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顾树倍  李荣福 《科学养鱼》1996,(12):15-15,24
鳜鱼养殖(四)成鳜养殖目前,成鳜养殖方式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又分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主要包括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因网养殖和大水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发利用水体,又能利用鳜鱼吃掉水体中的野杂鱼...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鳜经济投喂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3年在6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82g)进行两种活饵料鱼投喂模式养殖商品鳜的对比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常规投喂模式(过量投喂法)和试验投喂模式(饱食投喂法)养殖鳜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60g和568g,饵料系数分别为5.6和3.9,成活率分别为87%和100%,用试验投喂模式养鳜,不仅生长速度与常规投喂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饵料转化效率和鳜的成活率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进传统的鳜鱼养殖模式,从种苗、水质、用药、投喂等各环节实施健康养殖技术措施,取得明显的养殖效果,摸索总结出适合本地区应用的健康养殖鳜模式。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生态学试验方法,对鳜池塘和大棚养殖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采用不同微生态制剂商品(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鳜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整个鳜养殖周期(苗种至商品鱼),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温度、溶氧、pH值与池塘养殖模式无明显区别;大棚养殖模式三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5.
大水面高标准池塘实行综合养殖是提高单产、扩大总产、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索大水面高标准池塘综合养殖的最佳放养模式和技术经济措施,2006年我们在巴彦县呈祥水产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了大水面高标准池塘综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池塘情况池塘为200亩的大水  相似文献   

6.
鳜鱼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属鲈形目,能科,鳜亚科,鳜属。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深受人民喜爱。双牌水库建成后,水域水流平缓,水质良好,小型野杂鱼、虾众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近些年来,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我们在双牌水库推广了名优水产网箱养殖,在2006年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成功的基础上,于2008年起在部分库湾探讨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从上世纪80年代突破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后,鳜鱼养殖主要以成鱼池和亲鱼池中搭养或山塘小水库套养为主,池塘主养的规模小,单产低。近几年来,随着广东鲮鱼苗的引进和大规格鳜鱼种培育技术的突破,其养殖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主养单产逐年提高,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病害逐年增加,养殖收益逐年下降。而且市场对商品鱼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如何使鳜鱼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何种养殖模式能更好地避免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广大鳜鱼养殖者和水产科技人员所关心的。从90年代起,我站对鳜…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在莆田市秀屿区北江围垦单口1960亩的池塘内开展大水面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珠、鱼、禽立体养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面,特别是大、中型水库、湖泊的淡水养殖,历来均是粗养粗放模式,单位面积产值不高,未能真正发挥该部分水面资源的生态、生产功能。2002年,我们首先在潮州市利用中型水库的库湾,开展珠、鱼、禽立体养殖试验,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2004年“珠、鱼、禽立体养殖试验”获潮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后,我们又在潮州市的金沙溪、江西省新余市的仙女湖等大水面应用该试验成果。多年来的应用,我们认为2002~2003年开展的珠、鱼、禽立体养殖试验所取得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文亮  李梅生 《内陆水产》2000,25(12):14-15
鳜鱼俗称桂花鱼、桂鱼,属鲈形目、科、鳜属。鳜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鳜鱼以活鱼为食,常被视为人工养殖的敌害,只捕不养,而天然鳜鱼数量有限,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养殖,影响了规模效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鳜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工养鳜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沅江市以解决鳜鱼种源为突破口,网箱与池塘养殖相结合,为发展鳜鱼养殖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现将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把握选种关 我国有鳜鱼 10多种,常见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个…  相似文献   

11.
小水库养殖花鲢一直是我市利用水库大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的一种主要养殖方式,而如何提高水库养殖效益,则是当地技术部门和广大养殖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自2003年以来,在松阳县关弄水库进行了小水库花鲢高效养殖模式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勤  李佳佳 《水产养殖》2009,30(12):31-31
随着克氏原螯虾市场销售的火爆,渔民养殖热情空前高涨,养殖势头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的养殖面积2009年已突破3.3×10^8m^2。目前江苏省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圩滩地养殖、稻田养殖、大水面增养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水生经济植物田养殖等。池塘养殖为主导养殖模式,其养殖技术、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两年福建省山区草鱼的大水面养殖模式(400亩以上的水库,用投料机投喂颗粒料)的不断扩大,以及100平方以上网箱养殖草鱼用投料机投喂颗粒料模式逐渐兴起,该地区草鱼养殖的产量逐年增加,养殖技术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草鱼的病害同时随之频繁化,  相似文献   

14.
齐齐哈尔金三角渔场是齐齐哈尔市最大的渔场。金三角渔场有养殖场9个,总精养面积7000亩,年产商品鱼300万千克,占齐齐哈尔市市场销售量的70%以上;鱼种100万千克。主要的养殖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鳙和鲑鳟鱼。有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威望饲料厂),所产饲料3万吨(其中水产饲料1万吨。)通过十几年的养殖摸索,我们摸索出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几种淡水鱼养殖模式。今介绍淡水鱼类养殖的四种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一、大水面以吃食鱼为主的驯化养殖我们渔场应地势建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大水面养殖塘。面积1500亩,平均水深0.9米,注排水方便。设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探讨在大水面养殖模式中影响河蟹生长的关键因素,对其他养殖水域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同一池塘内进行河蟹、龙虾、鳜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结合当地实际,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技对接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大力发展蟹、虾、鳜多品种高效生态养殖,取得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俱佳的理想效果,深受当地养殖者的欢迎。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姜希泉 《水利渔业》2006,26(6):73-74
改田筑库养殖水面2.6hm^2,按80:20养殖模式实施精养,2005年取得了总产24557kg、纯收入62423元、平均单产9445kg/hm^2、折合纯收入2.4万元/hm^2的高产量和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淡水鱼类的养殖除需掌握常规养殖技术外,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养殖模式。淡水围网养殖是将鱼类圈养在湖泊、江河、水库等天然水环境中,融入多种养殖技术的仿生态集约化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具有水体交换好、鱼病少、鱼类生长快、投资小、效益高等特点。现以苏南漏湖地区大水面围网养殖模式为例,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将主养团头鲂模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以益阳地区为例,1989年全区实行鱼猪结合养殖池塘水面10.23万亩,配养生猪8.4万头,亩平水面养猪0.82头;  相似文献   

20.
凌志勇 《内陆水产》1998,23(2):24-25
鳜鱼又称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且有补虚劳、益脾胃之功效,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水产品,历来为人们所喜食。但是,由于鳜鱼有吞食活鱼虾的习性,在天然水域增养殖中被作为凶猛性敌害鱼类加以清除限制,使其天然资源逐年减少。现将鳜鱼集约化高效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常见的鲸鱼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斑织等。从各地养殖的结果来看,翘嘴鳜比大眼鳜、斑鳜生长速度快4-8倍。因此,必须选择口裂超过眼脚位,体表灰黄、肚皮黄白色,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褐色条纹,在背鳍的第6-7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