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良良  覃永晖  吴晓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165-166,174
通过对环洞庭湖区村镇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的实地调研,借鉴国内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成功之处,结合环洞庭湖地区村镇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关于环洞庭湖区村镇水资源规划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防洪、治涝、水资源和水环境角度简要说明了当前洞庭湖地区在防洪、治涝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防洪局势仍然严峻,防洪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内涝渍害相当严重,水资源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北部环洞庭湖地区是该省玉米新增主要产区,气候条件适宜,地处平原区,地理条件优越,适合机械化生产,玉米产区内生态、生产条件差异大,种质资源缺乏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玉米生产条件、玉米育种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从玉米育种目标、整合玉米育种资源、加强基础材料创新、加大选择压力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45-246
天津市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南部地区严重缺水。在不影响北部地区用水的前提下,建设北水南调工程,将北部地区汛期弃水南调,可以缓解南部地区缺水的矛盾,分析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调水量,以为工程的运行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湘北地区位于洞庭湖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交通便捷,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粮食、水产一直是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农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水稻+小龙虾"种养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模式推广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  相似文献   

6.
正洞庭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下属二级机构,主要对洞庭湖开展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和开发保护工作,研究范围面向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江湖关系演变与调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三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努力将中心建成为专业优势明显,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江湖关系的发展演变,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导致江湖发生巨变,洞庭湖的保护与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长江水系"四口"变化对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影响的调查分析,以南县为例对洞庭湖综合整治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的建成对于长江和洞庭湖关系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导致洞庭湖的水位、泥沙以及水质发生了变化。文章在三峡水库调度运行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工程的资料,以及三峡工程建设之前和建成之后洞庭湖水文以及水质的变动,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洞庭湖及周边地域的防汛抗旱、水资源分配、水环境保护等。因此,研究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洞庭湖水文、水质的直接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湿地系统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采用AHP法系统评价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质量,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已退化。提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发展水域生态农业、强化法律监督、建立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对策,为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建设与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洞庭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下属二级机构,主要对洞庭湖开展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和开发保护工作,研究范围面向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江湖关系演变与调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三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努力将中心建成为专业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知识创新显著的国内湖泊水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洞庭湖三口地区2010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现状年华容县、安乡县的经济超载率为41.6%、10.6%,南县人口规模超载率为14.0%。且3县模糊综合评价值均大于0.5,说明3县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应采取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3县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大小排列为:安乡县南县华容县,这与水资源可承载的最大经济、人口规模排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滦平县的潮河流域位于华北地区、河北省北部,承德市中西部,滦平县西部,金山岭长城脚下,属南水北调受水区的外部地区和京、津、唐等大、中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密云水库水源地之一。赋予本区与与北京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建设京津冀涵养水源区,为首都供水保驾护航,要近期内促进首都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小芹  刘明春  曾婷  韩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85-1387,1426
基于5个气象站点30年气象观测资料和近10年的水资源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0年石羊河流域增暖明显,上游年降水量显著减少,石羊河主干流径流量呈季节性变化;地下水位趋深,北部荒漠地区持续下降;水资源总量以0.8809亿m3/a的速度减少,且对降水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对温度的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4.
杨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67-70
根据2005—2016年遥感影像分类结果,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方法和土地利用变换方法,对2005—2016年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面积均有所增加,而草地等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草地和林地的减少导致了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是全国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二十个重点地区之一,包括湘、赣、浙三省的大部分和闽、桂、粤三省(区)的北部丘陵山区。湖南省的丘陵山区部分,系全省除洞庭湖地区以外的全部地区,包括86个县、市(含五个省辖市)及其范围内的国营农、林、牧、渔场。从去年元月开始,由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力量对所属地区的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综合研究报告。现将《报告》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三峡及长江控制性上游水库的蓄水运用,洞庭湖湖区水位持续降低,将对农业灌溉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水沙系列预测的洞庭湖湖区水位变化为前提,预测了2022年和2032年在不同条件下,湖区水位减低对农业灌溉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来水年,洞庭湖湖区水位降低将主要影响东洞庭湖滨湖区农田自流灌溉,而对南洞庭湖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5~10月份平均滨湖区自流灌溉受影响将增加约47万亩;特枯水年,湖区水位降低将使5~10月份平均滨湖区自流灌溉受影响将增加约30万亩;两种来水条件下,5月份和9~10月份自流灌溉受影响最大。文章能够为洞庭湖湖区农业灌溉规划、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33个县市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起步阶段的濒临失调水平提升到稳定阶段的中级协调水平,且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从空间布局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度和耦合协调度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呈“东南高-西北低”格局分布;从时空关联分析来看,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耦合发展度在空间上具有正向集聚特征,呈“东南高-北低”格局分布,即HH型聚集在生态经济区东南部,LL型聚集在生态经济区北部。因此,建议培育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高水平耦合地区的优势辐射功能,以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8.
湘北蔗区甘蔗生产条件的分析及对策翦豪(湖南省西洞庭农场科委,常德415137)1湘北蔗区的地理位置湘北蔗区位于北纬29°,东经111°左右,海拔高度为33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地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从湘北蔗区所处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地区差别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水的利用增加。以黄河流域为首的中国北部地区水不足十分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新的水资源利用增加,一度威胁到农业用水。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食物的多样化,需要农业增产,为此必须确保农业用水。目前,在中国北部地区水量不足时有发生,中国政府兴建了南水北调等大规模水利工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减少水的使用量,因此从物理、经济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展望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对象,使用包络分析法评价农业用水效率性。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界划分主要河流流域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得到的不同效率性,为指导中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于洪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很大。近几年来,由于水资源不足,地下水位下降,机电井老化,无力修复等原因,使该地区水稻面积锐减,总产量有所下降,特别是该地区北部低洼易涝。针对这些问题与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立项进行研究水稻旱种湿管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