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稻应用锐胜350FS悬浮种衣剂包衣示范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锐胜350FS悬浮种衣剂水稻包衣对种子的杀菌效果,通过调查秧苗期恶苗病的发病情况和秧苗素质,以及移栽后本田潜叶蝇的发生情况,证明了锐胜350FS悬浮种衣剂水稻包衣能改善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壮苗,并能对本田早期潜叶蝇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73.17%~89.43%,对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产6.25%~10.00%。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2011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要求,通过对早、中、晚稻田间氮磷钾的对比试验,研究潜江市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为水稻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增施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增产效果,其养分因子增产效果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早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80.67%83.67%、12.67%83.67%、12.67%18.00%、0.90%18.00%、0.90%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61.30%、17.9461.30%、17.9419.76%、10.33%19.76%、10.3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78.17%、5.65%78.17%、5.65%15.69%、5.68%15.69%、5.68%8.92%;不同类型水稻作物配方施肥下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各不相同,早稻分别为2.43、0.52、3.08kg;中稻分别为2.86、0.51、2.90kg;晚稻分别为3.77、0.74、4.34 kg。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类型、不同施肥数量及施肥方法其氮磷钾利用率不一样;氮肥利用率中稻>晚稻>早稻,磷肥利用率晚稻>中稻>早稻,钾肥利用率早稻>晚稻>中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高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单双粒谷秧苗插植对不同生育期杂交水稻组合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插植双粒谷苗比插植单粒谷苗有效穗数增加幅度5.41%19.48%,产量增加5.41%19.48%,产量增加5.41%14.35%,尤其对短生育期组合的增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孙雪梅  张芳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999-1000
通过田间药剂试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用于防治豌豆潜叶蝇,其保叶效果与杀虫效果理想,药后7、14 d防效均达98%以上,与667 m2 1.8%阿维菌素100、120 mL效果相当;药后21 d有新虫入侵,防效稍有下降,但由于豌豆荚已近饱满,新虫的入侵对鲜食豌豆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因此,在豌豆初花后667 m2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 mL,隔7 d再用药1次,能很好地控制豌豆潜叶蝇的为害,且在该剂量下对豌豆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水稻害虫有很多种,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潜叶蝇、负泥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潜叶蝇和负泥虫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本文对两种害虫如何识别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1、水稻潜叶蝇:水稻潜叶蝇,别名稻小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北方稻田苗期常见虫害.  相似文献   

6.
以一种富含钾硅钙的微孔肥为研究对象,于2012和2013年设置了不同用量微孔肥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微孔肥施用量对花生产量、秸秆和籽粒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且花生产量随微孔肥的用量增加而增加。与CK相比,ML(600 kg/hm2)、MM(900 kg/hm2)和MH(1200 kg/hm2)处理的花生产量比不施肥增加27.0%79.25%,比K0处理(施化肥)增加8.9%79.25%,比K0处理(施化肥)增加8.9%53.2%。连续2年的养分分析显示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且微孔肥的用量越高,花生秸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和钙的含量越高,在2012年,微孔肥处理的秸秆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分别比CK增加51.8%53.2%。连续2年的养分分析显示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且微孔肥的用量越高,花生秸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和钙的含量越高,在2012年,微孔肥处理的秸秆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分别比CK增加51.8%80.8%、39.6%80.8%、39.6%45.2%、174.7%45.2%、174.7%216.8%、34.5%216.8%、34.5%58.2%和16.3%58.2%和16.3%34.4%,比K0分别增加46.3%34.4%,比K0分别增加46.3%74.3%、35.2%74.3%、35.2%40.6%、34.8%40.6%、34.8%55.4%、17.5%55.4%、17.5%38.1%和10.4%38.1%和10.4%27.6%。2013年的结果与2012年基本一致。在花生籽粒中,微孔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但与K0相比,除了籽粒的磷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之外,其余养分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微孔肥是提高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植株养分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且用量越高,增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稻-麦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熟,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酸碱度,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麦杆还田应保证腐熟时间,秸杆腐熟剂用量2㎏/667㎡较适宜。全量秸秆还田腐熟时,可减少氮肥用量5%10%和钾肥用量30%10%和钾肥用量30%40%。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对鱼腥草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相比,不同用量有机肥鱼腥草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提高了81.44%160.75%和35.38%160.75%和35.38%143.04%,以处理2产量最高,处理3次之。与处理1比,各施肥处理鱼腥草株高、分枝数、地上茎直径、地上茎节间长、地下茎直径和地下茎节间长分别提高了32.4%143.04%,以处理2产量最高,处理3次之。与处理1比,各施肥处理鱼腥草株高、分枝数、地上茎直径、地上茎节间长、地下茎直径和地下茎节间长分别提高了32.4%47.9%、19.0%47.9%、19.0%54.0%、6.9%54.0%、6.9%31.0%、13.0%31.0%、13.0%44.2%、40.7%44.2%、40.7%65.8%、28.1%65.8%、28.1%51.5%。以处理2对鱼腥草生物性状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秸秆覆盖保水剂在豫东旱地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穗位叶的SOD、POD、CAT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不同处理可提高夏玉米产量11.02%23.34%,以覆盖保水剂最好,增产23.34%。  相似文献   

10.
响水县水稻精确施氮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响水县水稻精确施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精确施氮区较无氮区油泥土地区增加产量4 095.04 222.5 kg/hm2;砂土地区增加产量3 624.04 222.5 kg/hm2;砂土地区增加产量3 624.04 600.0 kg/hm2,精确施氮氮素利用率油泥土地区在32.2%4 600.0 kg/hm2,精确施氮氮素利用率油泥土地区在32.2%34.5%,砂土地区在33.9%34.5%,砂土地区在33.9%39.6%,较常规施肥油泥土地区高6.739.6%,较常规施肥油泥土地区高6.77.3个百分点,砂土地区高9.57.3个百分点,砂土地区高9.51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施氮量和灌溉方式对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发生情况的影响,对不同化学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为该区域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空育131的负泥虫和潜叶蝇发生率较高,分别为百株197头和25头,与龙粳31和龙粳39品种害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施氮量对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影响,发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浅水灌溉水稻负泥虫和潜叶蝇的发生率较正常灌溉呈显著性降低。2%阿维菌素对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25%吡虫啉对潜叶蝇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潜叶蝇田间试验表明,在水稻田插秧前2 d时,利用6000~7800 g/hm~2兑水对秧苗进行喷淋,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效达75%以上,持效期可达20 d以上。不同施药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在6 000 g/hm~2和7 800 g/hm~2的剂量与对照药剂25%噻虫嗪悬浮剂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水稻潜叶蝇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该药用于水稻潜叶蝇防治时,具有施用简便、持效期长、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北方的水稻种植中,水稻生育前期常常受到水稻潜叶蝇和水稻负泥虫的为害,致使水稻缓苗返青慢,发育不良,影响水稻的产量,因而做好这一时期害虫的防治措施是不容忽视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生长期病虫害主要包括: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潜叶蝇、粘虫、稻蝗、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现将水稻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本田缓秧至分蘖末期(5月下旬~6月中旬)主要防治水稻潜叶蝇,注意查治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水稻秧苗插秧1周内,选用稻乐丰(20%氰戊·马拉松乳油)50 ml/亩,锐劲特(2.5%氟虫氰悬浮剂)30 ml/亩防治水稻潜叶蝇。在5月底6月上旬及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盐碱地直播水稻适宜土壤改良剂,引进了市场上的6种改良剂,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季直播水稻种植,开展土壤改良剂对种植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秧苗素质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H值、土壤水溶性含盐量有显著作用,1号地最高分别降低2.76%、0.90 g·kg-1,2号地分别降低2.78%、0.58 g·kg-1。土壤改良剂对提高盐碱地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作用不明显。土壤改良剂对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水稻产量,1号地、2号地最高增产分别为11.06%、6.44%。土壤改良剂在高盐度盐碱地上的增产效果好于低盐度盐碱地,其中试验所采用的盐碱消、北京康源、红都嘉业3种土壤改良剂增产效果较好,可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趋性,本研究主要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并且分期调查诱虫板诱虫数量。结果表明,6月4日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数量最多,为16 128头;说明6月4日左右是稻田防治潜叶蝇的最佳时期,水稻潜叶蝇主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缓释肥、有机肥为试验对象,常规肥和无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中氮磷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相比,缓释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9%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2.2%和1.9%2.2%和1.9%3.5%,生育期没有差异,而有机肥处理较之延长23.5%,生育期没有差异,而有机肥处理较之延长23 d;缓释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促使肥效后移,水稻生长前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相对适中,而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处理,水稻生长后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较常规肥处理高,而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缓释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缓释肥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前期慢、后期快,至成熟期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肥处理增加3.0%3 d;缓释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促使肥效后移,水稻生长前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相对适中,而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处理,水稻生长后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较常规肥处理高,而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缓释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缓释肥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前期慢、后期快,至成熟期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肥处理增加3.0%3.7%,收获指数提高0.23.7%,收获指数提高0.2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潜叶蝇又名稻小潜叶蝇,在全国多数稻区均有发生,但以北方各省水稻产区发生较多,除危害水稻外,尚可危害水稗、风稗、冰草(碱草)及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潜叶蝇以幼虫潜食叶肉,每叶片少则有虫2-3头。多则7-8头,发生早而多时,造成稻叶枯死、腐烂,影响水稻正常生育而造成减产。以致造成稻苗大批枯死。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增施硫肥可增产8.11%12.27%,并促进结实率和百粒重的提高;花生增施硫肥可增产10.00%12.27%,并促进结实率和百粒重的提高;花生增施硫肥可增产10.00%13.75%,能促进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锌肥在水稻上的使用技术与应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张家港市塘桥镇水稻土上进行了水稻施用不同用量锌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锌含量0.42 mg/kg的状况下,水稻基施不同用量锌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尤以基施硫酸锌15.0030.00 kg/hm2效果较突出,其增产幅度为10.17%30.00 kg/hm2效果较突出,其增产幅度为10.17%14.47%,净收益提高1 830.3214.47%,净收益提高1 830.322 837.36元/hm2。硫酸锌(ZnSO4.H2O)在水稻上基施的适宜用量为15.002 837.36元/hm2。硫酸锌(ZnSO4.H2O)在水稻上基施的适宜用量为15.0030.00 kg/hm2,可将锌肥与适量细土拌匀后在耙田栽播前撒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