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是稻麦两熟为主的地区,稻茬麦约占三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稻田湿烂粘重,耕整地难,茬口迟,季节紧,产量低而不稳,八十年代中期,我省农业、农机科技人员,对稻茬麦的种植技术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改精耕细作为少免耕,二是改撒播为机条播。由于这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季节与质量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壮苗早发,田间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在我省发展迅速,目前全省稻茬麦少免耕机条播技术的应用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少免耕条播机、开沟机保有量分别达7万台和6.8万台。这项技术已成为江苏省麦作生产再上新台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向我国南方麦区及东南亚各国辐射。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八五”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推广硕果喜人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朱新民江苏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大省,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方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实现稻茬麦机械化,我省八十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圆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  相似文献   

3.
推广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朱新民江苏省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地区,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万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解决稻后种植三麦机械作业这一难题,江苏省80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园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器、分段及背负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4.
稻麦双免耕栽培(直播稻、稻套麦)作为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节能、高产高效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增多。为了探讨持续免耕栽培对土壤的影响,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我们于水稻收割前,在云林镇新庄村对连续免耕4年、免耕1...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江苏垦区麦稻两熟轮作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提出了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与作业机具配套方案。作业模式创新和关键装备技术创新提高了稻茬麦种植质量,实现了齐苗、匀苗、壮苗,并通过秸秆全量还田与复式作业,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大小麦种植水平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大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超高茬麦套稻是指在小麦收割前15d左右,将处理后的稻种直接套播在麦田中,稻麦形成一段共生期,麦收时留麦茬30cm左右,其余麦秸全部或部分自然还田。该技术彻底免除了传统的耕翻整地、育苗移栽等繁杂工序,是典型的省力节本、高产高效稻作新技术。超高茬麦套稻集全免耕、套播、旱育、免插  相似文献   

7.
稻田套播小麦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保证小麦适时早播,实现冬前壮苗,适用于腾茬迟的水稻茬口,同时也可以缓解收种期间劳动力和作业机械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全年稻麦双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共生期的长短对稻田套播麦的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基本苗、成苗率、总茎蘖数、小麦产量等都随之下降,不利于小麦的高产稳产,具体表现为冬前麦苗素质差、综合抗性弱,达不到壮苗越冬的目标;稻套麦要取得高产稳产最佳共生期应控制在0~5 d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布局演变,水稻收获期不断推迟,让茬越来越迟,秋播季节紧张矛盾十分突出,造成小麦播期不断推迟,导致小麦产量偏低,影响了大面积高产稳产。而稻田套播小麦是腾茬过迟或涝灾时的有效应变高产栽培技术,而传统稻套麦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秸秆全量还田下的新情况,在稻秸秆全量还田种麦仍然存在情况下,为进一步完善稻套麦配套技术,解决稻套麦冻害、草害、倒伏、早衰  相似文献   

9.
是塘镇稻套麦从1983年零星试种到百分之百种植已达15年历史,小麦单产由原来的每公顷2250千克上升到4500多千克,丰产方达6000多干克,高产田块单产超过了6750于克。同时水稻单产也由原来6000多千克,猛增到9000多千克。发展稻套麦,真正实现了稻麦双高产。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种好稻田套种麦必须狠抓以下几个关键:一、播前准备三.更新水稻品种。根据多年实践证明,三麦最佳套措期在10月20日左右,原来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8979”,熟期较早,套措过早,暖冬年份年前易拔节,春后易受冻害。因此,水稻品种我们改用武育粳2号、…  相似文献   

10.
晚茬套播麦高产栽培技术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朱克明在晚稻区推广套播麦,解决了养老稻和麦子适期早播的矛盾,减少了迟播拖腿田面积,是晚稻区提高麦子单产水平的有效栽培途径。前茬还可以相应扩种增产潜力更大的晚粳稻,有利于全年粮食增产。随着套播麦栽培技术的改进和...  相似文献   

11.
稻套麦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适期播种、省工节本。早苗早发、增产增效明显的轻型栽培新技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丘陵地区的晚熟粳稻较适合种植稻套麦,要夺取精套麦的高产,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术:1.做好播前准备,明确适宜种征范围。稻套麦的第一关键是防止播后烂种、烂芽,防干旱不出苗,为了达到一播全苗,水稻移栽前大田一定要整平,要留好中心为,并在润田期加深稻田一套沟,做到能灌能排。如果秋播前通连续干旱,应在播前3~5天给水稻田上一次“跑马水”,既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又可保持土壤湿度,满足麦子发芽所需…  相似文献   

12.
稻麦条播机主要有2BG—12A、2BG—10A、2BG—6A等型号。该机能够一次完成碎土、开沟、播种、覆盖、镇压五道工序,具有省工省种效率高等特点,广泛用于稻茬麦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一、安徽省稻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 稻、麦是安徽省两大主要农作物,历年播种面积在3300万亩左右,随着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提升行动的开展,稻、麦单产逐年提高,总产稳步增加,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据统计,2007年全省耕种收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了5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特别是小麦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了98%、83%、95%;水稻的机收水平也接近了80%。但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连续阴雨特殊气候条件下,稻茬麦作业模式中机具配套问题,研制了新型的适应粘土地稻麦轮作模式的轻型正反旋开沟联合播种机。经过前期田间试验,该机具可实现开沟、平整、播种作业可一次完成,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播种质量,基本满足粘土地烂地播种要求。但也存在开沟抛土难、易壅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轮作为主,茬口衔接尤其紧张,因而对稻茬麦机械化播种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介绍江苏省稻茬麦播种方式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江苏省现有的5种类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概况,并针对江苏省稻茬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全量还田秸秆量大、秸秆移出后综合利用代价大、湿烂田播种小麦难度大、机播生产成本高、新产品补贴难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适度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研发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新机具等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稻套麦的迅速发展及产量水平的提高,其施肥技术需不断改进。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肥料运筹对稻套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找本地区稻套麦夺高产的适宜施肥技术,同时对稻套麦的基肥套施与否进行了试验。1 试验设计试验于1998年在丹阳市农科所进行,土壤为黄泥土,品种扬麦158...  相似文献   

17.
超高茬麦套稻是指在小麦收割前15天左右,将处理后的稻种随接套播在麦田中,稻麦形成一段共生期。麦收时留麦茬30cm左右,其余麦秸全量或部分自然还田。该栽培技术集全免耕、套种、秸秆还田为一体,具有自然培肥土壤、节省机械作业能耗、简化栽培程序、增加种植面积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稻套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开始,我们从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配套入手,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以全程机械化为特点的稻套麦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该技术的主要优势 1.保证了季节,变晚茬麦为适期播种,利于培育早发壮苗安全越冬。 2.省工节本,高产增效。据测算,该技术比其他麦作方式工效提高3倍以上,从播种到收脱每亩仅需花工2个左右,平均省工5个以上;只要关键技术掌握得当,大面积较易获得亩产320千克以上的高产,比未套播的晚茬麦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19.
朝天椒在育苗时,如果管理不当,常出现焦芽、烤苗、顶壳、僵苗、徒长、冻害异常现象,应采取灌足底水、加盖草苫、及时通风降温排湿、喷洒多效唑防止旺长等措施培育壮苗,为朝天椒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稻茬麦机械种植技术难点与破解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茬麦在安徽省小麦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常年稻茬麦种植面积在800万亩左右,面积约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沿淮丘陵地区。小麦品种多为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沿淮为冬性品种种植。长期以来,稻麦两熟地区存在着"重稻轻麦"的倾向,且其种植质量一直难以保证,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也与旱地小麦存在着较大差距,再加上近年来持续阴雨灾害天气的影响,更是增加了稻茬麦的机械化种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的驱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优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