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药佛手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佛手是芸香科柑橘类常绿小乔木,因其果实顶部仿佛人的手指形状,故名广佛手、佛手柑。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广佛手除药用外,还可提取香精,加工成佛手糖、果脯蜜饯、佛手解酒茶、佛手戒烟糖等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发展广佛手生产前景看好。广佛手的高产种植技术要点是:1选种择地农户最好选择“金边白肉”握拳状大果型广佛手良种,扦插或嫁接苗均可。嫁接苗根系发达适应性较强。广佛手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对土质要求不严,凡山区丘陵坡地、平地及高坑的水田,只要阳光充足、排水方便、能种植柑橘的地块均可…  相似文献   

2.
佛手香椽因其果实顶部仿如人的手指形状,故名佛手,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常价值。从选好基地、下足基肥、合理密植、立体间种、巧施肥、严修枝、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佛手香椽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佛手柑又称佛手、五指柑、佛拳,为芸香科柑桔屑香橼的变种,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在我国广东、福建、安徽、广西、浙江、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广泛栽培,因其果实呈掌状分裂,形状奇特,似观音手指,或握拳如如来拳头而得名,佛手的变异很多,掌状裂称“佛手’或“长佛手”,不完全分裂称“佛拳”。佛手是名贵的中药,其果实适合制成果蜜、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召开的《地理标志产品永春佛手》国家标准审查会,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陈荣冰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郭雅玲副教授等专家和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等近10人组成的审察组,表决通过了该标准,并认为该国家标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永春佛手的保护将从地方标准升格为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永春佛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了配套技术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佛手作为药食两用的优势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及应用历史,种植资源丰富,药用及食用价值高,而且极具观赏价值。笔者主要通过了解不同地区佛手的种植差异,对佛手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佛手种植情况、佛手的食用加工及产品开发情况,并指出了佛手未来发展的优势及佛手产业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佛手“产+学+研”发展模式、建立种植规范化管理机制以及推动建立佛手种植产业园区,打造佛手品牌,以期形成佛手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佛手是药食同源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经济、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社会及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对佛手的需求也在增大,佛手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本文从佛手的繁殖方法、定植、田间管理、修枝整形、花果管理、病虫害及其防治等方面综述了佛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佛手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7.
佛手栽培与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玲  杜跃强 《特产研究》2002,24(2):48-52,55
综述了国内外佛手的主要栽培品种、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佛手常见病害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我国佛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佛手开发利用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佛手凉果加工技术华南农业大学陈俊昌,李远志佛手属芸香科植物,别名佛手柑,是一种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保健型食品。佛手含有柠檬油、香味木甙和橙皮甙,气味芳香,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佛手辛酸、无毒,具有理气、化痰等功效。经临床试验,治...  相似文献   

9.
佛手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鉴别福建、广东、四川、浙江金华4种不同产地佛手果化学成分的异同,应用薄层色谱分别对其佛手醇的提取物和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己烷-乙酸乙酯(75:25)的展开系统,4种佛手醇的薄层色谱显示斑点不相一致;在苯-乙酸乙酯(9.6:0.4)的展开系统,佛手挥发油的薄层色谱显示4种佛手挥发油的成发也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向阳佛手     
正行走在向阳乡间的古道上,目下是漫山遍野黄橙橙的佛手树,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或如合掌作揖、或如兰花玉手、或如双手抱拳.彰显着优雅而神秘的气质,这里,便是向阳村的佛手基地。佛手果可以观赏,可入药,常作为祭拜用品。因其外形像佛手,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其花洁白晶莹,薄如蝉翼其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若作为盆景摆放,不仅妙趣横生且观赏周期长。向阳乡种植佛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乡里成立了佛手合作社,并创建了  相似文献   

11.
金香佛手,属柑橘(云香)科,原产江南诸省。它形如观音手指,又称“观音指果”,极具观赏价值。果实香气浓郁,可持续数月不退,独特芳香的气味,馨人心脾。占代皇宫常有摆设金香佛手的场面,特别到了唐宋以后,金香佛手成了皇宫及御花园必不可少的花卉珍品。  相似文献   

12.
<正>五指毛桃属桑科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主要以根入药,其性温平,味甘,富含补骨脂素、油酸、佛手内酯等成分,具有舒筋化湿、益气健脾等功效。五指毛桃是地道的民族中药材之一,主要生长在广西、广东、贵州、福建等地的山林中或山谷灌木丛中。近年来,随着五指毛桃自然生长地被大量开垦发展经济林,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上连年被人们过度采挖,五指毛桃野生资源存有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金秋时节,是佛手成熟收获之际,它那金黄色的果实,形似紧握拳头状或展开似手指状,既不似佳妇丽人纤纤玉手,又不似阳刚之气男人有劲之手,恰好似弥陀佛那珠圆玉润的肥手,古人称其谓“佛手”。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果、蜜萝柑、福素柑、五指柑等,为芸香料柑桔属香橼的...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佛手加工中废弃的皮渣等下脚料为原料,对佛手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超声波提取建佛手粗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料液比1∶60、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温度为60℃、提取40 min,提取率可达3.32%。当佛手粗多糖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多糖溶液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86.12%和35.87%。由此可知,建佛手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活性均不如VC。  相似文献   

15.
文章叙述了传统药食两用植物佛手在中国从宋朝到清朝的历史沿革、人工种植品种的划分和种植基地的变迁。同时通过相关文献查阅,总结了佛手栽培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佛手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笔者指出了在历史沿革中佛手、枸橼、香橼的区别和差异,认为它们实为同科同属不同种的3种植物。提出了在目前佛手主产区栽培品种之间的差异性与国家药典一致性的问题,建议在品种、产地、土壤、气候等不同条件的产区建立区域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无公害佛手茶园的规划 无公害佛手茶园生产基地需选择生态环境好,远离工业、交通和城市等污染源,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能满足佛手茶生长发育需要的地区,多选择海拔较高、植被丰富的山区。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pH值在4.5—6之间。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超过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茶园与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之间保持5公里距离,与常规农业区之间有50—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  相似文献   

17.
从佛手嫁接育苗的优点、砧木苗培育、嫁接育苗、起苗移栽等4个方面阐述佛手嫁接技术,解决佛手不耐旱的生产实际,提高佛手栽培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佛手,因其果实顶部分裂成的肉条像人的手,而佛教信徒又认为佛祖的手象征着吉祥,所以就取名"佛手",并按"佛指"的不同形状而分别取名为:径直或斜展者称为开佛手或直佛手或真佛手;闭合似拳的称为闭佛手或拳佛手或假佛手.  相似文献   

19.
<正>诗人余光中说"桃源山水秀,永春佛手香"。永春佛手茶,产于著名乌龙茶主产基地——福建省永春县,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因其叶大如掌、形似香橼柑,始种于佛寺,故称"佛手"。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别名雪梨,系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贵品种之一,其发源地是永春达埔镇狮峰村的狮峰岩寺,它的制作技艺在泉州市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然而,对于许多人,永春佛手茶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茶师们又是如何与时俱进,把它传承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佛手加工中废弃的皮渣等下脚料为原料,对佛手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超声波提取建佛手粗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料液比1:60、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温度为60℃、提取40 min,提取率可达3.32%.当佛手粗多糖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多糖溶液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86.12%和35.87%.由此可知,建佛手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活性均不如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