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难产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产是奶牛临床上的常发病,正常发病率为2%~3%,若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助产不当,发病率甚至可达15%~20%以上。难产往往危及胎儿和母牛的生命,即使助产成功,也有可能继发产道损伤和产道感染,从而影响母牛以后的繁殖能力,给奶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难产发生原因的分析笔者近年来对郑州地区的两个大型集体牛场和部分散养农户共计1350头产犊母牛的分娩情况做了调查和统计(见表)结果显示:①难产的发病率与干奶期奶牛的精料喂养和膘情成正比关系。即:精料喂量越高,母牛膘情越好,难产发病率也越高。②母牛干奶期的运动情况也与难产有直接关系。③分…  相似文献   

2.
奶牛难产是产科病中常见病,多年来接助难产牛254例,其中经临床病志统计危重症124例,从中可按胎次、难产性质区分:一胎发生62例,占52%;2-4胎次发生36例,占28%;5胎次以上的26例,占22%。产道性难产24例,占19.4%;产力性难产37例,占29.8%;胎儿性难产63例,占50.8%。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10月,对新疆石河子市及周边地区的14个奶牛养殖场进行了子宫内膜炎发病规律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成年母牛的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为22.39%,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和产犊季节、奶牛年龄、胎衣不下、难产与助产、胎次、生产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母牛难产是肉牛改良工作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产科疾病,由于母牛难产因素的多样性,导致母牛难产的类型也大不相同,所采用的助产方法和技术措施则需因牛而定。1获取基础信息,对母牛难产情况作出初步评估实践中,母牛难产就诊时,先向畜主详细了解难产母牛的品种、年龄、个体大小、膘情、胎次、配种日期、配种公牛品种、上一胎次产犊情况、难产症状及持续时间等基础信息后,对难产情况作出初步评估,然后做好助  相似文献   

5.
<正>胎儿过大、畸形、胎位不正又难以矫正,母牛子宫扭转,饲养管理不当和配种过早等原因导致本地牛难产病例越来越多,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确保母子平安,临床上通常采取注射催产素、人工纠正胎位牵引、剖腹产等方法进行人工助产。笔者近年来在农村、基层养殖场和兽医站对几十头难产母牛进行多次人工助产,总结临床经验,深有体会。临洮县周边奶牛养殖企业较多,且黄牛仍为农村主要的生产力,近几年母牛难产现象逐渐增多,难  相似文献   

6.
<正>母畜的难产分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和胎儿性难产,三种难产中,尤以胎儿性难产居多。1发病情况2014年5月10日半夜接到一学生打来救助电话:兴义市乌沙镇一养牛场,晚上10:30左右一头经产西门达尔母牛在分娩时发生难产,经助产无法将胎儿拉出体外。第2天早上7:00,笔者前往该处进行救治。母牛难产症状如图1所示:胎儿两前肢已进入产道,外露出阴门10 cm左右。通过手臂、指甲常规  相似文献   

7.
<正>难产往往危及胎儿和母牛的生命,即使助产成功,也有可能继发产道损伤和产道感染,从而影响母牛以后的繁殖能力,给奶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奶牛发生难产的原因很多,发生难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当机立断,及时进行助产,其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双胎难产不仅会导致犊牛窒息死亡,还可能会引起母牛的死亡。临床上对难产奶牛实施助产时,若操作不当,引起产道拉伤还会引发后续的生产性疾病,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为了在临床上解决奶牛双胎难产的问题,实验阐述了1例双胎犊牛同时为倒生的难产奶牛的助产处置和产后护理。结果表明助产处置后,成功产下两公犊牛,均存活;经过产后护理,双胎难产母牛胎衣正常排出,产后10 d内体温正常,血酮值稳定,肝功能指标和能量指标正常,无异常状况。说明正确的助产和有效的产后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双胎难产奶牛母畜子畜的死亡,预防母畜产后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奶牛难产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指胎儿不能顺利通过产道而引起的分娩障碍.对出现难产的奶牛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根据难产发生的不同类型进行合理的助产是难产畜取得救助成功与否的关键.否则可引起母牛生殖道疾病或不孕,甚至引起胎儿或母牛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6年以来对19例难产奶牛人工助产的治疗中,成功诊治16例,救活胎儿11例,死胎5例(其中进行截胎术2例).现将几年所积累的应对经验和处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波  纪军 《中国奶牛》2003,(6):46-46
奶牛产后大出血,是母牛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难产或助产不当引起子宫和阴道损伤致使血管破裂而出现的大量失血。在临床上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惨重。从2002年4月到2003年3月,我区奶牛产犊3100多头次,发生产后大出血12例,发病率为4‰,12例中死亡8例,占发病的67%;治愈2例,占18%,2例由于产道继发顽固性炎症被迫淘汰。笔者在临床上对奶牛产后大出血的解剖部位及其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波  纪军 《北方牧业》2003,(23):13-13
<正> 奶牛产后大出血,是母牛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难产或助产不当引起子宫和阴道损伤致使血管破裂而出现的大量失血。在临床上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惨重。从2002年4月到2003年3月,我区奶牛产犊3100多头次,发生产后大出血12例,发病率为0.4%,12例中死亡8例,占发病的67%;治愈2例,占18%,2例由于产道继发顽固性炎症被迫淘汰。笔者在临床上对奶牛产后大出血的解剖部位及其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现分述如下:奶牛产后大出血的解剖部位实践证明,产道损伤和出血部位都在骨盆腔前口至中部的子宫颈阴道部的下壁和侧壁。损伤的创面大多是大面积钝性挫伤,由于胎儿在外力作用下与产道发生挤压摩擦所致。  相似文献   

12.
正母牛难产是指胎儿不能顺利通过母体产道而引发的分娩障碍疾病。一旦发现母牛难产的情况,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助产措施。因此,本文对该问题做深入探讨,提出有效的处理意见,供参考。1母牛难产的发生原因母牛发生难产的原因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直接原因(1)母体原因。母牛可能出现产道狭窄等问题,即临近生产的母牛,其耻骨未开、子宫口未能完全开张等,引发难产。同时,母牛长期缺乏营养或者分娩持续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难产。(2)胎儿原因。母牛在妊娠期间,营养过剩,可能造成胎儿过大,导致难产;胎位异常等不正问题,分娩时极易发生难产。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4—1987三年间治疗108例奶牛难产。现将难产类型、手术助产及预后等介绍如下: 一、难产类型 1.产力性难产15例,占13.9%。其中原发性产力微弱9例(60%),继发性产力微弱6例(40%)。2.产道性难产8例,占7.4%,均属于软产道狭窄(如子宫捻转、子宫颈狭窄等)。3.胎儿性难产85例,占78.7%。其中头颈异常22例(25.9%),前肢异常29例(34.1%),  相似文献   

14.
正难产是奶牛临床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处理不当在奶牛的养殖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很大损失,导致犊牛死亡,也可引起母牛生殖器官疾病,甚至死亡。因此了解奶牛难产的原因并进行合理防治,对奶牛的生产繁殖有重要意义。1难产的原因难产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分为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和胎儿性难产。1.1产力性难产产力是胎儿从子宫中排出的动  相似文献   

15.
难产的出现有母牛和胎儿两方面因素。一是母源性难产,常见的有母牛骨盆腔和产道狭窄,产道开张不全,子宫和腹壁收缩无力等。二是胎儿性难产,常见的有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胎儿畸形,产死胎和双胞胎。特别是实行圈养的奶牛、妊娠母牛和严重缺乏运动的奶牛,其发生难产的概率较实行放牧或半放牧的肉牛要高得多。因此,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发生难产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常造成奶牛产道损伤,导致不孕,甚至造成母子双亡的严重后果,给奶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多年来奶牛养殖服务中常见奶牛头颈侧弯性难产,腕关节、肘关节屈曲性难产,正常分娩以及产力虚弱病例的诊断和助产措施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肉乳兼用母牛难产在兽医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母牛难产其实就是胎儿不能顺利通过其产道而引起的分娩障碍病症。而对于可能出现难产的肉乳兼用母牛,如果在难产前能够及早地发现并根据其难产发生的不同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助产,  相似文献   

17.
牛产犊后,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易发生.健康奶牛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12%,异常分娩后的奶牛如难产、流产、早产、胎儿过大、胎水过多以及感染布氏杆菌病的牛群,其发病率占分娩母牛的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奶牛体弱、消瘦、产奶量下降、产后发情延迟、受胎率降低,甚至造成奶牛不孕,最终被淘汰.因此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是各养牛户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阅读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议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难产即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或分娩困难,可能是由于分娩准备不足、胎位不正或者助产不当所致。要密切监视所有临产母牛,在母牛出现阵缩时及早确定胎位并及时校正。若犊牛胎位正常,只有在母牛或犊牛有危难时才应实施助产。1难产的判断1.1产犊难易的判断目前,奶业对奶牛产犊难易度评分体系是5分制。1分表示无需提供助产(顺产),5分表示分娩过程极度困难(难产)。在母牛分娩开始时校正胎位比在子宫收缩数小时后容易得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犊牛胎位倒置,如果及时发现也能调整到正常胎位。如果胎位倒置(后蹄先出来),几乎肯定会发生难产,而且由于脐带过早断裂或勒住脖子而导致犊牛窒息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产后大出血,是母牛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难产或助产不当,引起子宫和阴道损伤致使血管破裂出现的大量失血。在临床上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给养牛户造成的损失惨重。笔者在临床上对奶牛产后大出血的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318头蜀宣花牛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蜀宣花牛母牛初配年龄在16~20月龄之间,发情和产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9~12月最高,5~8月最低;从牛群结构看,成年母牛占42.9%,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5岁以下小母牛占1.43%;从产犊胎次看,产犊4胎以上的占10.67%,产犊3胎的占11.99%,产犊2胎的占19.69%,产犊1胎的占26.51%,初胎怀孕母牛占13.64%,后备小母牛占17.49%。在所调查的1076头繁殖母牛的2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163头,其中产公犊1102头,占50.95%,产母犊1061头,占49.05%,公母比为1.04∶1;在2157个产犊胎次中,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d,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6%,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