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作战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自19世纪末以来,人类就进入了以自然资本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时代,自然资本危机具有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等特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文化是自然资本危机的根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加强和完善政府建设和树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观念,才能保证自然资本持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规律,是对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在人和自然关系认识上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大飞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宝贵智慧。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但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来一直在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贯穿到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因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同样,那种"唯生态主义"的观点也是片面、必须注意克服的。当然,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把保护和修复自然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要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投有良好的生态,就不会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和谐美好的社会.而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道家养生:顺应自然的调理最智慧 从道家观念讲,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按照道家观点,世界上有四样东西为"大",天大,地大,人大,道也大。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是指人要以大地为法则。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来一直在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想认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出发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人类必须确定正确的大自然观,全方位探讨自然的价值.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园林中,诗情画意不是形容词,而是可以捉摸、真切体验到的一种"意会",它源于造园的理念、意境、表现形式和手法.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时空结合、虚实结合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任意索取、宰割,造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沙尘暴、水灾、地震、干旱、泥石流等接踵而来。人类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开始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     
<正>生态道德的内涵生态道德是指:人类的道德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协调人们对于代内和代际关系的责任和义务,在道德行为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体系。生态道德是一种大爱,是一种"爱的循环:由人间的亲情延伸向对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密不可分。深刻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牟求长远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被称作“天人关系”,并且为历来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正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规律和目标。这是它的本体论的解说。古代社会人臣服于自然,现代社会人统治自然。这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常状态。它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不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和谐"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自然本性。人与自然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目标,反对"自然与历史的对立",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  相似文献   

15.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是中国在总结世界国家公园发展历史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以大熊猫、东北虎豹等旗舰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建立物种类型国家公园,以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地理单元为标志建立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公园,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建立世界第三极国家公园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类型国家公园应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中国人口与生态环境分布的基本特点和世界国家公园建立的基本内涵,但需要考虑原居民、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权属、产业、社会协调发展等因素,策略上要立足国情、合理布局,坚持标准、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绿色发展,满足当代、惠及子孙,推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类型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真正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宗旨。在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设计方法教学中,关注"天",带领学生走进场地、感受场地、了解自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关注"人",观察使用者的结构组成、行为习惯,调查其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探寻,并且从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校正自己的方向。农耕文明时期,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人类的活动尚在自然的承受范围之内;工业文明时代来临,人类开始利用自然并征服改造自然,过度的物质生产使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迫使人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报告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此同时,报告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了实现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为党执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