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高产田夏播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珠豆商花5号为材料,通过小区试验,设11.25万、15.00万、18.75万、22.50万、26.25万穴/hm~2共5个双粒播种密度和15.00万、18.75万、22.50万、26.25万、30.00万穴/hm~2共5个单粒播种密度,研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高产田夏花生适宜的种植方式与密度。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单粒播花生的总分枝、结果枝、单株结果数显著多于双粒播,单株生产力显著高于双粒播;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籽仁品质影响不显著;单粒播高产种植密度为22.50万~30.00万穴/hm~2,双粒播高产种植密度为18.75万~22.50万穴/hm~2,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单双粒播种分别在27.14万、20.68万穴/hm~2密度下,产量最高,分别达5 349.08,5 282.47 kg/hm~2,且单粒播产量高于双粒播,适用于高水肥田。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明花生品种商花5号最佳的播期与密度,我们研究了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对商花5号主要经济性状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商花5号适宜播期在5月5日至6月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6.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4.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单粒播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合理的单粒播种模式,采取裂区设计,研究单、双粒播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粒播种单株生产力和单株结果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饱果率和出仁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双粒播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密度间花生荚果产量差异显著,单、双粒播种均在22.5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 991.5、6 758.4 kg/hm2,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商花4号单粒播种+22.50万穴/hm2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最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产早熟优质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商花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花5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以豫花9414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育成的高产、抗病、早熟、优质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09-2010年河南省珍珠豆型优质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5号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为4 526.10、3 379.50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2009年为豫花14号,2010年为远杂9102)增产10.41%、9.80%;2011年生产试验的荚果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为4 261.05、3 178,50 kg/hm2,比对照品种远杂9102增产8.13%、6.96%.品质优,抗病性强,稳产性和适应性好.该品种于2012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2003,证书编号:2012040),适于河南各地春、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一、花生高产关键点的控制(一)选种1.时间。春花生4月上中旬选种,夏花生6月上中旬选种。2.选择品种。目前,孟州市广泛种植的主要有豫花22号、豫花23号、远杂6号、远杂9102、远杂9307、中花16、商花5号等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质花生品种。(二)选地选择结实层疏松易碎且土壤pH值在6.5~7.5的中性沙壤土,选用上茬为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地块,花生种植不能重茬或直接与豆科作物连作。(三)晒种,拌种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对播期、密度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对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5日前播种,密度不低于16.5万穴/hm2,远杂9102都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花生起垄种植的最佳种植密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种植密度(15.0万、16.5万、18.0万、19.5万、21.0万穴/hm~2)处理,研究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1.0万穴/hm~2处理产量最高,为5 225.8 kg/hm~2,其次为19.5万穴/hm~2的处理,产量为5 192.8 kg/hm~2;种植密度超过一定密度(19.5万穴/hm~2)后,增产效果不显著。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籽仁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针对豫南地区主栽花生品种远杂9102,起垄种植的适宜密度为19.5万~21.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0.
马芳芳 《河南农业》2016,(19):47-48
正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供试品种14个,分别是远杂9102、豫花22、豫花23、豫花9326、豫花9719、商花5号、商花6号、漯花4087、秋乐177、濮花28、濮东花1号、濮花9519、白沙1016、豫花15,以白沙1016为对照。(二)试验设计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0m、小区宽4m,小区面积40m~2,区组两端各设置保护区1个,重复间及试验四周留走道1m,走道外设保护行。种植密度根据育种单位提供种植密度种植,即远杂9102、白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砂姜黑土上研究不同品种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差异,为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花生干物质的阶段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施肥能增加花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干物质的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其中,饱果成熟期,远杂9102的最大,分别为3 347.3 kg/hm~2和152.1 kg/(hm~2·d),花针后期,豫花22的最大,分别为4 285.8 kg/hm~2和194.8 kg/(hm2·d);花生氮磷钾阶段积累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远杂9102和远杂6的氮磷积累速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豫花22的钾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每形成100 kg荚果,远杂9102平均需求的氮(N)最小,为4.595 kg,远杂6平均需求的磷(P2O5)、钾(P2O5)最小,分别为1.133、1.880 kg,远杂6、远杂9102、豫花22平均需求的氮(N)、磷(P2O5)、钾(P2O5)最大,分别为4.895、1.158、1.937 kg;与氮养分相比,远杂9102需求的平均磷养分比例最大,豫花22需求的平均钾养分比例最大,远杂6需求的平均磷、钾养分比例的最小。在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2O 150 kg/hm~2的施用量下,每形成100 kg荚果,远杂9102是需求氮、磷量小的品种,远杂6是需求氮、磷量大而钾需求小的品种,豫花22是钾需求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花10号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密度为18.0万穴/hm~2和21.0万穴/hm~2时,单株生产力高,单株结果数多,饱满度较高,单位面积结果数多,因而产量最高。由试验数据结合趋势图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20.40万穴/hm~2,产量为2 899.35 kg/hm~2,较双粒穴播对照节种32.0%、增产7.38%。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在优化氮磷钾施用量下豫南花生产区不同花生品种间氮磷钾钙硫积累及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豫花40的氮(N)、磷(P)、钾(K)、硫(S)养分积累量最大,分别为386.0、36.8、127.2、26.1 kg/hm~2;中花24的钙(Ca)养分积累量最大,为60.3 kg/hm~2;远杂9307的饱果数最多;远杂9307的饱果重最大;商花5号的出仁率最大;豫花40的荚果产量最高;豫花40的粗脂肪含量和粗脂肪产量最大;中花24的油酸含量最高,为78.8%;豫花23的亚油酸含量最高;豫花22的棕榈酸含量最高;商花5号的硬脂酸、花生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 ~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商花511是商丘市林科学院以豫花15号为母本,商研965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抗网斑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2~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5 906.19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149.3 kg/hm~2;在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6 036.4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309.50kg/hm~2。商花511粗脂肪含量为56.62%,油酸含量44.9%,亚油酸含量33.4%,油亚比1.34;高抗花生网斑病,中抗花生叶斑病,中抗花生病毒病,抗根腐病和颈腐病;百果重270.6 g,百仁重110.9 g,出仁率70.6%,生育期120天左右。商花511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淮河以北春播、麦垄套种、油菜茬、蒜茬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2016年通过对引进的11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以及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多重比较,以筛选出各性状较优的油菜品种华协1号。2017年用华协1号进行密度试验,共设置4个密度处理(23.82万、29.25万、33.75万、43.65万穴/hm~2),筛选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华协1号产量为3 776.7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47%,华协1号与对照品种青杂5号成熟日期相同,且丰产性、稳定性较强,故华协1号为最优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品种的播种密度为33.75万穴/hm~2(67.5万株/hm~2)时,油菜产量较对照青杂5号29.25万穴/hm~2有大幅度提高,产量可达3 784.5 kg/hm~2。故在该地区华协1号播种密度为33.75万穴/hm~2时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选用高油高产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高油花生品种籽仁的含油率高于其他品种,目前,我国高油花生品种油分含量指标为55%以上,已经通过审定(或鉴定)的高油花生品种有冀花4号、中花5号、豫花15号和远杂9102等新品种,其中,冀花4号、豫花15号和远杂9102适合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面积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生产中推广的花生品种白沙1016、远杂9102、豫花7号和豫花15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花生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参试品种的主茎高度、侧枝长、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降低,其中远杂9102主茎高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073 cm、1.24g;产量和经济系数在4个参试品...  相似文献   

19.
以花生小粒型品种阜花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单粒密度(XS1:16. 0万穴/hm~2、XS2:19. 5万穴/hm~2、XS3:25. 0万穴/hm~2、XS4:33. 3万穴/hm~2、)与传统双粒穴播(XS-CK:16. 0万穴/hm~2)对花生茎叶干物质量积累、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苗后110 d时XS1至XS4叶重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XS-CK增加41. 4%、13. 4%、9. 6%、2. 3%;所有单粒播种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出苗后60 d后,均显著高于对照,XS3的胞间CO_2浓度在各个时期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从产量结果来看,XS3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2. 0%,增产效果显著,该试验条件下是阜花22号适宜的单粒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20.
以远杂9307、远杂9102、豫花9936、远杂0005、豫花9803 5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在人工干旱和正常条件下研究5个花生品种的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远杂9307抗旱系数最高,豫花9936、豫花9803次之,远杂0005、远杂9102抗旱系数较低。在干旱条件下,远杂9307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MDA含量最低;远杂9102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最低,MDA含量最高。综合评价,远杂9307抗旱性最好,豫花9936、豫花9803抗旱性一般,远杂0005、远杂9102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