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综合防治苦瓜枯萎病,本研究在温室采用不同用量熏蒸剂对苦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进行防治试验并测定对苦瓜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在田间用适量的熏蒸剂与生物有机肥协作防治苦瓜枯萎病并检测对土壤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隆和石灰氮用量分别选择45~60 g/m2和60~120g/m2可以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在田间棉隆和石灰氮对苦瓜枯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棉隆45 g/m2与生物有机肥10 g/株协作防治效果高达70.85%。棉隆与生物有机肥协作对苦瓜根区脲酶活性先抑制后激活,对蔗糖酶活性先激活后抑制,而提高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整个生长期内石灰氮与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对蔗糖酶活性先激活后抑制。棉隆与生物有机肥结合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和促进苦瓜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甘肃省白银市日光温室茄子种植区连作现象普遍,连作障碍严重的现状,比较分析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区系、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设置6个处理:对照(CK)、石灰氮熏蒸(SFS)、威百亩熏蒸(SFW)、微生物有机肥处理(BF)、威百亩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W+BF)、石灰氮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S+BF),测定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等土壤酶的酶活性.【结果】土壤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的联用(SFW+BF和SFS+BF)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影响显著,茄子生长发育后期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减少,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比值(B/F)增大.其中以SFS+BF与SFW+BF作用效果最显著,盛果期细菌数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92.25%和89.30%,真菌数量较CK分别减少62.37%和61.17%.SFW+BF和SFS+BF处理还显著提高了连作茄子土壤脲酶和磷酸酶以及生长后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蔗糖酶活性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土壤熏蒸+微生物有机肥"联用可使土壤微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善,缓解设施茄子连作障碍,且"石灰氮熏蒸+微生物有机肥"的联用效果优于"威百亩熏蒸+微生物有机肥"的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 kg/ha)、N2(172.50 kg/ha)和N3(207.00 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处理对桑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kg/ha)、N2(172.50kg/ha)和N3(207.00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增温和生物炭添加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生物炭添加对农田土酶活性的影响,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增温和添加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OTC使平均气温增加了0.96℃,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而生物炭的添加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单独增温处理提高了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却抑制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炭对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但当增温和生物炭共同作用下,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都随着生物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环境因子中p 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速效氮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p H对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的影响显著。【结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添加生物炭通过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而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仅NPK处理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MNPK处理最为显著。长期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正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是促进黄潮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蓬勃  韩树 《河南农业》2016,(12):39-40
研究玉米-小麦轮作体系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小麦生育季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增加,玉米收获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并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小麦季碱性磷酸酶影响不显著。生物炭施用量为80t·hm~(-2)时,能够显著提高微生物种群数量且达到最高。施用生物炭能够增加微生物碳氮量,并减少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波动。  相似文献   

8.
转 Bt+CpTI基因棉因其具有强有效的杀虫性能,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种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转基因双抗虫棉sGK321和亲本同源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了不同生育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转双价基因棉与其非转基因棉亲本在大田条件下种植13年后,根围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变化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双价棉与常规棉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变化趋势一致。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同一时期均无显著差异;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土壤真菌数量在一些时期差异明显,转双价棉脲酶苗期、碱性磷酸酶苗期和蕾期,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花铃期低于常规棉,土壤过氧化氢酶苗期、碱性磷酸酶花铃期高于同源常规棉。聚类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生育期的影响,而转双价 Bt+CpTI种植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选用24个河南中部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旨在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利用土壤酶活性推测土壤的肥力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相关均达到极显著状态。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25。蔗糖酶和有机质、全钾之间相关均达到极显著状态,但和全氮、全磷相关不显著。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极显著状态,其中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14。由此建立起相应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有机肥与不同用量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中4种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单施有机肥(T1)最高。3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随化肥用量的增加,微生物量碳和4种酶活性呈降低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本试验条件下,以T2处理即1 kg土壤中M-N-P_2O_5-K_2O用量为33.333 g-0.133 g-0.071 1 g-0.169 g的番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肥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和水分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和土壤酶活性的短期变化规律,设置了不施肥(CK)、化肥(F)、有机肥(M)和有机肥+化肥(FM)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和2种水分状况(田间持水量的70%和90%)的室内培养试验,对不同时间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整个培养过程处于一种波动变化。与CK相比,M和FM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单施化肥降低这些酶的活性。培养前期,M和FM处理降低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后期提高其活性;单施化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与田间持水量为70%相比,过高的田间持水量会显著抑制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Ulmus pumila)中龄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中龄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中龄林、群众杨(Populus popularis)中龄林、杨树(Populus×liaoning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白榆(Ulmus pumila)幼龄林、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幼龄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以期为渤海泥质海岸土壤改良和防护林科学营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内,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低、夏季高的倒"V"字型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高、夏季低的"V"字型变化,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夏秋连续升高的直线型变化。不同防护林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对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群众杨中龄林、杨树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幼龄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灌草地,分别降低了29.89%,46.81%,64.25%,38.56%。渤海泥质海岸防护林显著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某连作10年的桃园,使用生物熏蒸和化学熏蒸方式对桃园土壤进行消毒,其中,生物熏蒸分别以茭白秸秆、鸡粪砻糠为材料,化学熏蒸以棉隆为材料,于旺盛生长季,测定处理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不同熏蒸消毒方式对桃园连作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熏蒸显著(P<0.05)降低了镰孢菌属(Fusarium)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并显著(P<0.05)降低了真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而生物熏蒸则显著(P<0.05)提升了镰孢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P<0.05)降低了真菌、细菌的多样性和细菌丰富度、真菌均匀度。此外,2种生物熏蒸显著(P<0.05)提高了青霉属(Penicillium)、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类的相对丰度,而化学熏蒸对沙蜥属(Saitozyma)、毛壳菌属等有益真菌存在显著(P<0.05)抑制作用。生物熏蒸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茭白秸秆熏蒸还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鸡粪砻糠熏蒸却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化学熏蒸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茭白秸秆熏蒸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显著(P<0.05)提高,且缓解了土壤酸化;鸡粪砻糠处理后,土壤交换性镁、钙含量显著(P<0.05)升高;棉隆熏蒸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显著(P<0.05)下降。综上,适当的生物熏蒸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化学熏蒸有利于抑制土壤有害菌生长,但不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发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累。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半干旱地区草甸土玉米栽培过程中生物炭的最佳施用量,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 t/hm~2、10 t/hm~2、20 t/hm~2、40 t/hm~2、80 t/hm~2)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作用,且均与施炭量成正相关。但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生物炭施用量80 t/hm~2时最显著。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均表现为施炭量80 t/hm~2促进作用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均有促进作用,10 t/hm~2、20 t/hm~2、40 t/hm~2、80 t/hm~2处理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6%、9.97%、28.53%、42.13%。因此,生物炭的施用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促进了产量形成,在0~80 t/hm~2的施用范围内,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其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二甲戊灵对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棉田土壤施用二甲戊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棉田土壤施用二甲戊灵0、2 700、4 050、5 400 g·hm~(-2),分析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深度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施用二甲戊灵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被抑制,处理40 d后,5~10 cm土壤层碱性磷酸酶活性被抑制作用最强,二甲戊灵2 700、4 050、5 400g·hm~(-2)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79%、90.77%、87.43%;脲酶活性总体表现激活趋势;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随二甲戊灵浓度增高而增强,表层土壤酶活性较10~20 cm深层土壤激活作用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0~10 cm土壤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结论】棉田土壤经二甲戊灵处理后,表现为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激活效应;但二甲戊灵会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有效磷素,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营养失衡。  相似文献   

16.
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对土壤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尿素与生物质炭混合穴施条件下,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单施尿素(N_(120)、N_(180)、N_(240))、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N_(120)B、N_(180)B、N_(240)B)处理,施氮量分别为240 kg·hm~(-2)(N_(240))、180 kg·hm~(-2)(N_(180))、120 kg·hm~(-2)(N_(120))和不施氮(CK),生物质炭施用量为10 t·hm~(-2)。测定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碱解氮的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研究表明,第5 d尿素穴施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是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处理的4.5~8.2、2.0~3.0、2.55~5.81、3.13~4.46倍,第10 d尿素穴施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是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处理的24.5~58.9、1.21~1.37、2.99~3.82、1.34~1.48倍,第15 d各处理间土壤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第5 d和第10 d,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尿素穴施处理,但在第15 d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第5 d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是尿素穴施处理的1.80~2.55、1.07~1.77、1.18~1.22倍,第10 d尿素混合生物质炭N_(180)B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N_(240)B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混合生物质炭处理的蔗糖酶活性是单施尿素处理的2.35~2.37倍。因此,生物质炭促进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吸附土壤中的NH_4~+和NO_3~-,赋予土壤氮素缓慢释放特性,尿素混合生物质炭穴施可以促进土壤酶活性,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氮素流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大棚番茄连续定位套蒜第3年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套作青蒜3个处理,定期采集土样并分析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套蒜可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3个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与单作番茄相比,连续3年套蒜能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4种酶的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套作大蒜>套作青蒜>单作番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和青蒜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较单作番茄土壤更显著。【结论】大棚番茄套蒜是丰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有效措施,连续3年定位套蒜可以改善大棚番茄连作带来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少、土壤酶活性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定位培肥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田间有机无机肥料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研究了旱地栗钙土土壤酶活性和肥力因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与无机肥料配施可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其效果好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有机与无机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的速氮、速磷、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其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经相关分析表明,春小麦产量与三种土壤酶活性、土壤全氮和速氮与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全磷和速磷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对提高高寒半干旱区土壤肥力及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衡水市侯刘马村不同种植年限的桃园作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了1年龄、 3年龄、 5年龄、 7年龄桃园0~10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质含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有逐渐降低趋势,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脲酶、磷酸酶以及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20~10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明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受种植年限影响不大。7年龄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多数酶活性出现下降趋势,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氯化苦、棉隆以及威百亩3种土壤熏蒸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10%阿维菌素·噻唑膦水乳剂为对照药剂,开展了3种熏蒸剂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99.5%氯化苦液剂用量为300~450 kg/hm~2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82.89%~91.07%;98%棉隆微粒剂用量为300~450 kg/hm~2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87.96%~97.48%;42%威百亩水剂用量为375~525 kg/hm~2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89.18%~96.64%,各处理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均呈现升高的趋势。3种熏蒸剂土壤消毒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