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8年,柯成昆先生接任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会长。2009年,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与厦门市园林局在忠仑公园举办了首次中国(厦门)海峡两岸盆景精品展,精品荟萃,嘉宾云集,誉满中国盆景界。2010年12月与2012年10月,厦门盆景花卉协会又单独承办了两届中国(厦门)海峡两岸盆景精品展,成功构建了海峡两岸盆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2007,(11):F0003-F0003
柯成昆先生,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盆景花卉协会副会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业余盆景创作。现有盆景精品近百盆。已有多件作品获得国际盆景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3.
<正>2022厦门国际花卉及花园园艺博览会于6月23—2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依托福建花卉园艺产业的天然地理优势,集结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卉园艺优质企业,精品荟聚。由福建省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和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闽派盆景精品展”同期举行,展出以闽派盆景技艺传承人柯成昆先生为代表的数十位闽派盆景作家的近百件盆景精品,集中展示闽派盆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技艺传承,为厦门国际花卉及花园园艺博览会增添独具地域底蕴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柯成昆成为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新一任会长,柯成昆以一个企业家独到、开阔的视野给协会工作带来不一样的机缘。柯成昆不仅是一个盆景创作大家,其亲手创作的闽派盆景走出福建,参加全国盆景大展、参加海峡两岸盆景大展都荣获最高荣誉,获得金奖众多。柯成昆还是盆景鉴赏大家,在如今盆景的收藏绝对不是仅仅要求收藏者的财力,眼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柯成昆为找寻到心仪的桩材常常驱车数千公里,马不停蹄,从全国各地披沙拣金,依靠自己独具的眼光挑选桩材,柯成昆曾多次低价买到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是著名盆景艺术家傅耐翁先生于1985年创建的民间组织,成立以来,先后举办过10届跨地市盆景展览,11次个人家庭盆景展览;自办《闽南园艺》刊物,先后有赵朴初、陈慕华、叶飞等中央领导为协会题词鼓励;1998年耐翁先生逝世后又出版《厦门盆景》专著,2001年成功举办“耐翁盆景艺术研讨会”。22年来,从协会的会员中先后走出了30多位盆景艺术家,5名杰出盆景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柯成昆先生成为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新一任会长后,给厦门盆景乃至整个福建盆景发展思路带来崭新的启迪。厦门盆景、漳州盆景、泉州盆景都是闽派盆景最重要的传承基地,以前的闽派盆景更多是停留在业余爱好的层面,未能形成精品化、高端化的理念,缺乏专业化、专业化精益求精的思维,盆景的精品意识不够,这就阻滞了闽派盆景更快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5,(11):19-19
(本刊讯)10月31日至11月2日“,2005厦门·中国盆景艺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时值厦门盆景花卉协会成立2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大师、盆景爱好者和兄弟协会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并就盆景艺术创新等问题作了学术交流。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胡乐国还分别做了松树盆景、水旱盆景的制作表演。本社总编邱祉轩应邀参加了研讨会。活动期间,厦门盆景花卉协会还举办了“2005年厦门盆景艺术展”,共展出风格各异的盆景作品400多件。2005厦门·中国盆景艺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8.
谢荣耀 《花卉》2005,(7):12-12
谈起榕树盆景,人们自然想到福建、台湾,因为两地盆景皆以榕树出名。其栽培的榕树盆景以矮壮苍老,头根发达,树身嶙岣,枝叶婆娑而著称。2004年10月在福建泉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广州盆景协会叶铭煊却敢班门弄斧,送展一盆以岭南派传统手法创作的榕树盆景《古木雄风》(照片见本期封面),而力压群雄,勇夺金牌,为岭南榕树盆景赢得殊荣。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简介柯成昆,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福建厦门人,1953年生。他少时即喜爱盆景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从事业余盆景创作。2006年,他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收藏并培育了诸多优质盆景,相继荣获国际、国内众多盆景展会大奖。2008年,他当选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会长。2009年由他提议并牵头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厦门)盆景精品展获得极大成功,被业界人士广为称赞。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刘启华2010年5月30日,由广东省盆景协会、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东莞真趣园承办的"岭南盆景创作研讨会"在真趣园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得到真趣园园主黎德坚先生的大力支持,出资承办岭南盆景创作研讨会正是为搭建一个交流技艺的平台。广东盆景协会领导及来自广东各地的盆景协会成员共6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交流岭南盆景创作技艺,探讨岭南盆景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河南省盆景协会2005年创作研讨会召开本刊讯河南省盆景协会于3月25日在郑州拙艺园举行了2005年度首次创作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盆景艺术家及盆景爱好者40余人齐聚拙艺园,对当前盆景创作思想、取材新思路、技法革新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由河南省盆景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郭振宪先生主持。郭先生指出:当前盆景创作  相似文献   

12.
<正>榕树是闽南最为常见的盆景材料,多气势恢宏,磅礴大气,展示闽南榕树扎根大地荫庇一方乡民的人文情怀。中国知名盆景收藏大家、厦门柯成昆先生对榕树盆景情怀独具,多年来收藏、创作的经典榕树盆景耳熟能详。榕树以雄浑的大树型盆景见长,这件连根过桥式榕树盆景风姿独特,别具魅力。该作品线条简洁明快,配以长100cm、最简单的青石板为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8日,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盆景分会会长刘昌广召集协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从各地奔赴武汉新洲区祁建民副会长的盆景园,观摩盆景作品,交流创作技艺,共商湖北盆景的发展大计。新洲祁建民先生长期从事盆景事业,尤其挚爱黄山松,对黄山松盆景的创作、养护有独到的技艺,并于新洲城郊自筑一园,倾其所力搜集黄山松及其它各类盆景素材,用心揣摩创作养护。盆景园内,近千盆各类盆景  相似文献   

14.
正作者简介郑永泰,1940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顾问,广东省盆景协会副会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作盆景,2000年退休后创建欣园盆景园,醉心于盆景制作。其创作理念崇尚自然,注重技法,追求意境。制作技艺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技法为基础,博采众长。选材上不论品种,不计贵贱,随缘取材,随性而作。其作品清新自然,枝法细腻,内涵丰富,视觉清爽,具有鲜明的  相似文献   

15.
<正>图1这是一件气势恢宏的下山古榕桩,历时逾二十年、经历数位闽南盆景制作大家、最终由闽南盆景技艺传承人柯成昆先生完成创作榕树盆景力作。柯成昆先生对这件作品的成型倾注了心血,多年坚持亲自打理、修剪、造型。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的榕树千姿百态,或独木成林,或古树婆娑,或伟岸挺拔,村头院落或高山峡谷都有榕树不同凡响的身姿,榕树以独具的形象成为闽南人最淳朴的乡村记忆,榕树也是闽南盆景人最痴迷的树种。本期榕树盆景是闽南榕树盆景技艺传承人柯成昆先生新近之作,高150cm,宽220cm,是一件连根丛林盆景。根盘古拙交互,虬曲相连,枝干密布成丛林树态。  相似文献   

17.
正在广袤的闽南大地,榕树扎根于丰厚的土壤,枝干擎天,根深叶茂,浓荫扎地,矗立于村头顶天立地,如庇护乡民的神灵,是最古老而极富生活气息的图腾。厦门柯成昆先生喜好榕树盆景早誉满盆景界,其收藏创作的榕树盆景经典颇多。本期赏析作品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半悬崖榕树盆景,榕树盆景多以雄伟的大树型居多。该件作品高100cm,飘长190cm,直径35cm,干身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7,(12):42-42
邱金春先生是江苏省镇江市人,经营企业之余,酷爱花木盆景,稍有闲暇,常驱车数百公里,到各地拜访盆景界朋友,交流盆景技艺,搜寻心仪的盆景桩材。十余年来,邱先生在探索盆景创作技艺,提高自身盆景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盆景协会的展览、交流活动,为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榕树多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带,枝繁叶茂,浓荫覆地,在炎热的夏季,为辛勤劳作的农人提供庇护。作为盆景材料,榕树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树种,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多有榕树,然而福建人对榕树之爱最甚,榕树几乎是闽南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图腾。闽南人对榕树盆景的创作心得颇多,厦门柯成昆先生的这件大型榕树盆景高200cm,宽230cm,盘根错节,虬曲多姿,恢宏气势,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1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