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白玉兰(M.denudata)、‘红运二乔玉兰’(M.×soulangeana‘Red lucky’)为材料,用石蜡切片和体式解剖镜观察了花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3种玉兰花芽分化时间集中在4月底到6月中上旬,望春玉兰比白玉兰、‘红运二乔玉兰’提前8 d进入花芽分化。望春玉兰花芽分化过程历时39 d,白玉兰和‘红运二乔玉兰’花芽分化需41 d和34 d。3种玉兰花芽分化的形态变化相似,望春玉兰的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白玉兰和‘红运二乔玉兰’都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5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以4年生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紫玉兰(M.liliflora)、二乔玉兰(M.×soulangeana)不同花期外层花瓣为试材,分别通过对过冷却点、半致死温度以及人工模拟自然霜箱后试材的褐变率的统计,来确定玉兰花瓣的抗寒临界温度.结果表明:白玉兰的抗寒临界温度范围为-5.46~-3.85℃,紫玉...  相似文献   

3.
二乔木兰的繁殖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乔木兰(Magnolia soulangeana Soul.Bod.)为木兰科木兰属的落叶小乔木,是100多年前由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Soulange-Bodin首先利用中国木兰科名贵花卉玉兰(M.denudata)和紫玉兰(M.liliflora)通过杂交而得到的.根据其花色与形态的不同,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园艺栽培种,我国有20多个园艺栽培种.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栽培条件下白玉兰(M agnolia d enud ata)、望春玉兰(M.biond ii)等玉兰亚属(sub-gen.Yu lan ia)植物的形态变异类型,结合野外观察和标本查阅所获得的玉兰亚属植物形态变异信息,探讨了该类群的形态变异幅度和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依据雌蕊群、小枝的性状及其他分类特征,将玉兰亚属亚洲组(sect.Yu lan ia)的种类分为4个亚组:白玉兰亚组(subsect.Yu lan ia)、武当木兰亚组(subsect.M utitep a la)、望春玉兰亚组(subsect.B uergeria)、黄山木兰亚组(subsect.Cy lind rica)。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玉兰在乌鲁木齐地区脆弱严苛环境条件下的引种栽植效果,对引种驯化7 a的望春玉兰、玉灯玉兰、紫二乔玉兰3个品种的关键气候因素、物候特性、开花动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评价;以玉灯玉兰、紫二乔玉兰为试验材料,采用MTT染色法测定了不同散粉方式下的花粉活力,同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硼酸、蔗糖溶液对紫二乔玉兰进行了花粉离体培养,以期选育出耐寒性、耐旱性玉兰新品种。结果表明:干旱及低温是影响玉兰栽植成功的关键因素;3种玉兰均为早春开花,开花展叶早晚顺序为望春玉兰>玉灯玉兰>紫二乔玉兰;开花过程在乌鲁木齐地区表现为花朵异步雌雄异熟;室内培养散粉的花粉活力大于室外自然盛开时的花粉活力,花粉活力最高达63.39%;紫二乔玉兰花粉离体培养最佳的溶液体系为5%蔗糖+0.001%的硼酸溶液,萌发率达53.49%。  相似文献   

6.
中国木兰属植物腋花、总状花序的首次发现和新分类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木兰属植物腋花与总状花序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这种花及花序的花均为两性花,形态结构完全相似,并能正常开花和结实。其开花顺序由顶向下,依次开放,且花期、花径及花被大小、果实依次递减。该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木兰属植物从顶生花→腋生花→总状花序的进化和遗传理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研究材料。同时,还发现了2新派,1新种,1新组合种,6新变种。2新派是:河南玉兰派,腋花玉兰派。新种是伏牛玉兰。1新组合种是腋花玉兰。6新变种是:白腋花玉兰、多被腋花玉兰、紫基伏牛玉兰、黄花望春玉兰、宽被望春玉兰、窄被玉兰。  相似文献   

7.
辛夷挥发油含量及良种选育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5种辛夷树种,即望春玉兰Y.biondii(Pamp.)D.L.Fu,腋花玉兰Y.axillfloram(T.B.Zhao et a1.)D.L.Fu罗田玉兰Y.pilocarpa(Z.Z.Zhao et Z.W.Xie)D.L.Fu,玉兰Y.denudata(Desr.)D.L.Fu和紫玉兰Y.liliiflora(Desr.)D.L.Fu的46个品种资源的挥发油含率、百蕾重和百蕾油量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辛夷5树种间数量性状差异显著,其中望春玉兰的挥发油含率和百蕾油量均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望春玉兰挥发油含率最高可达7.2%.紫玉兰的挥发油含率、百蕾重和百蕾油量明显小于总体平均值,百蕾油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望春玉兰和玉兰辛夷数量性状的种内变异也很丰富,其中,望春玉兰挥发油含率种内变异系数为27.3%、百蕾油量的种内变异系数42.4%,均明显大于玉兰变异系数.依据46个辛夷品种的性状测定结果,提出辛夷良种选育指标为挥发油含率大于4.1%、百蕾重大于42.3g、百蕾油量大于1.61mL以上研究结果为辛夷的良种选育与推广、辛夷挥发油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16种玉兰亚属植物进行了AFLP分析,共获得1728个AFLP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为908条,多态率达52.5%。根据AFLP聚类结果对16种玉兰亚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及新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支持将天目玉兰(Magnolia.amoena)和望春玉兰归为同一组;厚叶玉兰(M.crassifolius)和红花玉兰(M.wufengen-sis)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测厚叶玉兰可能是红花玉兰的多瓣化变种之一;倾向于将景宁玉兰( M.si-nostellata)单独作为种的分类处理,并将景宁玉兰、天目玉兰与望春玉兰同归为望春玉兰组;研究中,伏牛山玉兰( M.funiushanensis)独特的聚类关系与已有的分类系统均不同,其确切的分类学地位还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出以萼片状花被片、花被片颜色作为玉兰亚属分组依据存在欠缺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白玉兰与望春玉兰花香成分和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白玉兰和望春玉兰鲜花的芳香成分及相对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玉兰和望春玉兰花香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白玉兰共检测出25种芳香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了70.29%,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β-水芹烯、α-金合欢烯、桉叶油素、β-蒎烯、氧化芳樟醇和α-蒎烯;望春玉兰共检测出32种芳香成分,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为71.34%,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β-水芹烯、顺式-β-罗勒烯、桉叶油素、β-蒎烯、β-月桂烯和紫丁香醇D.不同的芳香物质及含量组成,使白玉兰和望春玉兰形成各自独特的香气类型.  相似文献   

10.
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长花玉兰Magnolia ‘Changhua’,丹馨玉兰Magnolia ‘Danxin’,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等4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花粉进行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蔗糖、硼酸、PEG-4000对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不同植物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基组分质量浓度不同,望春玉兰为50 g·L-1蔗糖+5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长花玉兰为100 g·L-1蔗糖+20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丹馨玉兰为10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150 g·L-1PEG-4000;黄山木兰为5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250 g·L-1PEG-4000。②4种植物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5 ℃,温度过高会抑制花粉萌发。③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增加,但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时间有所不同,其中望春玉兰和黄山木兰在培养9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1.19%和59.82%,而长花玉兰和丹馨玉兰在培养12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4.50%和23.43%。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包括3品种)玉兰亚属植物花粉进行了观察,根据花粉形态、纹饰、孔穴等级等特征用类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玉兰、武当木兰、‘玉灯’玉兰的花粉外形、大小较为接近,花粉表面较光滑,呈现沟状纹饰,且孔深孔径相近;紫玉兰、日本辛夷、‘黄鸟’玉兰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较大的差异。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6.13水平上,根据花粉大小和形状将13个种(品种)聚类为两大类群,在相似距离7.76水平上,依据花粉表面纹饰和孔穴特征聚类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
9种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9种木兰科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望春玉兰 Magnolia biondii,天目木兰 Magnolia amoena,美毛含笑Michelia caloptil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的花粉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木兰科植物花粉的形状、萌发孔类型基本一致。但大小及外壁纹饰存在差异,甚至同种植物的不同居群亦如此。因此,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分类学价值,但引用时须慎重,并与其他资料相结合。图1表1参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木兰科Magnoliaceae几种常用园林绿化植物鲜花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动态顶空采集法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分析了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飞黄玉兰Magnolia denudata Feihuang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鲜花VOCs成分。结果表明:二乔玉兰含有顺-罗勒烯(27.59%),-蒎烯(14.34%)和芳樟醇(12.90%)等15种萜类化合物,占总量的92.60%;紫玉兰鲜花释放的VOCs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主要包括月桂烯(21.98%),桉叶烯(10.16%)和柠檬烯(8.12%)等22种化合物,占总量的71.72%;飞黄玉兰主要释放紫苏烯(62.46%),顺-芳樟醇氧化物(9.56%)和顺-马鞭草烯酮(7.54%)等化合物;深山含笑花释放的VOCs中苯甲酸甲酯(65.31%)占有最高比例,其次是莰烯(4.41%)和2-甲基丁酸(3.76%)。图2表1参22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概况,对其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应用的仅有荷花玉兰、紫玉兰、白玉兰、含笑等少数树种,具有很大的园林应用发展空间,并由此提出了木兰科植物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钱兰华  戴培培  刘备  盛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19-3321,3406
通过对苏州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实地调查,结合资料查阅确定60种优良乡土树种,利用应用频率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市优良乡土树种应用种类偏少,大部分种类应用频率很小,均小于1%;层次评价表明:20种常绿乔木中,广玉兰、圆柏、龙柏的综合分值较高;20种落叶乔木中,国槐、黄连木、臭椿、朴树、白玉兰、刺槐的综合分值较高;20种灌木中,紫玉兰、南天竹、琼花、蜡梅的综合分值较高.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综合分值较高的均可作为苏州市公园绿地中景观建设、生态环境维护的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木兰园内12种木兰科乔木的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咨询专家,从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选取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2方面15项评价指标建立木兰科植物的景观评价体系,对12种木兰科乔木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排序:木莲>观光木>杂交鹅掌楸>平伐含笑>二乔玉兰>毛桃木莲>黄花玉兰>凹叶厚朴>厚朴>紫花含笑>黄山木兰>乐昌含笑。建议将木莲、观光木及杂交鹅掌楸等景观评价等级高的树种,在长沙市植物景观构建中应优先开发,而已引入应用的其他植物应增加配置数量和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