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活性氧-过氧化氢(H2O2)对兔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在添加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含胎牛血清的TCM-199培养液中,培养兔2-细胞期胚胎的对照组、≤88μmol/L、94μmol/L、103μmol/L≥118μmol/L组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86%、75%、34%、26%和5%;不同发育时间添加H2O2时对兔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为第1天处理组(37.14%)、第2天处理组(54.29%)与对照组(91.42%)差异显著。不同发育时间停止H2O2处理对兔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为第1天不处理组(82.26%)与对照组(97.14%)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第2天不处理组(52.50%)和第3天不处理组(30.00%)有差异。可以抑制兔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的最低过氧化氢浓度为94μmol/L。兔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过程中,16-细胞之前的胚胎对环境中的过氧化氢都敏感,尤其是8-细胞之前的胚胎对环境中的过氧化氢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活性氧(ROS)、半胱氨酸(Cys)与胚胎体外发育之间的关系,通过H2O2建立小鼠胚胎氧化损伤模型,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HFDA)法测定胚胎内部ROS水平,半定量PCR法测定小鼠胚胎内部NADPH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胚胎经不同浓度半胱氨酸处理后,0.4 mmol/L半胱氨酸处理组的4-细胞率和囊胚率都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氧化损伤胚胎经0.4 mmol/L半胱氨酸处理后,胚胎发育率显著高于H2O2处理组(P0.05);DCHFDA法检测发现,H2O2+Cys处理组的ROS水平显著比H2O2处理组低(P0.05);H2O2上调Nox3、Noxo1基因的表达(P0.05),半胱氨酸下调Nox3、Noxo1基因的表达(P0.05)。说明胚胎培养的最佳半胱氨酸添加浓度为0.4 mmol/L;半胱氨酸有效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氧化损伤胚胎的抗氧化能力,利于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研究在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IVC)中添加芝麻素(sesamin,SES)对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采集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受精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 SES组。采用Fluorescein-dUTP和Hoechst 33342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囊胚内细胞凋亡率和总细胞数;采用DCFH-DA检测早期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CMF_2HC检测早期胚胎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采用JC-1检测早期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ES组分裂率和囊胚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50μmol/L SES组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 SES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在IVC中添加SES可提高囊胚内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内GSH水平,改善早期胚胎线粒体功能,减少胚胎氧化应激的损伤,提高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WY14643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探讨WY14643对早期胚胎抗氧化损伤的机理。通过H2O2诱导建立胚胎氧化损伤模型,添加WY14643对胚胎进行体外培养,DCHFDA测定胚胎内部H2O2含量,分别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微量丙二醛试剂盒测定胚胎不同发育阶段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后续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WY14643处理2h后,0.1μmol·L-1 WY14643处理组4-细胞率、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经0.1μmol·L-1 WY14643和H2O2联合处理后,其胚胎发育率显著高于单独H2O2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3)DCHFD荧光检测发现,WY14643添加组胚胎内部H2O2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经SOD、MDA检测,发现添加WY14643胚胎内部各时期SOD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表明,氧化应激对早期胚胎发育是不利的,WY14643通过增加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脂质损伤等途径减少胚胎内部ROS,增加抗氧化能力,促进胚胎在体外更好地发育。  相似文献   

5.
活性氧(ROS)对小鼠早期胚胎胚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CZB培养的不同时期添加过氧化氢(2.1μmol/L),发育至囊胚阶段,制作胚胎标本,观察其囊胚发育率、胚细胞数和分裂相数。结果显示:0~12 h组和0~72 h组的胚胎发育率显著低于其他几组(P<0.05),对照组、12~24 h组、24~36 h组、36~48 h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的胚细胞数和分裂指数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胚胎在体外培养时,2细胞期胚胎对外源性H2O2最敏感,也最容易发生发育阻滞。但是经H2O2处理之后,度过2细胞期发育阻滞的胚胎能在以后的发育中发生补偿性生长,其胚细胞数和分裂指数都和体外正常发育的胚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德保猪手工克隆胚胎(HMC)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摸索SAHA的适宜处理浓度[0(对照),1.0,2.5,5.0,7.5,10.0μmol/L]和时间(0,6,12,24 h);之后分为4组,SAHA组、体外受精(IVF)组、孤雌激活(PA)组、对照(HMCC)组,分别在体外发育的1细胞期、2细胞期、4细胞期、囊胚期收集胚胎,在相同时期下比较各组胚胎组蛋白H4K8乙酰化(Ac H4K8)水平差异和相关基因(HDAC1、HAT1、ASF1A、OCT-4)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7.5μmol/L SAHA处理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12 h囊胚率显著高于0 h(P0.05);所以适宜处理浓度为7.5μmol/L,适宜处理时间为12 h。在1细胞期、2细胞期、囊胚期,SAHA组Ac H4K8水平接近IVF组水平(P0.05)。在囊胚期,SAHA组HDAC1基因相对表达量接近IVF组(P0.05);在囊胚期,SAHA组OCT-4基因相对表达量接近IVF组(P0.05)。说明SAHA可以使HMC胚胎Ac H4K8水平接近IVF水平,并纠正克隆胚胎乙酰化的异常,从而提高克隆胚胎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167-1172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的雄性生殖毒性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低质量浓度ZEA暴露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细胞增殖及核内γH2AX荧光焦点产生的影响。以TM3细胞为材料,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ZEA,设0,5,10,20μg/L ZEA染毒组,培养72h后,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TM3细胞增殖活力,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及其调控蛋白Cyclin D1、CDK4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M3细胞中γH2AX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染毒72h后,低质量浓度的ZEA对TM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检测细胞周期发现10μg/L ZEA染毒组G1/G0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S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20μg/L ZEA染毒组G1/G0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极显著下降(P<0.01),S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通过免疫荧光发现,5μg/L ZEA染毒组中部分细胞开始出现1至2个荧光焦点,与对照组相比,10μg/L ZEA染毒组和20μg/L ZEA染毒组出现γH2AX荧光焦点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荧光焦点数呈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发现,ZEA能够促进γH2AX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低质量浓度的ZEA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诱发TM3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培养液中添加虾青素(AX)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3~25 g的ICR系雌性小鼠,利用超数排卵,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1 h后将受精卵随机分组、分别移入浓度为0、5、10、25、50μmol/L的虾青素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发育培养,在培养24和96 h后分别观察并统计各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培养至96 h后,对囊胚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囊胚细胞数差异;提取各组囊胚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胚胎的TGF-β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添加10μmol/L虾青素能够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且显著提高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显著提高囊胚的细胞数(P0.05);极显著提高TGF-β基因表达量(P0.01)。结果表明,添加10μmol/L虾青素有利于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可用于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TGF-β和Bcl-2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调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三肽基乙醛(MG132)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1,2.5,5μmol/L)MG132成熟液培养水牛卵母细胞24 h并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然后对各组卵母细胞进行IVF,统计胚胎的发育率;最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组蛋白甲基化修饰(H3K4me3、H3K9me2和H3K9me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经不同浓度MG132处理后,其第一极体的排出率以及后续IVF胚胎的分裂率、8-细胞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μmol/L MG132提高了IVF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0.05);而5μmol/L MG132对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1,5μmol/L MG132分别提高胚胎的H3K4me3、H3K9me2的表达(P0.05),但各组H3K9me3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1μmol/L MG132通过提高胚胎H3K4me3的表达从而促进IVF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动物冷应激过程中肝脏因发生氧化应激而受损。本试验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buffalo大鼠肝细胞(BRL)凋亡,建立体外氧化应激的凋亡损伤模型,为深入研究冷应激对肝脏损伤的机理奠定基础。试验采用不同浓度H2O2刺激BRL细胞2h,运用WST-1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Annexin-V/FITC-PI双染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量来筛选BRL细胞凋亡的H2O2作用浓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0μmol/L H2O2作用后,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升高,同时细胞坏死较其他H2O2处理组低。结果表明,150μmol/L H2O2作用BRL细胞2h可模拟氧化应激造成的凋亡损伤。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培养液中添加虾青素(AX)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3~25 g的ICR系雌性小鼠,利用超数排卵,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1 h后将受精卵随机分组、分别移入浓度为0、5、10、25、50 μmol/L的虾青素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发育培养,在培养24和96 h后分别观察并统计各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培养至96 h后,对囊胚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囊胚细胞数差异;提取各组囊胚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胚胎的TGF-β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添加10 μmol/L虾青素能够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且显著提高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显著提高囊胚的细胞数(P<0.05);极显著提高TGF-β基因表达量(P<0.01)。结果表明,添加10 μmol/L虾青素有利于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可用于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TGF-β和Bcl-2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调控。  相似文献   

12.
四倍体胚胎在研究哺乳动物配子发生、发育、四倍体的发生、遗传、免疫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融合及发育效率至关重要。为找出适合小鼠2-细胞胚胎融合的最佳方案,试验采用两种融合液0.3mol/L甘露醇溶液和0.3mol/L蔗糖溶液,两种融合液均采用了120V/mm,20μs×2、100V/mm,40μs×2、80V/mm,80μs×2三种电融合参数。其中采用0.3mol/L甘露醇溶液作为融合液且融合参数采用80V/mm,80μs×2获得了92.5%的融合率和90.6%的囊胚率,是小鼠2-细胞胚胎融合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将收集的猪COCs置于添加不同浓度(0.0,0.3,0.6,1.2μmol/L)甘草酸单铵盐(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MAG)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46 h,统计成熟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熟卵母细胞ROS表达水平;对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于胚胎培养液内体外培养48,120 h,分别统计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并用Hochest荧光染色检测囊胚总细胞数;结合成熟率及IVF胚胎发育囊胚率选定最佳添加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MAG,以0μmol/L MAG为对照组,体外培养46 h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成熟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MAG处理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MAG添加均可降低猪卵母细胞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0.3,0.6μmol/L组差异显著(P<0.05),1.2μmol/L组差异极显著(P<0.01)。0.3μmol/L添加组显著提高了猪体外受精囊胚率(P<0.05),但不同MAG添加组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德保黑猪手工克隆(HMC)重构胚胎体外发育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从供体细胞和重构胚入手,比较了5个不同处理浓度(0、5、10、20和40nmol/L)5-Aza-CdR处理HMC重构胚的体外发育效果,筛选最佳处理浓度;在最佳浓度下比较5个不同处理时间(0、24、48、72和96h)对HMC重构胚的体外发育效果,筛选最佳处理时间;用4个不同浓度(0、0.25、0.5和1μmol/L)5-Aza-CdR结合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处理供体和重构胚,比较其体外发育潜能。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10、20和40nmol/L5-Aza-CdR处理72h对重构胚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0nmol/L 5-Aza-CdR处理能显著提高重构胚的囊胚率(P0.05),10和20nmol/L 5-Aza-CdR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囊胚细胞数(P0.05),其中以20nmol/L 5-AzaCdR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利用20nmol/L 5-Aza-CdR处理HMC重构胚72h能显著提高重构胚的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P0.05),其余处理时间对重构胚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囊胚的最佳处理浓度(20nmol/L)和最佳处理时间(72h)下,结合供体的4个处理浓度(0、0.25、0.5和1μmol/L),同时处理重构胚和供体,各处理组HMC重构胚的发育潜能均有提高,但效果均不显著(P0.05),其中0.25~0.5μmol/L 5-Aza-CdR处理效果较佳。综上表明,适宜浓度(0.25~0.5μmol/L)的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供体细胞72h并结合20nmol/L 5-Aza-CdR处理重构胚72h均能有效提高德保黑猪HMC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德保黑猪HMC胚胎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虎杖苷(PD)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本实验在体外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0.5、1.0、2.0μmol/L)PD,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 h,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然后对各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统计胚胎的发育情况;最后分析PD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PD各处理组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显著提高,体外受精后的胚胎分裂率无差异,而1.0μmol/L PD处理组囊胚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0、2.0μmol/L PD处理组囊胚期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PD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抗氧化基因GPX4、SOD1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细胞内总谷胱甘肽含量。综上,成熟液中添加1.0μmol/L PD可提高细胞内抗氧化基因的表达以及提高谷胱甘肽含量,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从而有利于牛卵母细胞的成熟以及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氧化损伤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8 h,确定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然后,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的RES分别处理正常细胞24 h,确定RES安全浓度;最后,用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采用i 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监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待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结束后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解偶联蛋白2(UCP2)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SIRT1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用浓度为150μmol/L及以上的H2O2处理细胞8 h后,极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因此确定150μmol/L为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2)用10.0μmol/L及以下浓度的RES处理正常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用2.5、5.0和10.0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浓度RES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选用5.0μmol/L为RES的安全浓度。3)用5.0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中ROS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1或P0.05)。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RES可激活SIRT1同时抑制UCP2的表达,UCP2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减少细胞内ROS的生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M 3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对小鼠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其随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添加不同浓度EC(0、5、10、15、20μmol/L)的成熟液中体外成熟培养16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同时,通过对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处理,探讨其后续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添加EC各处理组的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均有所增加,其中,10、15μmol/L组的mtDNA拷贝数均显著高于0μmol/L对照组(P0.05);但10μmol/L组mtDNA拷贝数更接近自然排卵周期合子的mtDNA含量(P0.05)。体外培养观察结果发现,成熟液中添加10μmol/L EC能提高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P0.05)。综上表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μmol/L EC可提高卵母细胞的mtDNA拷贝数,有利于促进卵母细胞后续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确定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细胞合成HSP70的时期,研究热应激对该阶段胚胎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将合子和体外发育至2-细胞、4-细胞、8~16-细胞及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别进行37、39和41℃的热应激处理,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胚胎细胞中HSP70的诱导表达;将体外培养至早期囊胚的小鼠胚胎分别施以39℃2h和41℃2h处理,分别在热应激后0和2h时收集胚胎,制作超薄切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胚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在各细胞期胚胎中,37℃组胚胎HSP70表达阴性(一);39℃组胚胎,从8~16-细胞开始呈现弱表达(+),囊胚呈阳性表达(++);41℃组的胚胎从4-细胞开始呈现弱阳性表达(+),8~16-细胞胚胎和囊胚呈阳性表达(++).39和41℃热应激处理的小鼠早期囊胚超微结构和对照组均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经37℃恢复培养2h后,39℃组胚胎的各细胞器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而41℃组胚胎未能恢复.结果表明,小鼠胚胎从4-细胞期有HSP70的诱导合成,在囊胚期诱导合成最多;热应激使胚胎亚细胞结构出现退行性变化,轻度退行性变化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im)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及后续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旨在为体外成熟培养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鼠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im(0、10、20、50 μmol/L),成熟培养12 h后统计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PBI)排出率,筛选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Lim的最适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的Lim,以0 μmol/L Lim为对照组,成熟培养12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母细胞抗氧化及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将最适Lim组及对照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4 h后进行体外受精,于体外受精24 h和3.5 d分别统计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并用Fluorescein-dUTP和Hoechst 33342染色分别检测囊胚总细胞数及囊胚内凋亡细胞比率。【结果】与0 μmol/L Lim组相比,20 μmol/L Lim组小鼠卵母细胞PBI排出率显著升高(P<0.05),后续试验均用20 μmol/L Lim进行处理。与对照组组相比,20 μmol/L Lim组小鼠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MMP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GPx3、CAT和Prdx3)、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囊胚总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囊胚内细胞凋亡比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20 μmol/L Lim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增加MMP水平提高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从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2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调控基因的关键蛋白酶,乙酰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共价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以改变特定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诱导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为了检测一种低毒新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对克隆猪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处理,并在体外检测了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能力。研究以对照试验作为基础,以凌源禾丰种猪场长白猪胎儿成纤维作为供体细胞,然后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获得体外发育胚胎。将重构胚胎以不同浓度(0、200、500、700、900 nmol/L)Scriptaid处理后,并进行不同时间(0、15、36、72 h)的培养,然后通过观察不同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下胚胎在2细胞阶段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再通过Real-time PCR检测2细胞阶段未处理组与Scriptaid处理组的Oct4、Sox2两个因子的相对表达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15 h囊胚发育率显著增加(P0.05),但2细胞阶段分裂率基本不变,而未处理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Oct4基因表达的倍数明显低于经过Scriptaid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的表达倍数(P0.05),这说明经过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后,克隆胚胎的Oct4表达量明显提高。未经过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Sox2基因的表达倍数和经过Scriptaid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Sox2基因的表达倍数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经过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之后,基因Sox2表达虽然有提高,但总体来说和未处理的胚胎相比差异不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