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科学”1956年第4期刊登了黄道年、王颉修二同志对景熙明、齐学贤二同志“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的探讨”一文(林业科学1956年第一期)提出了一些意见,我们认为很好,同时我们也对黄、王同志的意见对照景、齐二同志文章进行了阅读,阅读之余感觉黄、王同志所提的意见有以下地方还值得再商量。  相似文献   

2.
我们最近收到读者寄来关于本刊过去发表的有关测树学方面的几篇论文的一些意见。我们认为这不仅是“百家争鸣”的一个开端,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讨论,能在理论上或实际操作上把这些问题逐渐地清晰起来,亦是值得珍惜的收获,故特集中介绍于下。在下面几篇文章中:关庆如同志对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的探讨一文及对黄道年、王颉修同志对该文所提的意见,都有一些不同看法,他对于选择供试木问题、应用年龄因子编制材积表问题以及所认为幅建马尾松立木材积表“的编制方法的基础就是平均形数法等,都分析出一定的道理。而王笃治同志对“直线法调制材积表”一文的意见,可作为本刊去年第4期上几位同志所提意见的补充。詹昭宁、景熙明、王笃治三同志对“东北东部林区老岭地方地位级表调制的初步研究”一文所提的意见,都是当初原作者关庆如同志应当考虑而未考虑的事项。刘元本同志对黄道年同志所编广西杉木、立木材积表的意见,主要是补充了本刊1957年第1期上编者按语中所提出“公式来源不够详细”的一部分内容:至于刘同志提到应不应该采用“平均形数”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对于精确度要求范围的问题,有要求得精细的材积表;也有要求得粗率的材积表,如果能结合这方面的内容加以分析,那就更为清楚而有说服力了。除上面一些问题外,我们欢迎各地读者继续踊跃地提出有关林业科学方面的其他意见,而特刖欢迎既有分析又有批判的意见,那才能使这栏“问题讨论”的园地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彩。  相似文献   

3.
林叶科学1956年第4期发表黄中立等三位同志对“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一文提出很多意见。本人除表示赞同外,并补充二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六年二月在本刊第一期所發表的景熙明、齐学賢二同志所写“材积直綫法調制材积表的探討”一文,在理論上有一定尝試性的見地。但是該文为編制立木材积表所搜集的材料还是不够的,这样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一番討論。現在將黄道年、王頡修、黄中立等三位同志提出的几点意見,在这里分别介紹,以供討論的参考。材积表的編制工作,在今后相当長的一段时間內是我們森林調查及森林經理工作者的任务,如何求得簡捷而准确的材积表編制法也將是許多林業工作者所关心的,希望有兴趣的同志踊躍参加这一討論。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一期林业科学上,发表了黄道年同志的“广西杉木立(林)木材积表的编制”一文,介绍了一种数式法编制材积表的方法,为广西省编制出了重要用材树种杉木立(林)木材积表,这对发展我国林业科学和林业生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正如编者所指出的,这篇文章在公式来源和理论分析研究上存在着不够详细的缺点。个人读后有下列几点不成熟的意见,特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6.
“林业科学”1957年第一期刊登关庆如同志“长春净月潭地方人工林红松,黑松,落叶松,立木材积表调制的研究”一文,阅读后,发现一些问题,虽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我认为需要提出来明确一下。正确与否,尚希同志们指正。一、该文(五)一段中,有“为了验证所求得的实验式对于这些实测值的适合程度,亦即  相似文献   

7.
在材积表的编制方法中,数式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为了鼓励各地森林调查设计及森林经营工作者广泛地采用这一类方法,并提高大家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的能力,特在此介绍黄道年同志所写的这篇文章。但是我们感到这篇文章里对于公式的来源与理论上的分析研究等,说得不够详细,对以后继续作这一项研究工作的同志不免有些困难,故在这里提出这一意见,以引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1957年第1期刊登了黄中立同志“我国杉木材积生长卒等问题的探讨”一文,阅后觉得这篇文章是有一定创造性而水平也是较高的,但其中有些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现在提出来,以便共同讨论。一、利用 Pυ=(a bA-cA~2)/(integral from 0 to A(a bA-cA~2)dA)×100公式,求林分生长率。然后用所求出之理论值和该文附录表1中生长率数值此较,以确定2式之优劣,这种作法是不恰当的,因为二者计算生产  相似文献   

9.
一、根径材积表的编制方法同一元材积表(胸径材积表)是否一样?根据一个因子(根径或胸径)与树干带皮材积的函数关系[V=F(D)]而编制的数表称为一元材积表。一元材积表有根径材积表和胸径材积表之分。日常工作中,若不加说明,一元材积表指胸径材积表。无论那种一元材积表,它们的编表方法基本一样:首先伐倒一定数量的林木,实测材积及对应的根径或胸径;然后用多种函数表达式,求解系数值,以剩余平方和最小者为优;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学”1956年第3期刊登了关庆如、沈培元二同志“东北东部林区老岭地方地位级表调制的初步研究’一文,我们阅读后,发现一些原则性问题,现在提出来讨论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11.
林木蓄积量测算技术中的干形控制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测算林木蓄积量,我国一般应用二元材积表(包括树高级材积表,下同)和“蓄积量与断面积标准表”(以下简称标准表)。这些数表现在一般分地区、树种各个编制。分地区、树种各个编制材积等数表,如作为一种原则和方向提出,则我国最重要的乔木树种即达数百种,所需数表总量将很庞大。编制和使用如此大量各自孤立的材积等数表,是否恰当,这是  相似文献   

12.
泰安市I107杨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10 7杨在泰安市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造林中 ,使用率达 6 0 %以上。为加强林分管理 ,为人工经营提供技术依据 ,根据现有林分标准木资料 ,编制了I10 7杨立木材积表。立木材积表是根据树干材积与树高、胸径和形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编制的载有各种大小树干平均材积的数表 ,是林木经营和科学利用的基本工具。二元材积表精度较高 ,但使用不便 ;一元材积表使用方便 ,精度略低。基于以上特点 ,利用I10 7杨立木材积与胸径、树高的回归关系 ,计算出二元材积数学模型 ,又根据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导算出一元材积表 ,结果报告如下。1 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已出现的调查生长量的方法很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用“年龄材积表”法推算各树种的平均材积生长率。年龄材积表是根据数理统计理论,用随机抽样方法计算的以地区、树种为总体的林分平均值。它不同于单株木的  相似文献   

14.
林业案件中,盗伐、滥伐林木的数量,涉及到定性和量刑的问题。对于此数量的确定,除个别情况,如被盗伐、滥伐林木经济价值、保护价值特别高、特别大且保留伐倒木状态,可按伐倒木方法求材积外,一般用材积表法求材积。 对于材积表的编制、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木材检尺、调拨中的材积计算效率,我们设计了一种“圆盘活动材积表”。这种材积表较之书本的材积表,有使用方便,查阅快,准确性高等优点。原理: 圆盘活动材积表和普通材积表一样,仍然是一种把许多计算结果按座标排列在表格内的计算表。即用表格的方式,把各种需要的计算结果(原木的材积),预先排列在相应经纬线的交叉处,使用时只要在表中查到按纬线排列的已知数原木的长度,再查到按经线排列的另一个已知数原木的小头直径,从这两个已知数的延伸线的交叉口上,便可查到未知数原木材积。不同的是,圆盘活动材积表脱离了固定的表格形式,可以按需要活动组合,大量精减了表页的重叠,查阅时不须反复查对表页,从而提高了查阅速度。另外,圆盘活动材积表的读数是在一个特定的“窗口”显示,这样也就提高了查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长期使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是否存在偏估,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利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2年广东省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样地调查数据,以二元材积估计结果为基础,对4种一元立木材积估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和马尾松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相对误差均大大超出了±3%的允许范围,本文提出的3种一元材积估计方法都能有效消除材积估计偏差。建议各省参照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现行的一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一次系统检验,对偏差过大者应当及时予以修正或更新。  相似文献   

17.
林业科学1956年第3期上刊载了“东北东部林区老岭地方地位级表调制的初步研究”一文。据个人了解,以最小自乘法配合实验式,并建立在常态曲线和误差分布法则理论基础上来调制地位级表的方法,曾经被利用过。但所见者均以一个树种为对象。在上述地区进行编制地位级表的研究工作的方法上,我感到存在下列的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8.
林昌庚同志在“立木蓄积量测算技术中的干形控制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实验形数以后,引起了测树工作者的注意,这是涉及到材积表编制方向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发表下面的一些意见,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9.
《林业经济》1986年第1期发表了彭百登同志“关于贵州林业发展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称“彭文”)。读后对贵州林业发展的步骤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彭百登同志商榷。“彭文”对贵州林业发展战略的设想是:在粮食充分自给的基础上,把贵州建设成强大的林业基地,形成1亿至1.2亿亩的“绿色海洋”,30年后,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收到几位同志对今年林业科学第1期上拙著“我国杉木材积生长率等问题的探讨”一文提出宝贵的意见,在这里提出我的几点要求。首先声明,那篇文字是一个大胆尝试,其中内容虽然酝酿较多,而在具体整理成为单篇时,所用时间也有一定的局限,加之涉及面较广,实质上都只是开端。作为开端,我感到其中值得进一步深钻的地方不下十余处;因此我是以抛砖引玉的精神提出来的。至于其中存在的缺点或错误,难免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