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梨花蜜腺位于子房上部的盘状结构上,属于下位子房上部的花盘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构成。分泌表皮具波纹状角质层,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器。产蜜组织细胞7~10层,其下有5层左右大型薄壁细胞,与来自子房壁的维管束相毗邻。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其细胞中的淀粉粒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根据其结构及泌蜜前后的多糖物质分析,其原蜜汁来源于子房壁维管束的韧皮部,通过产密组织积聚加工成蜜汁。蜜汁通过气孔和表皮细胞泌出。  相似文献   

2.
龙眼花蜜腺肥厚碟状,着生于雄蕊和花瓣之间的花筒上。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筒内表面的2~3层细胞脱分化产生。花盘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速组成。泌蜜之前,产蜜组织、分泌表皮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分化,PAS反应颜色深的细胞成网状分布,第一、二次泌蜜末期细胞内出现淀粉粒,它们构成向表皮的蜜汁通道。原蜜汁由维管束的筛管提供,通过共质体途径到达蜜汁通道,在细胞内积累加工后泌出,由胞间隙、细胞壁运至表皮内方由表皮毛排出,部分蜜汁通过表皮细胞排出。  相似文献   

3.
红橘花蜜腺环状 ,绕于上位子房基部 ,属于花盘蜜腺 .花盘所有细胞构成蜜腺 .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 .据组织发生及维管束来源推测 ,花盘蜜腺是雌雄蕊基部共同起源的 .在蜜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中 ,淀粉粒和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开花泌蜜前 ,淀粉粒急剧增大 ,通过泌蜜 ,淀粉粒由大变小 ,最后消失 .维管束伸入产蜜组织距表皮 7- 10层细胞处 .维管束末端只有韧皮部 .产蜜组织细胞 30 - 5 0层没有胞间隙 ,上方 14- 2 0层与下方细胞稍有不同 ,分泌表皮上气孔数量少且正常 .蜜汁可能由产蜜组织细胞通过由细胞壁组成的非共质体途径 ,也可能经共质体途径到达分泌表皮细胞外壁与角质层之间 .在内压作用下 ,从角质层渗透到蜜腺外面  相似文献   

4.
白车轴草花蜜腺位于雄蕊花丝的基部,属雄蕊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构成,属于结构蜜腺。分泌表皮包括表皮细胞和气孔器,泌蜜组织细胞多层,花丝基部表皮及表皮内侧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蜜腺,在其发育过程中,液泡、淀粉、蛋白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原蜜来源于花丝维管束,通过泌蜜组织加工成蜜汁,以后由气孔排出。  相似文献   

5.
白车轴草花蜜腺位于雄蕊花丝的基部,属雄蕊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构成,属于结构蜜腺。分泌表皮包括表皮细胞和气孔器,泌蜜组织细胞多层,花丝基部表皮及表皮内侧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蜜腺,在其发育过程中,液泡,淀粉,蛋白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原蜜来源于花丝维管束,通过泌蜜组织加工成蜜汁,以后由气孔排出。  相似文献   

6.
红橘花蜜腺环状,绕于上位子房基部,属于花盘蜜腺,花盘所有细胞构成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据组织发生及维管束来源推测,花盘蜜腺是雌雄芯基部共同起源的,在蜜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和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开花泌蜜前,淀粉粒急剧增大,通过泌蜜,淀粉粒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维管束伸入产蜜组织距表皮7-10层细胞处,维管束末端只有韧皮部,产蜜组织细胞30-50层没有胞间隔,上方14-20层与下方细胞稍有不同,分泌表皮上气孔数量少且正常,蜜汁可能由产蜜组织细胞通过由细胞壁组成的非共质体途径,也可能有经共质体途径到达分泌表皮细胞外壁与角质层之间,在内压作用下,从角质层渗透到蜜腺外面。  相似文献   

7.
田菁的花蜜腺位于雄蕊和子房之间的花托上,表面呈规则的条形突起,属于花托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不含维管束。分泌表皮为一层长方形细胞,表皮上有少量的气孔器,孔下室较小,泌蜜组织为多层小的多边形细胞。蜜腺由花托表皮及其内侧的细胞发育而来,在发育过程中,蜜腺细胞中的液泡以及淀粉和蛋白质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原蜜由蜜腺相邻的花托维管束提供,经过蜜腺细胞加工成蜜汁后,通过气孔和相邻表皮细胞的角质膜断裂处泌出。  相似文献   

8.
龙眼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花蜜腺肥厚蝶状,着生于雄蕊和花瓣之间的花筒上。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筒内表面的2-3层细胞脱分化产生。花盘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速组成。泌密之前,产密组织,分泌表皮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分化,PAS反应颜色深的细胞成网状分布,第一、二次泌蜜末期细胞内出现淀粉粒,它们构成向表皮的蜜汁通道。原蜜汁由维管束的筛选提供,通过共质体途径到达蜜汁通道,在细胞内积累加工后泌出,由胞间隙、细胞壁运至表皮内方由表皮毛排出,部分蜜汁通过表皮细胞排出。  相似文献   

9.
荆条花内蜜腺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条花内蜜腺位于花瓣基部成一环,由花瓣基部的组织发育形成。蜜腺由分泌表皮的产蜜组织构成,蜜汁由分泌表皮细胞泌出体外,有关淀粉的组织化学试验表明,蜜腺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消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由此推测淀粉是蜜汁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香叶天竺葵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发现香叶天竺葵花有10个蜜腺,着生于花瓣内侧子房基部,两两上下排列并将花柱包围,每个蜜腺由分泌表皮、泌蜜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分泌表皮上分布有多个变态气孔器,蜜汁即由此变态气孔器排出,流向子房基部。蜜腺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花蕾期开始分泌花蜜,蜜腺组织内的淀粉粒是花蜜的主要成分,且从花蕾期到末花期均有蛋白质积累,蜜腺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黄花草木樨花内蜜腺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草木樨的花内蜜腺位于九枚联合雄蕊的花丝基部,并向下延伸到整个花托表层,属于环状花托/雄蕊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上分布着许多呈张开状态的气孔器.蜜汁最终通过气孔泌出植物体外。组织化学试验表明,蜜腺组织细胞内的淀粉粒是蜜汁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策略。本文从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及生态农业作为我国一种有效的持续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益母草花蜜腺属于非淀粉型花盘蜜腺 ,环绕于子房的基部 ;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分布有气孔器 ,蜜汁通过气孔向外分泌。蜜腺和雌蕊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细胞 ,蜜腺是原始细胞较早形成的结构 ;花蕾膨大期细胞增大 ,细胞内有大液泡 ,后期细胞质增多 ,细胞内开始积累多糖类物质 ,泌蜜组织中形成维管束 ;花蕾露冠期除多糖类物质外 ,泌蜜组织中开始积累蛋白质 ;花蕾初放期 ,泌蜜组织内蛋白质继续增加 ;盛花期 ,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的积累达到高峰 ,蛋白质的积累更明显 ,盛花期的后期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相继消失 ,细胞内大液泡重新出现 ;花败期 ,泌蜜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六出花瓶插过程中乙烯代谢特征及其调控效应,为六出花切花保鲜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以花苞期的六出花切花为供试材料,在基础瓶插液( 1 %蔗糖 + 200 mg·L-1 8-羟基喹啉)中分别加入20 mg·L-1乙烯利(ETH)、4 mg·L-1纳米银(NS)、75 mg·L-1水杨酸(SA)和10 mg·L-1精胺(SP)配制瓶插液处理六出花切花,分析瓶插过程中切花形态、生理和基因表达3个层面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1)含有乙烯利的瓶插液处理显著缩短了六出花切花瓶插寿命,含有纳米银、水杨酸、精胺的瓶插液处理均能延长六出花切花瓶插寿命,其中以含有4 mg·L-1纳米银的瓶插液处理效果最佳,延长了瓶插期 2 d。(2)含有乙烯利的瓶插液处理显著加速了花枝鲜样质量和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增加了花瓣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了花瓣乙烯代谢水平。含有纳米银、水杨酸、精胺的瓶插液处理六出花切花均不同程度地延缓了花枝鲜样质量和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抑制了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降低了乙烯代谢水平。(3)含有乙烯利的瓶插液处理增加了开花各时期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AlACO、AlACS、AlCTR1、AlERS1AlEIN3)的表达量;纳米银、水杨酸和精胺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六出花为乙烯末期上升型花卉,外源施加乙烯抑制剂可以延缓六出花切花衰老,提高瓶插品质,其中以4 mg·L-1的纳米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石蒜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忽地笑(Lycoris aurea)、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的中层鳞片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这2种石蒜的生长发育模型。结果表明,2种石蒜中部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GA3、ZR、IAA在叶枯期较高且保持上升趋势,花芽分化期降至峰谷后回升;淀粉含量、SOD、POD、CAT、PAL活性、ABA含量在叶期较低,花芽分化期增加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花期一般下降。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忽地笑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POD、SOD和IAA;影响中国石蒜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淀粉含量、SOD、POD和ABA。根据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的淀粉含量、SOD、CAT、PAL、POD及ABA,较低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ZR、GA3和IAA,有利于2种石蒜花芽分化。2种生长节律差别较大的石蒜,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各生理指标对花的影响较大,对叶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为石蒜属植物的花芽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石蒜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及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1’)(雄性可育系)和苜蓿雄性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蜜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原1号杂花苜蓿的花蜜腺位于子房与雄蕊之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结构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其中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形状、大小、层数和液泡化程度以及淀粉粒的变化规律上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淀粉粒形成的较晚。含量也比同期可育系少(败花期除外)。说明不育系蜜腺分泌物少,直接影响苜蓿雄性不育系的授粉、受精,是导致其杂交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