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面积15.76万公顷,是我国重要的鸟类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林阁老巡护监测站时,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状况,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1月越冬候鸟247068只,比上年度增加9.7%;  相似文献   

2.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不仅养育了一代代湖区人民,而且引来了一群群候鸟。尤其是在那19万公顷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那里的沟港湖汊,水草丰美、鱼类众多和气候温暖潮湿,吸引了上百万只候鸟,东洞庭湖成了鸟的天堂。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不法之徒,对那些万里投奔而来的候鸟,举起了“不见血的屠刀”,把鸟心中的圣地变成屠场,令多少候鸟再也飞不回家了。南来北往洞庭鸟平沙落雁,鹤鸣九皋。东洞庭湖是国际7大湿地之一,历来是南来北往的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在东洞庭湖栖息的鸟类数量在300万羽左右,而来此越冬的候鸟则每年多达30万只。…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子与湿地候鸟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候鸟保护的重要信息。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典型区域,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越冬候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将湿地候鸟分为5类,并选取5种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东洞庭湖湿地实施的保护措施,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适应性有关;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的多样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候鸟有相似的栖息地选择;较高水位和NDVI为湿地候鸟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湿地候鸟数量正相关;较高的气温和日照时数使水温升高,越冬的鱼类数量增多,捕食鱼类的湿地候鸟数量上升;过长的日照时数和过高的气温,影响到植被生长,使取食苔草的湿地候鸟和取食种子的湿地候鸟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正遥望洞庭,碧波荡漾。这里是我国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越冬。守护候鸟也就成为湖区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我们很荣幸采访了二十年如一日地奔走在洞庭湖护鸟路上的志愿者——李剑志。李剑志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喜欢拍摄洞庭湖的鸟类,并希望用自己拍摄的作品来感化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一系列候鸟保护行动,在维护候鸟安全越冬、确保候鸟安全迁徙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注重巡护和打击相结合一是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猎鸟、隆冬大巡护专项行动。为确保越冬候鸟安全栖息,严厉打击非法投毒、网捕、枪杀等破坏野生鸟类资源的违法行为,我局组织精干力量联合森林公安深入天鹅潭、建新外滩、团洲外滩、朝阳沟、四坝区等10个区域开展打击临湖大堤非法持枪狩猎行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和3月,即越冬初期、隆冬期和春季鸟类迁徙前3次东洞庭湖区域水鸟监测结果,对2013—2014年度东洞庭湖区域的水鸟种类组成和不同时期种类变化,水鸟分阶段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简要闸述了该区域内几个重要物种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洞庭湖越冬水鸟在种类和数量组成上,均以雁形目和鸻形目为主。在空间分布上,越冬初期,水鸟主要分布在白湖、春风湖和采桑湖区域;进入隆冬期后,丁字堤和采桑湖区域栖息的水鸟数量显著增加,春风湖和白湖区域水鸟数量明显减少;春季水鸟迁徙前,采桑湖栖息的鸟类数量达到顶峰,约占到东洞庭湖该时段水鸟总数的50%,白湖与丁字堤区域水鸟与隆冬期基本保持平稳,但春风湖区域水鸟持续减少,降至该越冬期水鸟数量最低点。  相似文献   

7.
寻鸟日记:东洞庭暗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季节为坐标,成千上万只候鸟万里迢迢,每年从遥远的地球北端飞来洞庭湖越冬,翌年开春又迁徙北返,繁殖生育。因此,洞庭湖现存水面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东洞庭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月下旬,记者追寻越冬候鸟迁徙的脚步,在保护区做了半个月的实地采访。我们痛心地看到,毁灭性掠夺、肆意破坏越冬候鸟栖息地资源和环境,正成为东洞庭一道耻辱的“风景”。   一、“环境非常脆弱,手段非常软弱”   ( 11月 18日雨)昨晚刚到东洞庭湖保护区的核心区管理站,就碰上两位渔民冒雨来报案,说有人正在湖里毒鸟…  相似文献   

8.
春江水暖鸭先知,山清水秀鸟先觉。冬去春来,万千候鸟恋恋于湖湘山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姚毅向公众披露,最近开展的一次环洞庭湖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成果喜人,共调查到越冬水鸟7目12科53种288157只,同比增加41089只,增长16.6%。"这是洞庭湖越冬候鸟自有同步调查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姚毅欢喜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7大湿地之一,区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许多鸟类生活的“天堂”。5月中旬,记者随三湘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来到这里,保护区的负责人却重点向记者介绍了“天堂”背后隐藏的危机。据介绍,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万公顷,有鸟类234种,其中列入国际“红皮书”指定保护的有39种。据统计,每年在东洞庭湖栖息的鸟类数量在300万只左右,而来此越冬的侯鸟则每年多达30万只。美国、日本、芬兰等外国专家到东洞庭湖考察后,都惊叹这里是“人与鸟和谐的天堂”。然而,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10.
胶东半岛鸟类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位于太平洋西岸中部、我国东部沿海,地处温带,一面连陆,三面环海。境内生态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东部、东亚及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和部分鸟类繁殖、越冬区域,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鸟类389种和亚种,其中属国际濒危种类63种,国家重点保护种类68种;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列种类198种,有中、澳双方保护鸟类61种;有候鸟344种,占我国候鸟60%;有部分特殊分布和大量繁殖、越冬的种群;有鸟类环志站两处,环志候鸟136种,127000多只,是我国候鸟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1.
李依麦 《湖南林业》2011,(12):25-25
湖南省是鸟类主要越冬地和迁徙途经地之一。时下,正是候鸟南迁越冬时节,湖南省林业厅密切关注、高度重视部分山区出现的乱捕滥猎越冬候鸟的现象,并于近期在邵阳市召开了全省候鸟迁徙保护现场会,进一步部署候鸟保护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2.
钟南清 《国土绿化》2019,(11):27-29
江西鄱阳湖是国际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大量候鸟长途跋涉来到鄱阳湖越冬栖息,数量多达60万-70万只。其中,白鹤数量最多时超过4000只,占全球总数量的98%以上。鄱阳湖被誉为"候鸟天堂"。在鄱阳湖区,许多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守护越冬候鸟,为候鸟迁徙、栖息保驾护航。他们被群众誉为"越冬候鸟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近日结束的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传出喜讯:本次共调查到越冬水鸟共6目12科54种183953只,其中东洞庭湖47种150608只,占81.87%;西洞庭湖30种20085只;南洞庭湖20种6647只;横岭湖24种6613只。东洞庭湖越冬水鸟在全湖越冬水鸟中占绝对优势。总数量创下了2006年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之新高!今年的同步调查发现,东洞庭湖较上年度的120462只增加了30146只。增长数量最多的3种水鸟分别为罗纹鸭、豆雁和  相似文献   

14.
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全面加强鸟类保护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候鸟保护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云南是世界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和越冬地,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但为长途迁徙的候鸟提供了停歇的条件,也吸引了大量的鸟类留在本地越冬。为了保护这些鸟,云南省林草局要求在鸟类保护管理中。  相似文献   

15.
尽管连日来湖南气温骤降,但在湖平岸阔的洞庭湖区却迎来了一群来自西伯利亚的越冬候鸟来栖息觅食。“今年来这里越冬的候鸟,要比往年增加了近2成。”岳阳县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得益于2018年东洞庭湖砂石码头的全面还湿复绿。岳阳县占地2800多平方公里,其中1328平方公里属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洞庭湖生态治理的主战场。丰富的砂石资源曾是岳阳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因为砂石开采和人为因素给当地水环境和自然保护区湿地带来了不良影响,岳阳县开始着力统筹推进东洞庭湖生态与环境专项整治3年行动。  相似文献   

16.
选择无风的晴天,以2km/h的速度行进,记录两侧所观察到的鸟类物种和数量。于2006年冬季在南洞庭湖发现鸟类61种,隶属12目27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湖南省地方保护鸟类36种,中一日保护的候鸟29种,中一澳保护的候鸟6种。该地的冬候鸟35种,留鸟26种。东洋界鸟类12种,古北界鸟类32种,广布性鸟类17种。南洞庭湖冬季鸟类的多样性瞻数为2.2678,均匀度系数为0.5516。  相似文献   

17.
<正>鄱阳湖有众多耀眼的身份标签,如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鸻形目鸟类地点网络、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优先保护区域等。这些关键标签都与候鸟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鄱阳湖有鸟类20目76科234属460种,占中国鸟类的31.8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  相似文献   

18.
<正>鸟类的迁徙路线和迁飞区都是大尺度的地理概念,它包括鸟类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来迁徙所经过的宽阔廊道,由一个或多个迁徙停歇地"驿站"将鸟类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联系在一起。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全球可分为3个主要的候鸟迁飞区,即亚太候鸟迁飞区、非洲-欧亚大陆候鸟迁飞区及南北美洲候鸟迁飞区。这些迁飞区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迁徙路线。不同迁徙路线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且路线之间会发生很大的重叠,因此,迁徙  相似文献   

19.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冬候鸟动态及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冬候鸟共 8目 18科 5 1种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 3种。该保护区最大数量发现时间为候鸟迁徙季节 (即 9月和 4月 ) ,迁徙季节鸟类的数量比越冬大 ,说明这些候鸟还有相当一部分继续南迁。保护区中越冬的鸟类共有 2 5种 ,约占总数的 1/ 2 ,不同生活型鸟类越冬所占比例有较大差异 ,其中以水禽和鸣禽最高 ,涉禽最低。同时对红树林鸟类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南林业》2013,(7):47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调查日前结束。调查显示,今年夏季鸟类种群较往年多了近30种,首次超过100种,其中还监测到2种新出现的鸟类种群。5月6日开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大小西湖、采桑湖、丁字堤及沿堤、君山岛等区域开展了夏季鸟类调查。通过路线调查法、定点监测和鸟鸣声识别法,工作人员共记录到鸟类106种,其中留鸟49种,夏候鸟26种,冬候鸟22种,旅鸟9种。此前的2011年调查显示,东洞庭湖夏季鸟类种群为84种,2012年为7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