有效磷钾含量低,再加上管理粗放,柑桔树严重发育不良,1989年全县平均每666.7m2产量265k...  相似文献   

4.
龙眼低产园的成因与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智雄 《福建果树》1998,(1):43-43,42
近年来,语安等地龙眼树发展迅猛,但也普遍出现许多低产国。低产园改造已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调查了龙眼果园低产的成因,同时提出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一、龙眼柱产成因1.苗木低劣。所定植的嫁接苗木老化、黄化,须根少,死根多,栽后虽不会枯死,却呈现停滞生长状态。种植的实生苗,投产迟、品质差,产量低。2.土质瘠薄。耕作层浅,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且果园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根系不能正常生长,影响树作的营养吸收。3.病虫为害。主要是角须木虱和星天牛的为害。角须木虱的为害,造成枝叶生长不良,影响光…  相似文献   

5.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之一。近十余年来,杨梅生产发展迅速,其经济效益良好.然而在生产上普遍存在着杨梅投产迟、产量低、质量差、效益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笔者对浙江黄碉杨梅园低产原因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并在一些果园中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概述如下。1 杨梅园低产原因分析 广大果农对杨梅生产长期以来较为粗放管理.而对杨梅生长与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为此,大部分杨梅园管理粗放或根本不加管理,把种植杨梅只当一般的植树造林来对待.建园质量较差,品种混乱、…  相似文献   

6.
三明适宜板栗生长发育,栽培栗树历史悠久,有锥票和板栗。预测二十多年内栗果仍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应加快建成出口创汇的板栗商品基地。过去由于投入少、管理粗放等,导致栗树木结果、少结果、单产低、品质差,效益未尽发挥,发展缓慢。因此,今后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现分述如下:一、立地条件劣、建园质量差、种性不纯是栗树低产的主要成因报初查,三明有栗树3万多公顷,其中泰宁县就占40%左右。多数在坡度偏大、红黄壤居多的山地建园,且台小,有的台面仅1.5米宽,开小穴、没下肥、少下肥…  相似文献   

7.
刘国锋 《浙江柑橘》2000,17(3):37-38
浙江是我国桃的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副产品包括柑橘、苹果等相对过剩,市场滞销,而近几年时鲜水蜜桃市场需求增大,售价连年稳中有升,效益较好。但同时约有三分之一桃园因各种原因产量低,质量差,效益较低。如何提高桃树单产和质量,提高效益,实现一优两高农业,笔者对部分低产桃园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并在一些果园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1建园质量低下 水利设施差,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畅通,桃园积水,使根系腐烂,引起树体生长不良,树势早衰,低产甚至死…  相似文献   

8.
建园 甜柿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地、坡地和平地均可种植。但仍以土壤pH值5.5~7.5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年均温13℃以上,冬季最低温-15℃以上地区均可种植。建园时先挖壕沟改土或大穴定植。在我国南方,苗木定植期以10-11月和2月为最好。定植时需配置10%左右授粉树。每667m^2  相似文献   

9.
四川桃产业发展迅猛,传统建园技术较难适应现代种植要求.现结合四川盆地气候、地形特点,从园地选择、园区规划、土壤改造、苗木定植、行间生草等方面阐述了现代桃标准化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场位于浙江金衢盆地,几年来由于土层薄,土壤养份贫乏、团粒结构差、酸度高、建园质量不符标准、管理水平低等原因造成普遍产量偏低,我们对低产桔园改造技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场从1957年开始种桔,其中园艺大队在1979年以前已种植441亩,以温州蜜柑为主,自1973~1980年的八年累计平均亩产仅279.75公斤。经采取改造措施后,1981~1987年的七年450亩三年生以上结果园平均亩产1380.4公斤,增长393.4%。其中1985~1987年三年每年平均亩产1939.1公斤,较当地同类桔园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干县三湖红桔低产园成因,初步探讨了低产园改造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设施建设、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猕猴桃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贵州省猕猴桃主产区的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贵州省猕猴桃增产提质增效的种植和管理提供参考。采取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对贵州省猕猴桃主产区的191个种植户进行了调研,调查猕猴桃产量特征,分析种植规模、土壤条件、苗木特征和施肥管理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贵州省猕猴桃园平均单产为8.9 t/hm2,低产猕猴桃园的面积占比达64.24%,其中贵阳市、六盘水市和其他产区猕猴桃园平均单产分别为8.5、4.7、14.0 t/hm2。不同土壤类型猕猴桃单产差异显著,水稻土区猕猴桃平均单产仅3.2 t/hm2,较黄壤区和其他土壤类型分别低70.6%和64.4%。定植年限和栽植密度对猕猴桃产量有显著影响,猕猴桃园定植年限大于20年平均单产最高,为17.5t/hm2;栽植密度在901~1 100、1 101~1 300株/hm2时平均单产最高,均为10.7 t/hm2。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类型、品种和定植年限是影响贵州省猕猴桃产量的主要因素。分类回归树模型定量了各因子对猕猴桃产量的...  相似文献   

13.
利涛  杨江  黄庆媚 《南方园艺》2013,24(3):24-25
在摸清金柚低产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栽培技术。金柚低产原因有土壤贫瘠,建园的质量差、管理不善,肥水不足以及花朵发育不全,花质差等。针对性的栽培技术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喷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异花授粉;环割或环扎保果;修剪;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4.
梁仕俊 《现代园艺》2023,(16):50-51+55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具有四季常绿、环境适应性强、全身都是宝的特性,既是良好的荒山绿化造林树种,又是优良的经济作物,因而种植油茶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现存油茶低产林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油茶效益的发挥。因此,需要对这些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以湖南湘西州为例,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形成原因和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并从林地清理、密度调控、土壤改良、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高接换冠6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改造措施,旨在促进湘西州油茶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龙眼为泉州市主栽果树之一 ,经过几年来的迅猛发展 ,至今面积达 3 1万hm2 ,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 38% ,总产 2 6万t,其中投产面积 1 0万hm2 ,投产园平均单产仅1 70kg。由于低产园面积占四成以上 ,形成了栽培规模与栽培水平极不相称的局面。全面提高单产和品质成为龙眼生产的当务之急。根据我市龙眼生产的现状分析 ,形成龙眼园低产的原因主要有 :①面积增长过快 ,苗木质量无保证 ,导致生长缓慢、迟结果。②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水土流失严重。③建园基础差 ,资金投入不足 ,管理粗放 ,病虫害严重。④暖冬、春季高温、冻害、台风等不良气…  相似文献   

16.
为调整武平县果树品种结构,满足市场之需要,一九九一年开始从福建古田县大量引进了油柰种植,迄今面积已占全县果村面积的24-16%,1996年平均株产6-4kg,产量极为低下,极大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改造低产园的工作已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在总结重点场高产经验的基础上,对低产油柰园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油柰低产成因及改造技术,现分述如下。低产成因调查与分析经对较为集中连片栽培油柰的东留乡、平川镇、城厢乡、民主乡及十方镇的适龄油柰园调查表明:年年开花结果、比较丰产的树约占五分之一,只开花不结果的树占三分…  相似文献   

17.
锥栗是明溪县夏坊乡的主要果树,种植面积达373.33hm2,年产量525t,已成为该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低效生产状态。笔者通过几年的深入调查和低产园改造试验、示范基地的生产实践,现就锥栗低产成因分析与低产园改造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永安市的红壤山地柑桔园存在土壤酸、瘦、粘的问题,土壤结构较差、干旱现象较明显,是山地柑桔园低产的重要因素。建园标准低,水土流失重,栽培管理粗放,有机肥不足,修剪工作跟不上,病虫危害重也是低产的原因。其改造技术措施分述如下:1、改良土壤土壤是果树养分和水分的源泉。实践证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和无机营养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创造有利于柑桔根系生长的水、肥、气、热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种植及食用八角历史悠久,上下已有1000多年,是世界上栽培八角面积最大的国家,八角原始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及越南北部的狭长地带,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通过对全面调查分析云南地区八角种植林气象、土壤、植被及生产栽培历史等,提出八角种植低产的原因,并针对相关低产问题提出改造方案,为八角栽培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参考及推广方案~([1])。  相似文献   

20.
灵芝是药食同源、消费量大的药用真菌.广西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发展林下灵芝种植并成为一项优势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近年来虽然面积稳中有增,但单产和效益有所降低.笔者经长期的实地调研发现,生产中存在导致低产的原因主要有病虫害、种植环境、接种养菌时间等,企业和芝农可在这几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改良措施,以期提高单产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