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双扩散方阵滴定试验标定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抗原。凡能使原液至256倍系列稀释的阳性血清产生阳性反应者均为合格抗原。此法标定的无色透明合格抗原,经用法国马传贫琼脂扩散试验国际标准阴、阳性血清及古巴马传贫琼脂扩散抗原所标化的阳性参照血清进行考核试验,已证明达到国际标准。将双扩散方阵滴定试验与现行“规程”的辐射扩散法对抗原进行标定对比,证明后者效价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检出率低于前者。选用能与抗原原液及不同系列稀释倍数抗原产生阳性反应的16单位阳性血清为阳性参照血清。采用血清孔与抗原孔的孔径均为5mm、阳性参照血清孔与被检血清孔之比为“3:3”的新术式代替现行“规程”术式,可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有关检疫条款规定,马传贫病马的检疫以琼脂扩散为依据,但是阿荣旗的马匹在 1986.1987两年均注射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1988年停注疫苗,到1990年已停注两年,在这种情况下马传贫的检疫是否仍可以用琼脂扩散试验做为诊断依据?我们采用琼脂扩散试验(ID)与免疫酶斑点(DB)试验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疫,现将试验情况报  相似文献   

3.
马传贫病毒是逆转病毒(Retrovirus)科中的一种,是由特殊多肽所组成。目前检查驴白细胞或驴胎二倍体细胞培养物中马传贫病毒抗原,常用的方法有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等,但只适用于高浓度抗原。免疫荧光技术虽可用于细胞培养物中病毒抗原定位,但不能对病毒定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抗小鹅瘟病毒酶标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一免疫酶琼脂扩散试验.该方法在检测小鹅瘟病毒抗原时,灵敏度比常规琼脂扩散试验高256倍左右.可直接检出鹅胚尿囊液及病料组织中的小鹅瘟病毒.15例自然病例肝组织的检验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在检测血清抗小鹅瘟病毒抗体时,灵敏度比常规琼脂扩散试验提高256倍。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小鹅瘟临床诊断及免疫鹅抗体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从马传贫强毒急性感染马的外周血白细胞、血浆、血清中可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从亚急性感染马外周血的白细胞、血浆中可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从无症状慢性马外周血的白细胞中偶尔能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对9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连续跟踪3个月,从外周血的白细胞、血浆、血清中均未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6.
琼脂扩散法和酶标斑点试验结合确诊马传贫病为巩固马传贫病防治已取得“稳定控制区”的成果,1991年开始,在市场、运输、产地等环节开展了血清学疫情监测,三年共琼扩血检马类牲畜3094头(匹),其中有两次在市场采集血清中,检出琼扩阳性马。被检马匹血清经琼脂...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检验中,对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沉淀反应的试验方法做了一点改进,使标准阳性血清既能监测抗原和揭发弱阳性被检血清,又有监视琼脂扳,识别假阳性反应的作用。现行马传贫琼扩反应方法在临床检验中有时发现检出的弱阳性(接近被检血清孔的沉淀线向抗原侧弯转)血清不能重复而成为假阳性。为此,每次检出的弱阳性血清都要经过复试后才能确定。分析和验证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有三种:补底不确实;滴加抗原和血清时不小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方法纯化 IL T病毒抗原免疫实验家兔 ,收集免疫血清做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田间试验。结果用化学法纯化的 IL T病毒抗原免疫家兔可获得高效价 IL T免疫血清 ,以此血清做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检查 15羽人工感染 IL T发病鸡喉咽部分泌物和 10羽健康鸡分泌物 ,结果发病鸡阳性检出率 10 0 % ,健康鸡阳性检出率为 0 ,临床症状出现 1周内阳性率10 0 % ,自然发病鸡群阳性率 80 .6 %。表明用化学法纯化的 IL T病毒抗原免疫家兔可获得高效价血清 ,以此建立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 IL T病毒抗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鸡包涵体肝炎病毒CELOV 株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鸡胚有限稀释法将鸡包涵体肝炎病毒(CELOV)纯化。将纯化的CELOV在SPF鸡胚上连续传10代,对各代次的毒种均进行毒价测定,并选择不同代次进行外源病毒、抗原性等方面的系统鉴定。结果表明,不同代次的病毒毒价稳定,病毒纯净、特异,无外源病毒感染。采用不同代次病毒鸡胚尿囊液制备3批琼脂扩散试验抗原敏感、特异,用原倍、2倍稀释的抗原可以与32倍稀释的阳性血清反应,出现清晰的沉淀线。抗原不与其它病原体的阳性血清反应。用CELOV制备的琼扩抗原可用于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0.
马传贫是反转录病毒科马传贫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最早于 184 3年在法国发现 ,1974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国际马传贫座谈会上决定 ,将琼脂扩散试验作为国际通用诊断方法。大庆市万宝环卫站在应用琼脂扩散反应检疫马属动物时 ,除发现了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外 ,还发现了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和弱阳性反应沉淀线 ,后两者给确诊该病带来了困难 ,下面就此谈一下认识和改进措施。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在放大镜下观察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与标准阳性血清沉淀线交叉且向外延伸 ;另一种是沉淀线粗而不清晰。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说明抗原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11.
在诊断马传贫和猪瘟的琼脂扩散试验中,我们比较了制备琼脂板用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 Tris 甘氨酸缓冲浪琼脂板效果.结果,在琼脂扩散试验中,用 Tris 甘氨酸和用 PBS 对检测马传贫和猪瘟抗体都适用,阳性、阴性反应符合率均为100%,但用 Tris 甘氨酸缓冲液的琼扩反应沉淀线致密、细、清晰度高,出线时间快(用 PBS 的琼扩反应出线疏松、粗、清晰度低,出线时间相差较大),尤其是对马传贫检疫,出线时间比用 PBS 的快22~56小时,这便于市场检疫.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图里河镇非马传贫注苗区,用琼脂扩散试验(ID)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64匹马进行了对比检查,检出ID、ELISA双阳性4匹、DLISA单阳性马3匹。对3匹ID阴性,ELISA阳性马血清用不同浓度琼扩抗原重复检测结果为阴性,而用不同批次的ELISA抗原包被板及酶标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陧阳性,用马传盆病毒抗原对3匹单阳性马血清中和后,再进行ELISA测定,OD值均降低5  相似文献   

13.
在禽流感的检验中,琼脂扩散试验简便、快捷,是化验室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试验是应用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辐射扩散,当两者比例适合时,于两孔之间形成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可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的NP或MP抗体。用已知的阳性血清检测未知抗原时,可用于病毒的鉴定;用已知的阳性抗原检测未知血清时,可用于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在实际监测中发现母源抗体对试验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琼脂扩散试验(Agar diffusion Tost;AD)也称免疫扩散试验,实际上是抗原-抗体在琼脂中的沉淀反应。它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分子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中向四周自由扩散,通常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游动,当抗原-抗体分子相遇时,如出现沉淀线(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物)可说明两者对应。因此,本法可以鉴定抗原,也可以鉴定抗体,在实际应用中以后者居多。在试验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自制的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琼脂扩散抗原和市售抗原的特异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了两种特异性强的琼脂扩散抗原,并用这种抗原检测16份人工感染后不同时期采集的鸡血清和在野外采集的196份血清,其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符合率为83.33%。本文还确定了  相似文献   

16.
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E I A V) 核心蛋白( Gag) 和 P26 蛋白, 作为免疫琼脂双扩散( A G I D)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L I S A) 抗原。对76 份已知马传贫非特异性血清进行检查, 同时与市售 A G I D 和 E L I S A 试剂盒作比较。证明, 用表达蛋白作抗原的 A G I D 和 E L I S A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反应, 而用市售 A G I D 试剂盒检查有54 份马血清出现非特异性反应, 市售 E L I S A 试剂盒检查也出现了非特异性反应, O D 值比表达抗原 E L I S A 高35 倍。初步证明在 A G I D 和 E L I S A 法中, 表达抗原优于常规马传贫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向国外出口马匹有所增加。在我国政府向外国签订的有关检疫条款中,马传贫已列入检疫对象,并规定以琼脂扩散试验为诊断本病的依据。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马匹接种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而马传贫自然感染马与弱毒疫苗免疫马又均可出现血清学反应,给检疫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出口马匹的质量,维护国家信誉,  相似文献   

18.
试用间接血凝法对经炭疽芽孢苗免疫的马匹进行了免疫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比琼脂扩散和炭疽沉淀反应方法均敏感,特异性好,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琼脂扩散试验(Agar diffusion Test,简称AD)。也称免疫扩散试验。它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分子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中向四周自由扩散,通常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游动,当抗原——抗体分子相遇时,如出现沉淀线(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物)可说明两者对应。因此,本法可以鉴定抗原,也可以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马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日渐减小,忽视了对马病的研究,一般来说,比对其他家畜疾病的研究水平落后将近二十年。马传贫也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在欧美由于这种传染病能造成赛马业的重大损失,才加强了研究。对于本病引起注意的另一原因是由于人的气管移植术的发展,制备抗淋巴细泡血清需用的马匹日增,而有可能从无症状带毒传贫马将病毒扩散到人的危险。虽然迄今还仅只有一例人感染马传贫的报道,而且很多人与传贫病毒接触,未见发病。此外,这还由于马传贫已用作研究入和动物病毒性感染中免疫参与的贫血症发病机理模型。美洲中部被认为是本病毒的策源地,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