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辽宁省建平县矿区植被恢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建平县矿区植被恢复工作的经验与技术措施,方案合理可行,措施科学得当。针对存在认识不足和管理不力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陆良县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研究,将该县的植被分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灌丛、竹林5种类型.根据海拔范围、植被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各植被类型在陆良县的分布情况,并对陆良县植被类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植被修复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利用植物自然演替、人工种植或两者兼顾,使受到人为破坏、污染或自然毁损而产生的生态脆弱区重新建立植物群落并恢复生态功能的技术领域.矿区植被修复包括:蓄水固沙土,改良土壤;合理筛选植物和安排种植顺序,增加表面植被覆盖;以及建立次生植物群落,再造生态景观等3个互相联系和彼此渗透的发展阶段.植被修复是矿区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就国内外植物修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以及矿区植被修复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由于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充足,区内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据调查,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落叶灌丛和草丛。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芒州岛植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岛内原生植被已被破坏殆尽,现状植被较为简单,主要是以乌药、野漆树、牛耳枫、豺皮樟、芒萁等为主的矮乔木林类以及在局部海岸和沟谷地段有小片的灌草丛分布;总体生态水平属中等偏差状态,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植被修复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利用植物自然演替、人工种植或两者兼顾,使受到人为破坏、污染或自然毁损而产生的生态脆弱区重新建立植物群落并恢复生态功能的技术领域.矿区植被修复包括:蓄水固沙土,改良土壤;合理筛选植物和安排种植顺序,增加表面植被覆盖;以及建立次生植物群落,再造生态景观等3个互相联系和彼此渗透的发展阶段.植被修复是矿区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就国内外植物修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以及矿区植被修复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矿山矿石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采取工程设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恢复矿区植被,并对该办法进行效益分析,以期为采石矿区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小秦岭矿区石渣坡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从2005年起,选用多种植物进行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试验,提出科学的配置模式。[结果]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选择的植物品种为:草本植物(高羊茅、猫尾草)、木质藤本植物(葛藤、爬山虎、五叶地锦)、灌木(珍珠梅、紫穗槐、荆条)、乔木(旱柳、山毛桃、侧柏),配置模式为:草本植物+乔木,适合海拔为500~1 500 m、小气候条件较好的矿区;草本植物+灌木,适合海拔为1 500~2 000 m的矿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适合海拔高于2 000 m、小气候条件较差的矿区。[结论]第1年种草,第2年种植乔木、灌木,科学追肥浇水,可改善小秦岭矿区石渣坡的植被情况。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线、样地及植被分类等方法,对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有6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和15个群系,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依据云南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分别阐述了滇青冈-黄毛青冈林、滇石栎林,高山栲-元江栲林、旱冬瓜林、云南松林、滇石栎-白穗石栎灌丛、光叶石栎-高山栲灌丛等15个群系的植被类型特征,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0.
矿区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晋宁磷矿矿区废弃地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养分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林地土壤养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旱冬瓜、圣诞树林地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最高,旱冬瓜林地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荒坡地、废弃地中有机质、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最低。植被恢复措施提高了矿区废弃地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其中旱冬瓜林、旱冬瓜+圣诞树林及圣诞树林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直干桉林、藏柏林、蓝桉林的物种多样性较低,废弃地物种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SA模型的神东矿区植被NPP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的CASA模型对神东矿区植被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研究该矿区整体植被变化。分析了大柳塔、补连塔、榆家梁等3个矿井植被变化情况;并对矿区采区与非采区的植被生长状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差值法,定量地确定矿井所在地自然地貌因素和采矿活动因素对植被NPP的影响并研究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下神东矿区植被NPP和各个矿井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均出现恶化的趋势,各个矿井恶化程度不同。不同地貌单元的矿区开采对植被NPP影响程度不同。不同矿井的不同植被类型受自然地貌和人为煤炭开采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广东大宝山矿区尾矿库植被演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东大宝山4个尾矿库环境特点和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大宝山尾矿库区内植物种类总体上较为稀少,不同尾矿库区内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比较大,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较多,其次为菊科植物和豆科植物,表明这3个科的植物较其他科植物更容易适应尾矿库环境,特别是禾本科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从样地1到样地4,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依次增加,表现出由较少先锋物种种类组成的简单群落向稳定复杂群落方向演替的趋势,反映了植物群落结构随演替时间的延长越来越趋向复杂化.研究还表明物种多样性与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重金属含量(Cd、Cu和zn)显著负相关,尾矿库区的高浓度Cd、Cu和Zn是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东部低海拔沟谷地带的典型代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要建群种,组成成分中还有樟科、木兰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种类,区系成分复杂,层次分明,植物种类丰富。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该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2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该文较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各个植被类型的代表群丛。  相似文献   

14.
对神府东胜沙地矿区植被现状进行了调查,依据生态恢复原理对该区植被建设的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以及植物种选择与结构配置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区适生的植物种与结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深圳市区域绿道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植物群落学-生态学等方法,对深圳市区域绿道沿线植被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区域绿道沿线植被景观类型丰富,多样而复杂,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36个群系及69个群丛;荔枝林和林分改造林等人工植被分布面积较广,自然植被则仅在2号线的梅林郊野公园、梧桐山-三洲田-马峦山森林公园、大鹏半岛的锣鼓山郊野公园及5号线的银湖森林公园等地段分布。  相似文献   

16.
孙逢  冯孝杰  袁兴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50-4551
采用样方和线路勘察方法对亢河沿岸的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常见植物有23科32属53种,并有国家1级和2级保护植物;地带性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共有植被型5个,群系7个;植被多样性的分布与人类干扰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16-119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铁丝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福铁丝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组成成分多源、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18.
对长江中下游的4个大型铜矿区(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区、湖北铜山口铜矿区、安徽铜官山铜矿区和江苏伏牛山铜矿区)进行了土壤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各矿区土壤中含铜量极高,平均值范围为3 810~8 633 mg/kg,高铜可能是限制植物定居的因素。4个矿区均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良好植被,调查共记录高等植物种67种,隶属27科60属,共有的优势种包括海洲香薷、蝇子草、鸭跖草、头花蓼。4种优势植物的分布、植物体内铜含量与土壤中铜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它们都有一定的铜指示作用,并且这些植物的单优群落或者它们的集合具有更高的指示价值。综合植物体铜含量及其对应土壤中的铜含量,认为海洲香薷、鸭跖草、蝇子草、头花蓼4个共有优势种以及酸模叶蓼、滨蒿、蚤缀、瞿麦等都是铜耐性植物,特别是前4种,即4个矿区所共有的优势植物种群更适于铜污染土壤的植被重建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9.
紫金山不同植被类型蝶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8年调查了紫金山4种植被类型的蝶类群落结构,共采集标本5629只,分别隶属于2总科8科56属92种。应用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对不同植被类型蝶类的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及植物群落的差异是导致紫金山堞类群落结构差别的主要因素。蝶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是影响蝶类群落时间结构及动态的主要因素。紫金山各植被类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重,森林演替正处于某个中间阶段,群落结构仍不稳定,多样性指数不受均匀度影响。  相似文献   

20.
飞播马尾松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小比数对灌木及草本层多样性及盖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角尺度、混交度对灌木及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混交度对草本Patrick指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开敞度对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开敞度对灌木Patrick指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对灌木盖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各种空间结构指数对Pielou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总体上,林下植被多样性表现为林木随机分布的林分高于聚集分布的林分,混交林高于纯林,中等密度林分高于高密度林分,开敞度基本充足的林分高于开敞度严重不足的林分。(2)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空间密度,最小的是大小比数。因此,以调整林分密度为主,综合调整林木分布格局、树种结构及其开敞度,将有利于提高林下植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