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揭示风电场的参数变化对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的影响。首先应用延拓算法,以风电场无功功率为控制参数,进行了单参数电压稳定性分岔分析。然后在单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有功功率作为第2个控制参数,进行了双参数分岔边界的确定和双参数制约性分析。最后对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Hopf分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场吸收的无功功率限制了风电场有功功率的输出,SVC可以延迟Hopf分岔,提高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域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风电场对草原植被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属性,本文以辉腾锡勒草原风电场为例,通过植被样地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风电场的建设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场的建设降低了风电场内的植被生长各指标,相对于风电场外,风电场内的植被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植被株高均减少。相对于风电场外,风电场内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均减少。且风电场的建设对五花(杂草类)草甸的植被和土壤的上述消极影响比典型草原小。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中大坝是十分常见的工程项目,对坝址必须要进行高质量的地质勘察。地质情况决定大坝地基的稳定与否,对于大坝的稳定性及平稳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坝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希望在工程建设中对坝址的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贺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39-3042
从候鸟分布区域来看,鄱阳湖区的候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的吉山—松门山以南的区域,而鄱阳湖区风电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北部水域两侧的湖岸、湖滩。规划中的风电场和现有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其中皂湖湖滩风电场、老爷庙湖滩风电场和军山湖湖滩风电场场址的建设将直接影响鄱阳湖的生态湿地187 km2,直接减少了一定数量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场所。风机运行将直接影响鸟类在风电场范围内的飞行,存在鸟类碰撞叶片而伤亡的风险。鄱阳湖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内蒙古地区2个风电场内6个测风塔18个测风高度完整一年的测风数据及该地区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资料,采用风电场内一个参考塔的测量结果,通过WT推导风电场内目标塔的结果,比较推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结果表明:ST在该文2个风电场的推算结果基本能够反映该风场风能资源的变化情况,在A#风电场各测风高度推算值的月平均风速与实测值的月平均风速相对误差较小,在B#风电场中相对误差较大;从线性关系分析,无论是风速还是风功率密度,A#风电场的推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优于B#风电场;WT对风电场无测风点风速的推算结果可作为无测风记录区风能资源初步评估的辅助资料,但仅以此推算结果作为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的依据还存在欠缺。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大型风电场并网后带来的诸多电能质量问题,在综合分析了风电场电能质量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和MATLAB的风电场电能质量模拟监测系统,对风电场的电网电压波动、闪变、电压偏差、频率、谐波、三相不平衡度进行监测。使用LabVIEW Simulation Interface Toolkit与MAT—LAB/Simulink的结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来环境的破坏,频繁发生的风沙现象导致内蒙古风电场的风机叶片严重受损,基于PLC和触摸屏的组合控制系统设计了一套能够真实模拟风电场环境参数的气流喷射冲蚀设备。主要内容包括该设备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详细阐述了PLC软件编程、触摸屏界面设计以及设备运行等内容。实际应用表明,该设备能够实现风速和含沙量两个环境参数的定量控制与监测,且运行稳定可靠,对风力机叶片的冲蚀磨损研究具有较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辉腾锡勒风电场为例,以辉腾锡勒风电场1995年和1999年的ETM遥感影像(多光谱分辨率为30m;全色分辨率为15m)以及2005年和2010年的SPOT5遥感影像(多光谱分辨率为10m;全色分辨率为2.5m)为基础,利用ENVI、MAPGIS等遥感信息软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各年份风电场风机数量、面积进行分析,归纳风电场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为风电场建设和该地区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较短,但对原地貌扰动强度很大,且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水土流失呈现点线面侵蚀并存、水蚀与风蚀共存的特点。文章以河南省洛阳樊村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豫西丘陵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结合,有效地防治了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山地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具有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危害大等特点。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县杨树湾风力发电项目为例,通过布设表土保护、边坡防护、截排水设计以及植被恢复等防护措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环保型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体系,合理有效地缓解了山地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也为山地风电场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酒泉市河西走廊的已建或在建的典型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对风电场建设不同时段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特征。并提出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风电场规划阶段,测风塔位置的选择是否合理、测风数据完整度等因素直接影响风电项目可研阶段风电场产能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关系到风电场建成投运后整体效益。合理的测风塔位置选址和正确的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是风电项目前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比2012年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风电场以及卓资县的风速的变化情况,探讨风机的建设对风速的影响,通过初步的分析研究发现得出以下的结论:(1)在风电场的影响范围内,风电场对风速有减缓的作用。通过风电场区域后,风速的减缓趋势明显,且相对的变化幅度也会减小了。(2)察右中旗的风速较大,但是风速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风电场区域内的风速相对较小,变化的幅度相对中旗较小,风速比较稳定,而卓资县的风速主要集中在3m/s以下,风速的变化幅度很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就康平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介绍了风电场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沙金台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和综合效益,并对该风电场的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较大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风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风力发电已形成一个重要的新兴能源产业,风电机组单击容量和风电场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场安全高效运行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损坏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电气系统、风轮叶片、控制系统、传感器;本文最后对风电场机组叶片、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畜禽饲料的需求也逐渐变高,玉米作为畜禽饲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高能量、易吸收、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受到重视。也正因此,玉米的产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土壤的勘察到品种的选择、再到种植与栽培等都是重要步骤,其中土壤的勘察与品种的选择是其中最先行的步骤,而优良玉米品种的选择是玉米高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河流管道穿越工程地质勘察是管道线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其勘察方案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勘察质量与勘察费用。通过两个大中型河流工程地质勘察实例,对如何灵活运用有关勘察规范及规程、正确选择勘察方案进行了论述。指出,应通过收集资料和场地调查,对具体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整体的科学的初步认识和推断,由此制定出既能获得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全部可靠勘察成果,又能减少钻探工作量,节约勘察费用,缩短勘察时间的勘察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辉腾锡勒风电场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已经建设投产风电机组36100kW(共61台)。为了了解风电场的建设对其周围生态的影响,1999年6月4~7日重点对辉腾锡勒风电场周围生态环境、鸟类分布情况做了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19.
风速预测对风电场和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的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风速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地减轻或避免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风电场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因此预测方法得到广泛地发展。本文重点分析随机时间序列法、工神经网络法、卡尔曼滤波法、模糊逻辑法、小波分析法、空间相关法等几种基本方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鄂东气田保德区块产能建设工程已建成输气管道397 km,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复杂,且管道材质轻、管径小,使其沿线的勘察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成为管道线路勘察的新挑战。从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勘察手段、勘察要点等多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对管道设计、施工影响较大的工程地质问题,从而对黄土地区煤层气管道线路工程的勘察进行全面的技术总结,以期为以后同类线路勘察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