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弱毒疫苗系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弱毒株接种SPF鸡胚,收获感染鸡胚的绒毛尿囊膜,混合研磨,加适宜稳定剂,经冻干制成。该苗用于预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从发病鸡场病鸡气管中分离到一株能使鸡胚绒毛尿囊膜产生典型痘斑的病毒。鸡胚分离物能使健康鸡发生与病鸡同样的临床症状。病愈后的血清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抗原出现阳性反应,并能中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使绒毛尿囊膜不产生痘斑。鸡胚分离物置400倍“畜禽消毒液”和“抗毒威”溶液中,室温30分钟,失去在鸡胚中产生痘斑的特性。从临床症状和鸡胚分离物的各种特性证明,该场流行的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3.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渗透法给鸡胚接种病毒,收获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制备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法和尿囊腔接种法可降低鸡胚的早死亡率,提高鸡胚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规定,在生产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活疫苗时,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和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工艺生产成品。由于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早死胚多,而且工艺比较繁琐,所以我国大多数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多采用尿囊腔接种方法,但尿囊腔接种后病毒繁殖时间要比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后延长1~2 d,增加了孵化成本,而且绒毛尿囊膜病变(增厚、水肿等)也不如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后产生的病变严重(膜重)。为此,借鉴了鸡痘鹌鹑化弱毒活疫苗的新生产工艺———鸡胚绒毛尿囊膜渗透法[1],并将此方法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5.
从发病鸡场病场鸡管中分离到一株能使鸡胚绒毛尿囊膜产生典型痘斑的病毒,鸡胚分离物能使健康鸡发生与病鸡同样的临床症状,病愈后的血清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抗原出现阳性反应,并能中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使绒毛尿囊膜不产生痘斑,鸡胚发离物置400倍“畜禽消毒液”和“抗毒威”溶液中,室温30分钟,失去在鸡胚中产生痘斑的特性,从临床症状和鸡胚分离物的各种特性,该场流行的 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生产工艺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疱疹病毒科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已有许多地区爆发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防止本病的爆发和流行。我国使用的国产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基本上都是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鸡胚,收获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混合研磨,加适当的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但是这种方法要制造人工气室,操作难度大,并且接毒后死胚率较高。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采用直接接种尿囊腔培养病毒的方法,生产出几批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质量检测达到《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汇编》(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并且使用效果较好,现将试验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的试验王少英,赵丽明,陈任重,赵素霞(广东省生物药厂,广州.510630)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LTV)在鸡胚复制的位置主要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传统的生产方法是采用在鸡胚做人工气室,通过人工气室接...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从发病鸡群分离一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命名为NM98a),并用分离株和ILT王岗株对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尿囊腔及鸡胚肾细胞上培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ILTV经不同途径接种鸡胚和鸡胚肾细胞上培养,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和鸡胚肾细胞上引起的病变不同,但最终增殖达到的感染性病毒量没有明显区别。鸡胚尿囊腔接种是ILTV增殖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鸡胚胎或鸡胚胎加适量鸡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的初步试验齐铁英,张亚华,崔浩,张继东(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哈尔滨150069)目前国内生产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均按1990年规程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  相似文献   

10.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悬液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悬液,采取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鸡胚上进行接种,可使两种病毒之间互不干扰,并能在同一鸡胚上共同增殖。取鸡胚绒毛尿囊膜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其EID50为105.5/0.2ml,取尿囊液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其EID50为106.3/0.2ml。与单项接种对照组相同;用同胚增殖的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造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30d和6个月后分别用ILT、IB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免疫后30d,ILT和IB的保护率均为100%,免疫后6个月,ILT和IB的保护率分别为95.3%、86.7%。本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增殖病毒,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免疫效果,为今后制造二联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江苏省某养鸡场采集临床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的病鸡喉头气管,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分离病毒,命名为LJS091151。以分离毒人工感染SPF鸡,于攻毒后d3出现了ILT的典型临床症状,剖检亦可见喉头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消化道空虚、黏膜充血等病理变化。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gB、TK基因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分离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发表的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证明了分离株LJS091151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2.
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生产中,用尿囊腔接种法代替绒毛尿囊膜接种法,收获的胚液和绒毛尿囊膜的含毒量(EID5D)均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对制苗的要求,提高了种蛋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悬液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悬液,采取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鸡胚上进行接种,可使两种病毒之间互不干扰,并能在同一鸡胚上共同增殖。取鸡胚绒毛尿囊膜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其EID50为10^55/0.2ml,取尿囊液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其EID50为10^63/0.2ml。与单项接种对照组相同;用同胚增殖的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造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30d和6个月后分别用ILT、IB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免疫后30d,ILT和IB的保护率均为100%,免疫后6个月,ILT和IB的保护率分别为95.3%、86.7%。本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增殖病毒,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免疫效果,为今后制造二联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细胞中提取病毒,并抽提其核酸,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st Ⅰ完全消化后,在0.7%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分离,然后用DE—81滤纸回收2~6kb区域的片段与质粒pBluescrip~+SK重组.有3个重组质粒(pLT—1,pLT—2和pLT—4)所含外源DNA片段的大小,分别与4.3kb,4.8kb和1.6kb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 Pst Ⅰ片段一致,经过Southern杂交试验证明,这3个片段都是病毒DNA的特异性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重组质粒pLT—1和pLT—2后混合作为探针,再与鸡喉气管炎病毒及其他8种鸡传染性病原进行杂交,证明此探针只与喉气管炎病毒反应,而与其他8种病原无任何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I。TV)以不同的稀释度按一定比例混合,接种同一鸡胚,同时收获胚液和有病斑的绒毛尿囊膜制成IB-ILT二联冻干疫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其安全性和效力检验均达到2种单苗的质量标准,证明2种病毒在鸡体内产生互不干扰的抗体。  相似文献   

16.
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生产中,通过改用尿囊腔接种种毒,减少鸡胚绒毛尿囊(CAM)的含量,加入适量尿囊液,制备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型弱毒疫苗。这一改进简化了生产工艺,可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用此法生产3批共1350万羽份疫苗,经在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等省应用,其免疫效果与单纯性CAM弱毒疫苗一样。  相似文献   

17.
生产设苗制备能长期保存且稳定性好、高滴度的生产种毒(种毒批 )是生产的关键。笔者结合生产实际 ,制备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冻干种毒 (种毒批 ) ,实践应用效果很好 ,现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生产种毒鸡痘基础种子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的冻干鸡痘鹌鹑化弱毒F2 82E4株。经SPF鸡舍提供的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代 ,作为生产种毒 ,于 - 2 0℃保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基础种子由广东生物药厂提供的K3 17株。经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SPF舍提供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代 ,作为生产种毒 - 2 0℃保存。1.2 鸡胚由…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TK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利用该引物扩增出了长1800bp的TK基因核苷酸片段。将该基因克隆入PGEM-T载体后,对其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发表的ILTV的TK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以ILTV、正常绒毛尿囊膜组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的尿囊膜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结果该PCR反应体系对ILTV是特异的。敏感性试验表明,该PCR系统能检出50pg的ILTV感染尿囊膜的DNA。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绒毛尿囊膜渗透法给鸡胚接种病毒,收获感染的胎儿及绒毛尿囊膜,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炎(B87株)活疫苗,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法和尿囊腔接种法,可降低鸡胚早死率且无存活鸡胚,提高了鸡胚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胚适应株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野毒株分别经绒毛膜和尿囊腔途径接种于鸡胚进行传代培养,应用AGP法和Dot-ELISA法分别对每代收取的不同培养物(绒毛膜和尿囊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经绒毛膜途径传至第3代,尿囊腔途径传至第4—5代,即成为鸡胚完全适应株,可作为鸡胚培养病毒用毒种,方法应选择操作简便、且收获物质量高。数量多的尿囊腔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