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农业》2013,(22):35-35
异丙隆、炔草酯、唑啉草酯、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唑啉·炔草酯、阔世玛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黑麦草都有较好的防效.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异丙隆应在杂草3叶期之前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禾本科及阔叶杂草除草剂混配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问题,选用甲基二磺隆等4种常用的禾本科除草剂及唑草酮等4种阔叶除草剂分别组合,在西安市高陵区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除草剂分别混配后在冬前平均气温10℃以上时施用均对冬小麦正常生长无影响。其中"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唑啉﹒炔草酯"、"双氟磺草胺+炔草酯"这三种混配组合对以节节麦、猪殃殃、麦家公、多花黑麦草、播娘蒿为优势杂草的麦田总体防效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侵入麦田恶性杂草鬼蜡烛(Phleum paniculatum)的适宜田间防除药剂。[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鬼蜡烛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小麦田常用土壤处理剂吡氟酰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对鬼蜡烛毒力效果显著,ED90值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茎叶处理除草剂啶磺草胺、炔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和氟唑磺隆对鬼蜡烛毒力较好,ED90值亦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甲基二磺隆和精唑禾草灵对鬼蜡烛毒力较差,ED90值分别是各自推荐剂量的2倍和3.5倍。非小麦田除草剂二甲戊灵、乙草胺、甲氧咪草烟、敌草隆、乙氧氟草醚、氨唑草酮对鬼蜡烛毒力较好,ED90值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二甲戊灵和氨唑草酮对小麦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49和2.47,一定剂量下对小麦安全。[结论]鬼蜡烛对麦田常用除草剂吡氟酰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啶磺草胺、炔草酯、三甲苯草酮和氟唑磺隆仍比较敏感,在各自推荐剂量下均能有效防除鬼蜡烛,但对精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麦田科学用药,探究常用茎叶除草剂对江苏沿海地区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整理了用于麦田禾本科杂草茎叶化除的登记性除草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究11个除草剂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炔草酯在登记用量内单独使用株防效只有17.98%,异丙隆提高25%登记用量株防效为63.17%,炔草酯与异丙隆混用和复配在不同剂量下的株防效为55.58%~89.99%,啶磺草胺与炔草酯混用的株防效为56.68%,甲基二磺隆与异丙隆混用的株防效为63.7%,唑啉草酯登记用量下株防效只有47.38%,但鲜重防效为80.46%,环吡氟草酮作为新型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可达99.05%。由此得出,除草剂需进行复配使用增加防效延缓抗性,加大推广环吡氟草酮等高效低抗新型除草剂,同时对陈旧除草剂登记信息进行更新以更好地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5.
植保问答     
问:小麦田除草,能将甲基二磺隆、炔草酯、氟唑磺隆和2甲4氯混用吗?答:2甲4氯可以和氟唑磺隆混用;不宜和炔草酯混用,二者有拮抗作用,混用会降低炔草酯的药效,而且容易对麦苗造成药害;也不宜和甲基二磺隆混用。2甲4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激素型除草剂,禾本科植物幼苗期对其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后敏感性又上升,适用于水稻、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市场销售的不同禾本科除草剂及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除草剂对麦田节节麦防除效果,选用6个厂家生产的30 g/L甲基二磺隆、5%唑啉·炔草酯乳油、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4种除草剂,在西安市高陵区进行麦田节节麦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节节麦最佳防除药剂仍为30 g/L甲基二磺隆,供试的3个不同厂家产品防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株防效达94.08%,鲜重防效达95.74%,与5%唑啉·炔草酯乳油等其他3种除草剂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的高效防治药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了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混用的联合效应。室内盆栽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按照1∶1、1∶2、1∶3、1∶4、1∶6比例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37.37、189.10、287.08、259.37、101.80,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比例为1∶2~1∶4混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甲基二磺隆与1、2、4、8倍的唑啉草酯混用对节节麦活性分别是甲基二磺隆单用的1.50、1.76、3.66、5.65倍。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1∶4混用,使用剂量为(30+120)、(60+240)、(120+480)g/hm2时对小麦鲜质量抑制率为10.28%~34.43%,添加安全剂吡唑解草酯能够将小麦药害缓解至与对照(喷施清水)相当。田间小区试验表明,3%甲基二磺隆OD 18 g/hm2+5%唑啉草酯EC 45~67.5 g/hm2混用对节节麦的防效为89.28%~91.83%,高于3%甲基二磺隆OD 18 g/hm2  相似文献   

8.
以兴化市钓鱼镇省长示范方麦田采集的日本看麦娘种子与笔者保存的敏感型日本看麦娘为材料,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与大田除草剂配方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对ALS类除草剂——啶磺草胺与甲基二磺隆、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炔草酯和精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情况,并筛选出可有效治理麦田杂草的除草剂配方。结果表明,采集的日本看麦娘种群对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炔草酯和精唑禾草灵产生了中等水平抗药性,抗性指数分别为6.00和5.17,但该种群未对供试的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田间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配方处理中,7.5%啶磺草胺141 g/hm~2+40%唑草酮30 g/hm~2混用能够有效防除日本看麦娘,药后60 d的株防效和干质量防效分别为91.6%、93.9%。相对于不除草对照,不同处理的产量都显著提高,尤其是7.5%啶磺草胺+40%唑草酮处理,产量达到了7 210.05 kg/hm~2,与人工除草处理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背景】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是我国大陆近几年新发展蔓延的一种恶性禾本科杂草,目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有分布,且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部分种群产生抗性的机理,并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其田间防除效果,为制定小麦田大穗看麦娘防控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除草剂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除草剂唑啉草酯、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共5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并对产生抗性的种群进行靶标基因检测,同时分别在冬前和冬后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除效果。【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种群8(JN2)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明显抗性,相对抗性指数分别达到47.32、15.97,靶标基因检测显示,该种群内植株ALS基因编码的第197位点氨基酸发生由脯氨酸(CCC)到苏氨酸(ACC)的突变;所有种群对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均表现敏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冬前使用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优于冬后使用除草剂的效果,冬前唑啉草酯对大穗看麦娘鲜重防效为98.6%,而冬后处理为89.1%;冬前使用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对大穗看麦娘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72.2%—89.3%,冬后使用则为68.6%—83.2%;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对大穗看麦娘均表现出很好的防除效果,冬前使用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6.2%以上,冬后使用在82.6%—92.2%。【结论】供试的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中,发现1个种群对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产生较高抗性,但未发现对唑啉草酯等产生抗性的种群,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高兴祥  李健  张悦丽  李美  房锋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7):3518-3526
【背景】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是我国大陆近几年新发展蔓延的一种恶性禾本科杂草,目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有分布,且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部分种群产生抗性的机理,并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其田间防除效果,为制定小麦田大穗看麦娘防控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除草剂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除草剂唑啉草酯、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共5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并对产生抗性的种群进行靶标基因检测,同时分别在冬前和冬后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除效果。【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种群8(JN2)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明显抗性,相对抗性指数分别达到47.32、15.97,靶标基因检测显示,该种群内植株ALS基因编码的第197位点氨基酸发生由脯氨酸(CCC)到苏氨酸(ACC)的突变;所有种群对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均表现敏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冬前使用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优于冬后使用除草剂的效果,冬前唑啉草酯对大穗看麦娘鲜重防效为98.6%,而冬后处理为89.1%;冬前使用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对大穗看麦娘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72.2%—89.3%,冬后使用则为68.6%—83.2%;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对大穗看麦娘均表现出很好的防除效果,冬前使用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6.2%以上,冬后使用在82.6%—92.2%。【结论】供试的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中,发现1个种群对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产生较高抗性,但未发现对唑啉草酯等产生抗性的种群,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河北省麦田杂草播娘蒿、雀麦、节节麦、大穗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系统测定供试杂草对9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 唑草酮、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2甲4氯钠、苯磺隆、炔草酯7种药剂,对播娘蒿的GR50值分别为0.26、0.72、1.03、1.87、3.74、7.67、177.63 g a.i./hm 2,氟唑磺隆和精噁唑禾草灵2种药剂对播娘蒿防效较低,未测得GR50值;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双氟磺草胺、苯磺隆、唑草酮、2甲4氯钠7种药剂,对雀麦的GR50值分别为1.73、3.95、16.21、17.14、132.51、221.48、4 560.31 g a.i./hm 2,其他2种药剂未测得GR50值;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2甲4氯钠3种药剂对节节麦的GR50值分别为7.02、274.29、16 601.09 g a.i./hm 2,其他6种药剂未测得GR50值;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氟唑磺隆、2甲4氯钠8种药剂对大穗看麦娘的GR50值分别为4.97、6.73、6.75、91.51、138.78、177.85、202.04、6 995.99 g a.i./hm 2,唑草酮未测得GR50值。 结论 甲基二磺隆可以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雀麦、大穗看麦娘及阔叶杂草播娘蒿,啶磺草胺可以同时防除雀麦、大穗看麦娘和播娘蒿,氟唑磺隆可以防除雀麦,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可以防除大穗看麦娘,唑草酮、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苯磺隆可以防除播娘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除草剂及其药剂组合对小麦田主要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小麦田春季除草剂提供依据,于2016年春季组织进行了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中,以50%异丙隆·啶磺草胺WP除草效果最理想,其次是5%唑啉草酯·炔草酯SL+50%苯磺·异丙隆WP。大面积建议推广50%异丙隆·啶磺草胺WP作为春季麦田杂草防除补救措施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当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麦田茎叶处理除草剂以及其搭配使用,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特在无人机施药条件下,进行了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唑啉草酯乳油、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单用,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唑啉草酯乳油分别与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搭配使用,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均能起到不同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25 kg/hm2分别与6.9%精恶唑禾草灵悬浮剂(骠马)、7.5%精恶唑禾草灵悬浮剂(金马)、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麦极)、5%唑啉草酸乳油(爱秀)、50 g/L唑啉草酯·炔草酸乳油(大能)、3%甲基二磺隆水分散粒剂(世玛)、7.5%啶草胺水分散粒剂(优先)混用,对冬小麦田硬草、罔草防除效果明显比单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防效增加,安全性相当,配方处理间除草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小麦田日本看麦娘对唑啉草酯的抗药性情况及潜在的抗药性机制,应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安徽省、江苏省多个日本看麦娘发生严重地区共19个日本看麦娘种群对唑啉草酯的抗药性水平,并选取6个高抗种群进行ACCase基因测序和GSTs活性测定,比较抗药性、敏感种群间的基因序列和GSTs活性差异,同时测定了AH-29对其他8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9个日本看麦娘种群对唑啉草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占被测总数的47.37%,抗性指数在12.70 ~ 38.77之间;种群AH-28、AH-29和JS-15的ACCase基因CT区域第1781位异亮氨酸(ATA)突变为亮氨酸(TTA),种群AH-36和JS-16第2027位色氨酸(TGG)突变为半胱氨酸(TGT),种群AH-34未发现突变;6个高抗种群体内GSTs活性经唑啉草酯处理后均明显高于同处理敏感种群AH-7;种群AH-29均对ACCase抑制剂炔草酯、烯草酮以及ALS抑制剂的甲基二磺隆和氟唑磺隆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45.32、29.54、37.53和23.04;对三甲苯草酮产生了中水平抗性,对双草醚和啶磺草胺表现低抗,但对PSII抑制剂异丙隆较为敏感。研究表明,ACCase基因突变与GSTs活性增强是导致日本看麦娘种群对唑啉草酯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茎叶处理法,在杂草2叶1心时用喷雾法处理麦田杂草,筛选陕南稻茬麦新型除草剂及禾阔除草剂混用后的除草效果,讨论除草后对小麦茎蘖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炔草酯或唑啉炔草酯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后除草效果最好,精噁唑禾草灵效果较差;与苯磺隆混用后的除草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除草剂后小麦的茎蘖数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采用Gowing法评价啶磺草胺与吡草醚混用对野燕麦、猪殃殃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啶磺草胺与吡草醚混用对野燕麦、猪殃殃的联合作用属于增效或相加作用,二者适宜配比为8∶2~2∶8.  相似文献   

18.
油菜田几种除草剂混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Gowing法对油菜田几种主要除草剂混用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胺苯磺隆与盖草能混用对田间供试五种杂草的防效表现加成或拮抗作用,总体表现为拮抗作用;(2)胺苯磺隆与拿捕净混用对供试杂草防效均有加成作用;(3)高特克和盖草能或拿捕净混用对田间供试杂草防效有加成或增效作用,总体表现均为增效作用;(4)胺苯磺隆或高特克与收乐通混用对所有杂草防效均表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花黑麦草是新传入麦田的杂草,近年来对多种麦田除草剂产生抗性,且对防治时期要求严格。为了探索防除多花黑麦草的有效药剂、用量和防除适期,以36%二氯异噁草酮悬浮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和市场上常售除草剂为试验材料,设8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封趣+苏麦隆和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处理在试验剂量下施用,对麦苗生长有轻微影响,对小麦生长中后期安全;冬前施药防除效果好。封趣40 mL/亩+苏麦隆160 g/亩兑水30 L在冬前施药防除多花黑麦草效果最好,增产效果显著,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0 mL/亩+5%唑啉草酯乳油120 mL/亩兑水30 L冬前施药防除效果也较理想,建议轮换使用,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不同施药方式和不同类型除草剂对麦田抗药性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在小麦播后苗前选用两种除草剂混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返青期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开展茎叶喷雾处理。结果显示,每667 m2用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20 g+40%砜吡草唑悬浮剂25 mL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土壤封闭处理120 d后(小麦茎叶喷雾处理前)调查总草株防效达94.35%。返青期用22%氟吡·双唑酮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双氟磺草酮·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20 mL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婆婆纳等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总草株防效最高可达98.94%,鲜质量防效最高可达99.92%,而且持效性较好。其他各处理总草防效也高,最低株防效87.51%,最低鲜质量防效97.00%,且试验药剂及使用剂量对小麦生长安全。近年来陕西省秋淋的频次加大,多数年份秋播期土壤湿度大,能够满足土壤封闭除草的条件,对出现抗药性的杂草,经试验初步提出“一封一补”的除草策略,即土壤湿度大时,播后苗前选用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土壤封闭处理,防除绝大部分杂草。小麦返青期再根据田间草相和数量确定是否补防,如果残留杂草数量达不到防治指标,建议不再化学防除,可人工拔除,实现节约成本和农药减施增效目的;如果残留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再选用靶标药剂茎叶喷雾补防。补防药剂有甲基二磺隆可防治节节麦,唑啉草酯·双氟磺草胺·氯吡氧乙酸异辛酯、 氟吡·双唑酮+双氟磺草酮·甲基二磺隆、唑草酮·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异辛酯、辛酰溴苯腈·氯氟吡氧乙酸等均可防治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