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力楠的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火力楠在福建省尤溪县的引种生长表现、主要造林技术及在生物工程防火、栽培香菇、制浆造纸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指出火力楠是一种多用途的速生阔叶树种,可以大力推广造林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火力楠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闽南、闽北不同立地条件下火力楠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在闽南、闽北不同立地条件下均生长良好,且其纯林在闽北地区生长速度不低于或超过闽南地区,闽南漳浦Ⅱ类地5年生火力楠纯林胸径5.9 cm、树高4.2 m,年平均增量分别为1.18 cm、0.84 m,而闽北沙县和尤溪Ⅱ类地火力楠纯林5~6年生的胸径达5.9~6.1 cm、树高6.2~6.3 m,年平均增量分别为1.02~1.18 cm、1.05~1.24 m;混交林中火力楠的生长速度闽南优于闽北,如闽北沙县Ⅱ类地火力楠与杉木混交中幼林的火力楠年均胸径、树高增量分别为0.61 cm、0.73 m,而闽南同安与漳浦同等立地下的火力楠胸径、树高年均增量分别为0.71~1.08 cm、0.75~1.05 m;不论闽北还是闽南混交林中的火力楠生长量以及林分枝下高、冠幅结构等均优于纯林,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比例为8∶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木兰科是华南地区常绿林的主要成份,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发掘与引种该科优良种类,对于逐步改变以针叶纯林为主的人工林现状,建立稳定的多效能森林群体,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火力楠是南亚热带的珍贵阔叶树种。它适应性广,生长较速,萌芽力强,主干通直,材质优良,是南方各省(区)广为引种的树种,并以广西发展最快。在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区的阴坡、半阴坡、山腹以下地形条件,土壤厚度大于50厘米,表土有机质含量1.5—2.0%,早期根系活动层含水量15%以上,土壤容重1.2—1.4克/立方厘米,适宜选择火力楠造林。本文主要对火力楠的经济价值、适生环境、林分状况、栽培技术……等方面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郑宝定 《安徽林业》2013,(1):27-29,50
在同一坡向、同一造林密度、同一抚育措施,而在不同海拔坡段条件下对生物防火林带10年生火力楠造林胸径、树高、冠幅和阻火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坡段对火力楠胸径、树高、冠幅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同海拔坡段火力楠对阻火效果明显不同。火力楠作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树种,要选择适宜的海拔坡段,以提高其生长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阻火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清源 《绿色科技》2014,(3):161-162
指出了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的林木树种,火力楠与马尾松在生长特性、环境需求方面优势互补,适宜进行混交林栽培。分析了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的可行性,拟定试验方法,选取标准地进行了实地栽培对比。经过对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情况、林分生物量对比、林分水源涵养量等多方对比与研究,认为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林的综合指标优于马尾松纯林与火力楠纯林,马尾松与火力楠的混交具有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火力楠是一种经济、生态、观赏等综合效益极佳的优良用材树种,在福建省得到了广泛的栽种,在国家倡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背景下,积极研究火力楠的栽培和移植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有效推广火力楠的开发利用,提高林木种植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详细阐述了火力楠的栽培和移植技术,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火力楠是一种经济、生态、观赏等综合效益极佳的优良用材树种,在福建省得到了广泛的栽种,在国家倡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背景下,积极研究火力楠的栽培和移植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有效推广火力楠的开发利用,提高林木种植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详细阐述了火力楠的栽培和移植技术,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虎皮楠、光皮烨、火力楠三种7年生阔叶树在20米宽林带中生长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树种在树高、胸径、每公顷蓄积三个方面,虎皮楠与火力楠间无显著差异,而光皮桦与虎皮楠、火力楠的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的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广大林农全方面了解火力楠特性及栽培和利用,以及今后进行火力楠栽培和人工林培育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闽南山地引种树木的中试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9年起在厦门同安开展热带、亚热带树种引种驯化试验,先后有133种定植成功。1972年开始引种树木的上山中试造林,包括木兰科的火力楠、灰木莲,红花天料木科的母生等15科36个树种。中试造林结果表明:火力楠、母生、八宝树、南洋楹、米老排等5个树种为适宜在闽南山地进行大面积造林的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开始,在闽清美菰林场开展了秃杉引种并安排秃杉火力楠混交造林试验,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比例设3:3和1:1两种,秃杉纯林为对照。人工林12年生时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与火力楠混交可以提高生长量,改善林分结构和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肥力。在该试验条件下,秃杉火力楠混交林采取3:3的比例其效果更好。秃杉火力楠混交林研究为秃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拟赤杨、火力楠、米槠、山乌桕等 4种阔叶树进行BCTMP制浆、打浆强度分析、漂白工艺研究、与硫酸盐木浆配抄强度比较及黑液分析 ,结果表明 ,拟赤杨、火力楠、米槠、山乌桕等 4种阔叶树具有较好的制浆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葡萄桐属三年桐(Aleurites Foraii He—msi)的一个地方品种,原产我省泸溪县,由于早期结果丛生性较强,近年来省内外陆续进行引种。我们从1972年开始引种栽培,现将几年来观察所得材料整理如下。基本情况引种栽培地选择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科所所属的肖家台山腰,该地位于永顺县东北部的青天坪,气候条件与原产地相近。造林地海拔550米左右,坡向东  相似文献   

14.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为落叶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胸径1米。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西等省区引种于海拔1200米以下,河北、湖北引种于海拔800—1800米之间,四川西部米亚罗海拔2800—3100米也有引种栽培。生长迅速,据抚顺人工林调查,34年生,平均树高20米,胸径21厘米,每公顷蓄积436.2立方米;年生长量12.8立方米;四川米亚罗海拔3100米土层深厚地带,5年生幼树,年新梢生长80厘米以上,最高1.12米。我县1986年与中国林业科学院遗传育  相似文献   

15.
对拟赤杨、火力楠、米槠、山乌桕等4种阔叶树进行BCTMP制浆、打浆强度分析、漂白工艺研究、与硫酸盐水浆配抄强度比较及黑液分析,结果表明,拟赤杨、火力楠、米槠、山乌桕等4种阔叶树具有较好的制浆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火力楠(Micheliama cclnrei Va—r·sublahea),属木兰科,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余米,胸径1米多。树干通直,木材致密,出材量高,切面光滑,为家具及建筑优良用材。树形美观,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又是优良的绿化造林和观尝树种。火力楠喜温、喜湿、喜肥,原产热带、亚热带季雨林区,在广西桂南地区多有野生自然分布,近几年来,渐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7.
谈火力楠防火林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力楠亦称醉香含笑,主要分布我国广西、广东,近年来,湖南、福建亦有较大面积引种,是南亚热带常绿速生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和防火树种。本文仅讨论火力楠在森林防火上的应用问题,试图为营林防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秃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原产云南、湖北、贵州部分山区,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临安县林科所于1980年在天目山开始引种,在海拔1180米的里横塘二次引种,由于大风、气温低而失败;在海拔340米的鲍庄引种二次成活率98%;在海拔270米的窑棚山引种,由于土质差生长不良。据此说明秃杉宜在潮湿温暖、土质肥沃砘区引种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各地相继引种栽培的墨西哥柏,为适于紫色页岩山地的造林树种,有利加快荒山绿化速度,我区于1987年在松木乡朝阳村、湘江乡杨柳和金桥村进行了引种栽培。引种地概况引种试验地位于北纬26°44’~27°02’,东径112°31’~112°44’,海拔高85.8米。  相似文献   

20.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效益与营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杉木、火力楠混交林16年生和11年生的调查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每公顷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的48%~51%,且能改善立地条件,抑制杉木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增强林分抗寒冻、抗高温、抗风等能力,并能抑制森林火灾,具隔离火灾蔓延等生态作用,是经济、生态效益兼得的混交形式,可在闽西等较低海拔山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