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酶消化法于37℃分为4个处理组进行。处理1以2.5 g/L的胰蛋白酶消化30 min;处理2以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处理3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消化50 min;处理4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采用柠檬酸胰酶法分离纯化细胞。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细胞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猪源乳酸杆菌对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ZYM—SIEC02为体外模型,通过革兰染色法、平板计数法等检测发酵乳杆菌Y091231(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乳酸乳杆菌Y091221(Lactobacillus lactis),嗜酸乳杆菌Y224031(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黏附性能及对大肠杆菌C83921、致病性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2258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3株菌对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性均较强,黏附指数平均为:Y091231(2903.25±83.33)个/100cells、Y091221(2320.37±81.02)个/100ceils、Y224031(I965.43±37.72)个/100cells,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Y091231对大肠埃希菌C8392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2258的黏附抑菌能力最强((99.4±3.17)%和(98.0±2.31)%),Y091221对沙门菌的抑菌能力最强((97.1±2.04)%),Y224031对大肠埃希菌C83921比对另外2种致病菌的黏附抑制能力高,但又显著低于Y091231和Y091221(P〈0.05),表明不同种乳酸菌对致病菌的黏附抑制作用具有菌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能量营养是保障肠道正常发育的基础。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初始底物和供能物质,也是为肠黏膜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和维持其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与其他细胞相比,肠黏膜上皮细胞对三大营养物质有不同的代谢特点和需求差异,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发挥其营养功能,因此明晰肠黏膜上皮细胞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才能为其提供高效利用的营养物质。本文总结了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对3种能源物质的代谢、利用及需求特点,以进一步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需求规律,为肠道合理高效的能源供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型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子涵  许丽 《动物营养学报》2011,(10):1812-1818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剂型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肉雏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为固体制剂组,饲喂基础饲粮+0.2%草乳杆菌固体制剂;Ⅱ组为液体制剂组,饲喂基础饲粮+0.2%草乳杆菌液体制剂;Ⅲ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01%黄霉素;Ⅳ组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猪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功能性永生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并为猪肠道营养吸收与免疫调控以及仔猪肠道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来分离纯化猪小肠上皮细胞,并通过细胞角蛋白18、细胞增殖曲线、核型分析来鉴定猪小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成功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11代。2)本试验获得的猪小肠上皮细胞角蛋白18抗原鉴定为阳性,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至第11代的猪小肠上皮细胞仍然保持着上皮细胞的特征,呈现"铺路石"和上皮样形态。培养11代后的猪小肠上皮细胞间隙开始变大,规则不明显,细胞开始凋亡。第15代的猪小肠上皮细胞则出现大量凋亡并从瓶底脱落,仅有很少细胞贴壁生长。综上所述,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能够获得生物学功能稳定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并能正常传11代,可为细胞的永生化提供试验素材。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1890年首次报道家兔胚胎移植获得成功以来,胚胎移植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如今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在商业化应用上,牛的胚胎移植技术最成熟,占的比例最大。然而胚胎体外发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囊胚效率低、胚胎质量整体偏差、发育机理不够明确、体外难以完全模拟体内环境等。输卵管是卵巢与子宫的接触和连通部位,是受精及胚胎初始发育的场所,输卵管上皮细胞有着重要的支持发育和防御功能。输卵管上皮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α-卡茄碱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IPEC-J2为试验材料,向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α-卡茄碱,分别于培养的24、48、72h采集细胞样品,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结果]浓度为0.1、0.2μg/mL的α-卡茄碱处理24h后,其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0.4、0.8、1.6μg/mL组的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P<0.01)降低。处理48h后,0.1μg/mL组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0.2、0.4、0.8、1.6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P<0.01)降低。处理72h后,各处理组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P<0.01)降低。[结论]α-卡茄碱可以降低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率,其浓度越高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越明显(P<0.01),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增殖率降低越明显(P<0.01)。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作为一种典型的益生菌,是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菌在宿主肠道中持久发挥生理功能的前提是能在宿主上皮细胞膜上发生黏附。因此,黏附性是乳酸菌发挥作用的功能性指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乳酸菌黏附的相关物质和黏附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N蛋白在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SIEC)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将构建的含有TGEV N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N1-N采用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SIEC,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分子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N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蛋白对IE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N蛋白在SIEC中成功表达,并使细胞的S期延长。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GEV N蛋白功能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TGEV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管结扎、链霉蛋白酶灌注冷消化法分离猪气管上皮细胞,并以对数生长期的猪肺炎支原体(Mhp)感染猪气管上皮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不同滴度的猪肺炎支原体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及相同滴度的猪肺炎支原体随时间变化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结果表明,分离的猪气管上皮细胞存活率为95%以上,广谱角蛋白染色阳性;Mhp野毒株XLW-1与猪气管上皮细胞37℃作用30min就能看到少量的支原体黏附,作用4h以上时黏附更明显,并且,二者作用1、2、4、6、10h,XLW-1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107、2.5×106 CCU/mL的XLW-1与猪气管上皮细胞37℃作用6h,能看到支原体黏附于细胞表面,并且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低滴度的XLW-1则看不到黏附。  相似文献   

11.
<正>肉桂醛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存在于肉桂皮中的醛类物质,具有持久强烈的香气,难溶于水和甘油,易溶于醇类,长久置于空气中易氧化。近年来,肉桂醛在制药、食品保鲜、香料等方面都有应用[1]。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延伸,研究发现,肉桂醛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芽孢杆菌、曲霉菌等其他菌群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5]。因此,以肉桂醛替代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应用将成为可能。小肠上皮细胞(IEC)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正>IPEC-J2是从新生小猪上分离的非转化细胞系,一直被用作细胞模型来研究病原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一些试剂对细胞的影响。本文将阐述用IPEC-J2作为细胞模型来研究饲料成分和饲料添加剂对细胞的影响。细胞大体上可以分为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原代细胞直接来源于供体且细胞的寿命有限。传代细胞是已经确立的且寿命不朽的细胞,它具有在无限的生命周期内进行繁殖的能力。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手段让细胞无限繁殖。肿瘤细胞和未分化细胞本身就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通过病毒将外源基因转入将正常细胞改造成无限繁殖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益生乳酸菌对奶牛阴道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的强弱是其发挥益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黏附能力是筛选益生菌的重要标准之一。为筛选出可以制备微生态制剂的益生乳酸菌菌株,本试验采用碳氢化合物黏着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2株乳酸菌SQ0048、SQ0054及混合菌株的疏水性能、自凝集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研究了2株乳酸菌及其混合菌株对奶牛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菌株SQ0048以及混合菌株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正十二烷的疏水作用极显著性高于二甲苯(P0.01);在3h时,菌株SQ0048在pH5时的自凝集能力极显著高于pH7和pH6时的自凝集能力(P0.01);菌株SQ0048在pH5时的成膜能力最强,为强被膜生物形成株,菌株SQ0054为弱被膜生物形成株,混合菌株也为弱被膜生物形成株;混合菌株对奶牛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性极显著高于2株单一乳酸菌(P0.01),2株单一乳酸菌对奶牛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具有协同作用。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及其混合菌株均具有良好的黏附能力,而混合菌株更适合用于微生态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猪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传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气管-支气管扎结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比较胰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消化效果,并研究含不同细胞生长因子和血清浓度的培养体系来寻找经济、易重复的气管上皮细胞最适培养技术。用抗8/18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法鉴定气管上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来分析本研究中气管上皮细胞最大传代次数。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消化气管所得的目的细胞量小、活性差、细胞贴壁和生长困难,链霉蛋白酶灌注冷消化法可获得数量大、活性高、纯度好的目的细胞;基础的上皮细胞培养体系中含低浓度血清、转铁蛋白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有效保证气管上皮原代和传代生长。本研究所分离的气管上皮细胞可连续传到第6代,传代细胞活性好、纯度高,可为进一步的气管上皮细胞永生化研究提供材料和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以蛋氨酸(Met)、NH4Cl为不同氮源对山羊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采用细胞增殖试验、Hoche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观察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无机氮源NH4Cl代替有机氮源Met诱导回肠上皮细胞发生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及由此引起的荧光染色颗粒增亮等形态学变化,发生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的发生促使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P53抑癌基因(p53)和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抑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 xl(Bcl-xl)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Met缺失组和0.20 mmol/L NH4Cl组均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获得体外培养状态下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研究猪小肠上皮细胞与大豆凝集素的结合情况.选取新生未哺乳健康仔猪,取小肠组织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纯化.纯化后的细胞以角蛋白抗体-8为—抗进行细胞免疫化学试验鉴定,鉴定后的猪小肠上皮细胞以FITC-SBA为探针进行细胞凝集素荧光标记化学试验,对猪小肠上皮细胞大豆凝集素结合位点进行标记.结果表明:试验分离纯化的细胞经角蛋白抗体-8鉴定为阳性,所分离纯化的细胞为猪小肠上皮细胞,经检测其纯度达90%以上,猪小肠上皮细胞FITC-SBA标记结果为阳性.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大豆凝集素结合位点,进一步明确了猪小肠上皮细胞是大豆凝集素结合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为单胃动物大豆凝集索抗营养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猪链球菌2型生长状况的影响,笔者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培养时间(2 h、4 h、8 h、10 h、12 h、14 h、16 h、18 h、24 h和36 h)、温度(4℃、30℃、37℃、40℃和45℃)、pH值(5、6、7、8和9)、Na Cl浓度(1%、2%、3%、4%和5%)条件处理下,THB液体培养基中菌液OD600值。结果显示,该菌生长前12 h为延迟期,12 h~18 h为对数期,18 h后为衰退期。该菌在温度为37℃、pH值为7、Na Cl浓度为2%时生长状况最好。本试验结果为工业化生产猪链球菌灭活疫苗及防控猪链球菌病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羔羊不同断奶日龄对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不同断奶日龄对羔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试验分别选取15、30和45日龄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杂交一代断奶羔羊各10只,分为3个试验组;同时选15日龄羔羊14只,自然断奶作为对照组。各试验组断奶后10 d(对照组分别在25、40和55日龄),空腹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部各2 cm作组织切片,观察其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断奶组羔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断奶日龄越早,羔羊小肠黏膜变化越明显,其中绒毛高度下降幅度越大,隐窝深度加深越严重,断奶10 d后恢复情况越差,断奶日龄推迟到30日龄时损伤较小,恢复较好。羔羊30日龄断奶饲喂代乳料,对其小肠形态结构影响较小,实施断奶最好。  相似文献   

19.
miR-let-7a在动物细胞的分化、增殖与凋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甲状腺激素(TH)作用非常广泛,机体的每个细胞几乎都是TH作用的靶细胞,其可以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成熟。本实验用甲状腺素(T4)浓度分别为(0、0.02、0.03、0.05、0.075、0.1、0.2μmol/L)在体外培养猪的小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T4处理组的细胞体积形态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当T4添加浓度为0.03μmol/L时,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当T4浓度为0~0.03μmol/L时,let-7a的表达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浓度从0.03~0.2μmol/L变化时,let-7a的表达呈现降低趋势,浓度为0.03μmol/L时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let-7a的表达量与细胞增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旨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探讨FUT2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猪小肠上皮细胞受到F18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侵染时的调控机制,为提高仔猪对F18大肠杆菌病抵抗力的分子选育提供理论基础。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分析FUT2基因在大肠杆菌F18ab、F18ac感染和脂多糖(LPS)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前后的mRNA表达差异,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肠杆菌F18ab、F18ac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前后FUT2的蛋白表达差异;同时设计并构建猪FUT2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筛选并获得FUT2基因稳定沉默的小肠上皮细胞系,检测FUT2基因沉默对其所在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其他关键基因(FUT1、ST3GAL1、HEXA、HEXB、B3GALNT1、NAGA)表达以及小肠上皮细胞E.coli F18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18大肠杆菌感染和LPS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后,FUT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大肠杆菌感染后小肠上皮细胞的FUT2蛋白表达上升。此外,本研究成功构建FUT2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并获得FUT2基因稳定沉默的小肠上皮细胞系;FUT2基因沉默后,其所在的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其他关键基因的表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FU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3GAL1、HEXA和HEXB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而B3GALNT1和NAGA基因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FUT2基因沉默后F18大肠杆菌对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降低。结果显示,FUT2基因低表达可能不利于仔猪大肠杆菌受体的形成,以增强猪小肠上皮细胞抵抗E.coli F18感染的能力,本试验结果同时为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在仔猪抗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