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浓度穴10‰雪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有显著提高,可提高水稻产量达8.0%;过高的浓度,则会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生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宝山区机插水稻秧苗生长的基质,2014年进行了水稻育秧基质不同肥土配比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肥土比为6∶4的机插水稻育秧基质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苗高和白根量,促进水稻茎秆生长,增加秧苗地上部鲜重;在大田栽培中可有效缩短水稻缓苗期、发棵快,提高分蘖成穗率,建立合理群体,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盐碱地水稻生产,特开展壳贝佳、稀土、谷聚金3种调节剂对盐碱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育秧苗期喷施谷聚金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及盘根;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喷施谷聚金有利于培育壮秧、促进秧苗返青,增加水稻分蘖2.4个,增产15.5%。说明在盐碱地水稻生产中施用谷聚金,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及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盘土及草炭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盘土及草炭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具有明显改善盐碱土的作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和草炭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显著.土壤盐碱度越大,秧苗素质越差;增加土壤中草炭比例,秧苗素质提高,但增至一定程度后,秧苗素质不再提高,甚至个别指标有下降趋势,而且盐碱度不同的土壤和不同配比的草炭对秧苗素质有很强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规模水稻秧苗运输现状的阐述,了解规模水稻秧苗运输机械配套优化的薄弱问题。根据对规模水稻秧苗从大棚到本田运输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确定规模水稻秧苗运输的主要指标为载秧容量、运输距离、时间和路线等。以目标规划理论建立水稻秧苗大棚到本田的运输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优化方案,对提高规模水稻秧苗从大棚到本田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对水稻秧苗危害较大,尤其以旱育秧发生严重。此病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水稻秧苗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及水稻产量。因此,做好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增加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酿热物抗低温育苗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利用酿热物育苗能隔凉、保温、增温、提高地温、促进秧苗快速生长,提高秧苗素质,提高抗逆效果显著;而且酿热物资源广阔,取材方便,节本增效,解决水稻育苗取土难的问题,可以变废为宝,符合发展节约型社会和环保农业的要求,该项技术是目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水稻使用水稻苗床增温剂及配套制剂,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加了苗床温度;促进分蘖,增加了平方米分蘖个数,使秧苗提早返青,加快了分蘖进程,有促进水稻提早成熟的作用;较对照平方米穗数增加了30穗,每穗实粒数提高了2.3粒,千粒重提高0.4g,增产效果较好,增产率达6.2%。  相似文献   

9.
以5mg/L烯效唑与2.5mg/L胺鲜酯复配浸种为处理,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秧苗形态建成及部分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该复配药剂对水稻的出苗率无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水稻秧苗的生育进程、茎充实度和壮苗指数,调控根系发育,有利于水稻秧苗的形态建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秧苗的光合与呼吸等生理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不同播种量(300~1 500 kg/hm~2)处理获得了不同素质的秧苗,研究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不同秧苗素质水稻高产群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较好的秧苗素质有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构建,与秧苗素质较差的处理(播种量为1 500 kg/hm~2)相比,秧苗素质较好的处理(播种量为900、600、300 kg/hm~2)产量分别提高了13.99%、15.76%和11.79%,地上部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0.68%、22.52%和23.12%,功能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了3.50%、4.55%和2.9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秧苗素质主要影响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而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温无显著影响。因此,构建适当的水稻群体,提升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提升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诚 《云南农业》2024,(2):88-89
<正>1水稻育秧技术1.1机械化育苗水稻机械育秧可大大提高播种效率,保证秧苗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育苗密度,实现科学合理育苗。合理控制苗圃环境温湿度如设置暖棚等,可减少环境因素对秧苗生长的不良影响,提高秧苗质量。此外,种植户还应选择抗病虫害等抗性较强的品种,保证幼苗健康生长,提高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机插稻秧田喷施多效唑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效中 《农技服务》2010,27(1):39-39,110
通过机插秧秧苗期喷施多效唑试验,分析了多效唑对水稻秧苗栽插成活率、植株性状、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明确其增产机理。结果表明:机插秧秧苗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能全面提高秧苗素质;明显缩短栽后缓苗期、提高成活率、促进分蘖早发;成穗数及成穗率提高,增产效果显著;水稻株高及各节长度、出叶速度及生育进程等性状无明显差异。最高用量以3 000 g/hm2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和水杨酸对水稻秧苗抗逆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以维生素和SAs复配的壮秧宝于水稻旱育一叶一心期处理秧苗,可提高秧苗抗腐霉菌的能力,秧苗发病指数明显下降,诱抗效果达到561%;提高抗低温的能力;提高抗盐渍的能力,在05mol/LNaCl溶液下,死苗率明显低于对照;改变秧苗体内的激素分布,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磷石膏为水稻秧苗床土调酸剂,研究其对水稻秧苗抗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与硫酸混合处理PG4和磷石膏处理PG2、PG3均可使秧苗床土达到适宜水稻秧苗生长的pH值;同时施入磷石膏可使水稻秧苗的抗逆性增强,其中处理PG2、PG4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育秧条件下水稻秧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营养土和有机基质两种育秧基质所育水稻秧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两种育秧方式所育水稻秧苗的植株生长受抑制,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低于非水分胁迫下的秧苗,有机基质育秧方式所育水稻秧苗降低的幅度低于营养土育秧方式所育水稻秧苗降低的幅度;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要高于非水分胁迫下的秧苗,且有机基质育秧秧苗增加的幅度低于营养土育秧秧苗增加的幅度。有机基质所育水稻秧苗比营养土所育水稻秧苗更能适应水分胁迫,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秧苗期会遇到秧苗发黄情况,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死棵,影响水稻后期产量,给种植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结合田块实际排查,正确分析水稻秧苗发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补救措施,促使秧苗正常生长,才会避免影响水稻后期产量,实现产量和经济双丰收。1水稻秧苗发黄原因1.1缺乏科学施肥知识。部分种植户在给水稻施肥时往往只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或忽略肥料配比,给水稻施肥都以碳铵、普钙为主,或偏施氮肥,或偏施碳酸氢铵、氨水等肥料,因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幼苗复合营养剂可促进水稻秧苗生长、提高秧苗抗逆性,提高秧苗素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对照增产2.3%。  相似文献   

18.
水稻推广旱育秧技术以来,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秧田培肥不当与苗期管理不到位,水稻秧苗黄苗、死苗现象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水稻壮秧的形成,成为水稻高产的一个瓶颈.我们根据几年来对水稻秧苗黄苗、死苗发生情况的系统研究,探索出了黄苗、死苗的规律和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盐碱土上使用硫酸亚铁培育水稻秧苗,明显提高秧苗体内Fe、S 的含量,随着秧苗体内Fe、S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秧苗茎叶叶绿素的含量,从而增强了秧苗本身的光合强度,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表现为秧苗的综合素质良好.  相似文献   

20.
钱素文 《农家致富》2004,(11):29-29
随着水稻秧苗播插机械日臻完善.水稻秧苗机械播插开始由试验、示范走向大面积推广应用。如何提高秧苗机械播插质量,根据近两年的实践,水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