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本文利用陇东1968—2000年15站的春季降水、气温资料,计算了春季干湿指数,划分了春旱标准,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计算了其与500hpa高度场、赤道北太平洋海温和高原加热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龙巧娥 《甘肃农业》2005,(9):148-149
陇东为雨养农业区,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抽穗和玉米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一旦出现干旱,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减产。因此分析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建立准确的预测方法,这对党政部门指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用1968~2002年15个站点的旬降水、气温资料,计算了春季干湿指数,划分了春旱标准,分析了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预测春旱提供了科学依据。一、陇东春旱的气候特征分析1.陇东春季干湿指数的计算。春季的干旱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而且与气温也有密切关系,利用该时段的总降水量、平均气温计算干湿指数,用下式表达:Dij=…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连地区1990~2015年39个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采用墒情指标评价法作为干旱评估标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的Kring方法进行空间化,绘制大连地区春季干旱频率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地区春季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春旱具有显著的地区性。瓦房店北部、金州发生频次最高,属于春旱高发区;庄河最低,属于春旱低发区;旅顺和普兰店局部属于春旱易发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广西预防和减轻春旱灾害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961~2016年共56年广西9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春季各月逐旬总雨量资料,计算广西逐年春旱分布情况;采用NCEP/NCAR全球2.5°×2.5°的平均大气环流资料,分析春旱的气候成因。【结果】广西春旱频率自东北向西南增大,和春季雨量分布大致相反;广西春旱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重旱有增加的趋势;大气环流系统是春旱形成的主要因素,云贵高原余脉的背风坡地形使桂西春旱加剧。【结论】广西春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主要是自东北向西南增大。近10多年处在春旱偏重时期,呈上升趋势。桂东春季受华南静止锋南北摆动影响,又处在副高西北侧,春旱频率低。桂西和广西沿海地区因地形阻挡,加上热低压的影响,干热天数多,因此春旱频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枣庄地区春旱降雨特征。[方法]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分析方法,应用枣庄地区35°N南北2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枣庄地区近50a春旱气候特征。[结果]1961-2010年间枣庄地区春季相对湿润度指数平均值在-0.64~-0.59之间,呈不显著变湿趋势。枣庄地区35°N以北春旱频率高达88%,35°N以南春旱频率为76%。20世纪60、90年代及2000年代枣庄地区北部春旱比南部严重,70年代南北春旱等级分布基本接近,80年代南部地区春旱比北部严重。60、90年代春季中旱高发,70年代、2000年代轻旱高发,80年代重旱高发。[结论]枣庄地区南北部春季暴雨日数的显著差异是导致春旱频率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春季干旱最明显的振荡周期是6a左右。  相似文献   

6.
利用贵州省凯里地区历史天气资料1959~2012年3~5月雨量、温度的变化资料,对春季发生干旱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凯里市春旱天气变化特征及预测指标,并得出其预报方法,对预测凯里市春季发生干旱程度具有参考价值、并提出对春旱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季的蒸发量、降水量、早段长度和前期降水量,计算了春旱指数,划分了春旱标准,用EOF分析了春旱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春旱对冬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后分片建立了春旱指数的逐步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朝阳市2016年春季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朝阳市2016年春季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春季(3—5月)气候特点是温度偏高、日照时数略多、热量条件较好。降水偏多,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出现阶段性春旱。春播春种期间温、光、水气象条件匹配较好,农业气象条件对大田作物播种出苗有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年来旱灾频发,已严重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探索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旱情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选取1965~2006年降雨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方法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历年干旱的频率、覆盖面积及强度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干旱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干旱强度及干旱覆盖范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春季干旱发生频率位于30.95%~42.86%之间,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及临海城市相对较低的分布趋势。夏旱频率略高于春旱频率位于30.95%~45.23%之间,但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秋旱发生频率位于28.57%~45.28%之间,冬旱频率位于14.28%~30.95%之间,秋冬两季均体现沿海城市旱情略高于其他城市;春旱、夏旱及秋旱的覆盖范围有增强的趋势,而冬旱覆盖范围则有降低的趋势;强度分析表明,春旱及秋旱的强度均有增加趋势,而夏旱及冬旱强度则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铜川各区县气象观测站春季逐日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近10年铜川春季降水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铜川全市近10年春季降水量与同期比较属于偏多趋势,各站偏多1成左右,降水时间分布特征呈“一高两低”分布形式,春季透雨出现时间大多在4月份,春季播种期降水量均为正距平,说明播种期降水量与同期相比属于正常偏多年份,对春耕春播、冬小麦及油菜返青、拔节、果树发芽有重要水分补给作用。2011年和2016年中南部出现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采取适当措施,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陇东末初夏于是干旱指数计算,统计分析了陇东春末初夏干旱的气候分布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时干旱发生的成因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阜新地区所处的位置在辽宁省的西部,属于丘陵地带。受北温带大陆型季风的影响,呈现出半干旱半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大部分时间阜新的光照很充足,而且雨热同季,很适合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因为雨量的分布不够均匀,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干旱现象,特别是在春季的时候,很容易发生春旱。发生春旱时,对于农作物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产量的下降。所以,通过分析发生春旱的具体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御,保证作物顺利生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苹果属植物叶片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7个苹果种类叶片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叶片角质层厚度的测定,发现:春季各供试种苹果叶片角质层厚度均比夏季叶片的薄。变叶海棠春季叶片角质层最厚,显著高于其它种类,抗春旱能力强,夏季,其叶片角质层也明显加厚。湖北海棠、花叶海棠、新疆野苹果和三叶海棠春季叶片角质层较薄,抗春旱能力差;夏季叶片角质层较春季增厚1倍以上,表明其成熟叶抗旱力强。小金海棠和沧江海棠叶角质层春、夏季均较薄,抗春旱和伏旱的能力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对兴城地区近59年春季气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地春季干旱,并通过对春季土壤含水量情况分析,发现春旱与土壤水分和农作物需水要求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些抗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兴城地区近59年春季气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地春季干旱,并通过对春季土壤含水量情 况分析,发现春旱与土壤水分和农作物需水要求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些抗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玉兰  高珊  王洋 《农技服务》2011,28(5):693-694
介绍了萝北县春旱基本气候特征、干旱指数和年度春旱强度指数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春旱前期的大气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呼伦贝尔西部草原草地不同时期土壤各层次水分含量的分析,揭示了半干旱草原土壤干旱特征,分析了干旱的季节分布以及不同季节水分在土壤各层次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cm土层特旱发生频次较高,50cm、100cm土层中旱和轻旱发生频次较高,重旱在各层土壤发生频次均较低,各层次干旱发生频率均在55%以上;干旱的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干旱开始发展,夏初干旱发展到最严重时期,秋季稍有回升,但封冻前未能够恢复到早春土壤含水量水平,土壤各层仍然维持干旱状态,预示来年春旱的可能发生;呼伦贝尔西部草原春、夏、秋三季连旱体现了半干旱草原的显著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沙地反季节造林灌木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沙地造林。均在春秋季进行,由于春旱少雨风沙大所致,有的生物治理工程,6-7月检查成活率低,达不到项目要求,为此要解决夏季补苗问题。有的年份春季土壤墒情太差,不宜造林,只有春季育苗,进行夏季造林成活才有保证,因此,我们提出“沙地反季节造林苗木繁育”项目。经过2年的实践,技术是成功的,夏季补植或造林,其成活率与生长量,均不低于春季造林,且成活率要高于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近50年来春旱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宁省50个站点1960-2008年春季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对辽宁省各单站春旱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区域春旱进行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发生春旱的频率较高,共有21年,占评估年份的42.9%,其中发生春旱为特旱的共9年,占评估年份的18.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春旱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省内各地都有春旱的发生,春旱发生的地域性不强.  相似文献   

20.
我区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降雨少,春风大,素有十年九春旱之称,春旱现象连年发生,致使土壤含水量低,对于播种出苗极为不利。为此,抓好整地保住现有墒情,是春播的头等大事。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春播玉米巧用墒情一次出全苗的几点关键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