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分析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作用,提出了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参考依据,选取贵州省1981-2010年有关统计数据,对城市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有因果关系,并表现为双重性,1981-201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趋势,但是总体趋势在扩大.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来看,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快贵州城市化进程,一是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制约城市化的深层次制度因素;二是要统筹配置城乡社会资源;三是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以1995~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根据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市化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世亮 《吉林农业》2010,(12):48-48
将旧村改造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纳入园区建设一体化发展布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保护和节约了耕地,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不断转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必然会向城乡一体化结构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市和农村乡在建设规划、产业布局、政策实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享同一政策、工农发展过程中的互补以及同一国民待遇,使农村与城的人们市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让中国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中国居民,开辟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符奎 《农业考古》2007,(6):441-442
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系统,同时,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分割二元体系,造成了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破解"三农"问题的与否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物品是观察和判断社会公正程度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判断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再生产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及农民在国家再分配秩序中获得福利的水平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这更加拉大了城乡差距,使城乡关系更不能和谐发展。因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必须提高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以及农民进城难,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最大的障碍。现行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日渐凸现,废除户籍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代之以身份证管理,建立国民信息系统等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举措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论和实践表明,越是贫困的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越是明显。贵州地处中国西部偏远山区,城乡二元矛盾尤为突出。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居民的耐用消费品、公共基础设施、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究其原因: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经济负担重;二是政府对农村投入不足。因此,要从根本上缓解城乡生活福利差距。应对之策是:统筹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取消挖农补工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生活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建设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多头并进,除了继续推进农民工、城郊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加大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力度。居村农民市民化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重头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克服农民市民化中的种种制约,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层面、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上求得全面突破,这样方能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结构转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涵;同时农村城镇化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推进城镇化战略,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一体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保障全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建设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多头并进,除了继续推进农民工、城郊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加大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力度.居村农民市民化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重头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克服农民市民化中的种种制约,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层面、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上求得全面突破,这样方能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三农"问题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根源在于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凝固。"三农"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总体保持持续良性发展、国家社会稳定根基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是党中央科学分析城乡发展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差距,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5,(15)
<正>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城乡之间出现了隔离发展,社会矛盾、经济矛盾、环境矛盾、生态矛盾、文化矛盾等各类矛盾日益出现。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将逐渐形成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的格局,打破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可以有效缩短城乡间的差距,直至消灭这些差别,使城乡融为一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实现城乡人口共享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渐次拉大的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城乡之间权利不平等。统筹城乡发展应该着重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不平等的制度性因素,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为农村发展提供必需的财力支撑,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能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出现的良好势头,取决于要坚持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实行近几年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但是,对农民减免税收和实行生产或收入补贴,毕竟是一种短期而有限的措施。要从根本上遏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起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20.
四川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来研究四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指出解决"三农"问题要抓住城乡二元结构这个根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实质是农民素质高低问题。只有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才能利用政策、科技和市场等因素增加收入,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异、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统筹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