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上海市、济南市实地调查的1 009份消费者问卷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仅有30. 72%的受访者知道可追溯食品,主要通过网络、电视与食品标签渠道了解可追溯食品的相关信息;经情景模拟信息强化后87. 4%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有购买意愿;消费者对政府发布的猪肉追溯信息较为信任;信息源信任变量通过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进而影响购买意愿;消费比重、年龄及学历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最后提出加大对食品可追溯体系宣传的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查询可追溯信息,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任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础。以认知、透明度为前驱变量,通过江苏省南京市城市消费者实地调查的208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SEM软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信任对追溯猪肉的购买意向,探讨认知、透明度对信任的影响,以及透明度、认知、信任、购买意愿四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可追溯猪肉认知、透明度对可追溯猪肉信任具有正向显著关系,透明度、认知对购买意愿影响中信任具有传导作用,信任在透明度对购买意愿关系中起完全传导影响,信任在认知对购买意愿关系中起部分传导影响。增加消费者可追溯性信任,最终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满意,厂商也更愿意提高质量安全,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电视、食品标签、网络是人们了解可追溯食品的三种最主要渠道;购买可追溯食品的消费者不多,其中以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最多;在假设市场上的猪肉全部实施可追溯的情境下,若猪肉价格不变,大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若猪肉价格提高,较大比例的消费者表示猪肉购买量会减少;权益保障因素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外界刺激因素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政府应加强对消费者关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食品可追溯体系有助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追溯标签作为辨别是否可追溯食品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追溯标签的信任水平及其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值得特别关注。基于西安市的实地调研,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并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偏好异质性约束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可分为质量安全偏好型、高品质偏好型和廉价偏好型,在质量安全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在其他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质量安全偏好型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3.64元/kg和40.40元/kg。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可追溯猪肉宣传力度、提高可追溯体系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企业应自觉维护可追溯猪肉市场秩序、努力扩大可追溯猪肉市场份额,消费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食品追溯意识和认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祁胜媚  杜垒  蒋乃华  林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17-9320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选取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选择的12个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对扬州市消费者进行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接受宣传培训不多,广大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相关信息不甚了解,认识水平有限,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信任度较高,但实际消费有限;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职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质量安全现状的感知程度、可追溯农产品的了解程度、信任程度、是否知道市场上有售可追溯猪肉等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但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购买行为与购买意愿可能存在偏差。以江苏省688个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构建B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的购买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具有较高的购买意愿,但购买行为与意愿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可追溯试点项目认知及食品安全经历同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家庭蔬菜消费量、担心优质蔬菜质量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购买意愿;购买包装鲜菜、购菜时查看蔬菜标签、家庭收入以及家中有儿童等因素显著影响购买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扩大可追溯蔬菜项目试点范围、合理定价、完善追溯标准、耦合追溯体系与质量认证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不同因素特别是政府监管信任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济南1 009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选取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政府监管信任等因素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政府监管信任度总体不高;政府监管信任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另外,质量安全问题、年龄、户籍、学历、职业、收入水平、地区等7个变量都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政府应制定网络外卖行业标准和建立网络外卖食品可追溯体系来实现全产业链监管,增强政府监管信任,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加快网络外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卜凡  朱淀  吴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17):9475-9477
可追溯体系的引入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然而在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以山东潍坊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就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引入有较高期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仅有养殖信息及同时具有养殖和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家中有无孕妇等因素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市消费者的问卷访问调查,分析广州市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意愿,以及在广州市建立猪肉可追溯系统的实施可能性,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广州市消费者的访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有着显著的消费意愿,且城市消费者略高于农村消费者;在建立和改善广州市猪肉可追溯系统上,利用现有设备减少成本是关键,应避免实施可追溯系统带来的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显著影响对可追溯猪肉的追加支付意愿。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挽回消费者对广州市猪肉安全的信心,是推广猪肉可追溯系统的关键。在可追溯猪肉消费的普及上,循序渐进是关键,应给消费者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扬州和无锡的消费者对猪肉安全信息的搜寻行为展开调查,研究了消费者搜寻猪肉食品安全信息行为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猪肉安全信息需求强烈,但信息获取程度不高;消费者主要通过购买经验、电视和网络等渠道获取安全信息,比较信任来自政府和专业机构的信息。消费者搜寻猪肉安全信息行为主要受到性别、对猪肉安全的关注度、对猪肉质量安全评价、购买频率、对家人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及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上海12个区532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地产蔬菜的质量安全信任及对其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88.53%的消费者对自己获取的蔬菜质量安全信息持信任态度,79.88%的消费者对地产蔬菜的质量安全优于非地产蔬菜质量安全持信任态度;大多数消费者通过感官来判断蔬菜质量安全;消费者主要通过食品标签、购买场所宣传栏、电视广播这3个渠道来了解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地产蔬菜的信任程度、蔬菜消费比重、绿叶菜消费比重、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老人情况、购买成员8个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地产蔬菜购买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地产蔬菜的宣传与推介、强化地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生产、提高地产蔬菜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5.
以随机选取长沙市300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构建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以验证各个变量间的关系以及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追溯食品的市场前景与购买意愿密切相关,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消费者的认知有显著相关关系。提出了加大监控管理力度、积极推动行业建立可追溯体制、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信息供给机制、提高消费者的认知程度和维权意识等是增强消费者对可追溯性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关键,借此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建立,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上海、济南3个城市636位猪肉销售商的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猪肉销售商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的猪肉销售商参与可追溯体系的水平参差不齐,仅有28.62%的销售商所售猪肉具备可追溯能力。就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而言,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目前猪肉销售商多为中青年人,学历普遍较低,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为一般。分析发现,采购关系、销售年限、销售利润、销售业态、关注程度、惩治力度、监控力度与年龄显著(P<0.1)影响销售商的参与行为。据此提出加强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工作、给予规范实施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猪肉销售商适当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管理方应加强对猪肉销售商的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选取180个消费者样本,以可追溯牛奶为标的物进行随机n价拍卖,并运用Friedman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牛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性别、消费者居住地、可支配收入、食品安全感知、对可追溯食品的了解程度、可追溯重要性、对认证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家人和自身的健康关注度等变量都显著影响着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据此,生产商可以针对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更高效率地改进现有产品,更好地满足我国消费者对可追溯牛奶的消费需求,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牛奶产业链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5个市540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就消费者对市场中现有猪肉产品的风险感知和消费行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猪肉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5个因素中,技术支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的总影响最大,其次为产品质量和购买环境。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为不完全中介,企业应加大冷鲜柜、冷链运输、可追溯系统的投资力度,使技术支持不断升级,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同时,政府应向消费者增加食品安全信息供给,加强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从而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21-225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消费者购买进口油的风险感知、产品的区域品牌、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的影响以及参考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感知显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区域品牌及参考信息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无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对所有变量都能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偏好情况,基于北京市实地调研的400份消费者问卷数据,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重点关注的是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并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认知水平较低;但信息强化后,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又表现出较高的认可程度,只有4.75%的受访者不愿意为可追溯牛肉支付额外价格;然而,只有20.00%的受访者愿意为每千克可追溯牛肉额外多支付至少20元,参考当前北京市可追溯牛肉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还是偏低;风险感知障碍、辨别能力障碍、经济实力障碍、牛肉购买数量和年龄这些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