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株高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稻株高性状遗传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已报道的水稻株高基因的类型,介绍了已克隆的水稻株高基因。同时阐述了水稻株高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概况,并对水稻高产遗传育种方向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油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高油玉米育种的特点、种质创新、油分含量的遗传研究、花粉直感效应的研究与利用以及高油玉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对高油玉米育种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高油玉米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培育青贮型高油玉米是今后高油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与油分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推动聚合油分基因研究,对加速高油玉米的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利用 7× 4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对冬小麦株高的杂种优势、配合力、遗传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株高性状的平均优势为 7.47% ,具有负向优势的组合很少 ,仅占 1 0 .7% ;株高杂种优势与组合特殊配合力极显著相关 ,而与组合双亲平均值无显著相关性 ;群体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 ,株高的非加性效应占优势 ;估算了株高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  相似文献   

5.
6.
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玉米的利用和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玉米株高和穗位遗传模型测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玉米株高、穗位进行了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有显著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穗位符合加性--显性产效、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雄间的分配,株高差异显著,但穗位无明显差异。株高的遗传为超显性遗传。穗位的遗传为部分显性,隐性为增效基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8份新选育早熟玉米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方法]试验设计采用NC Ⅱ遗传交配设计,数据处理采用DPS3.0软件进行.[结果]杂交组合间的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和生育期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新自4211×武314、JL02×武314、HD103×OS87-24、新自3113×OS87-24、新自3113×OS135-88、JL02×98-174的单株产量的配合力总效应值较高,是表现比较优良的组合.单株产量、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应该在早代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是比较优良的自交系,可以作为亲本直接利用.HD103、新自4211、OS135-88可用于改良自交系,或者做针对性改良后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用矮变1号与农林10号小麦矮源,分别以同样的组配方式进行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1)矮变1号株高的遗传,不同于农林10号的隐性遗传方式,可认为控制矮变1号株高遗传的主要矮化基因是部分显性的;(2)矮变1号各组合子二代分离出超矮秆植株的比例显著大于农林10号;(3)相关性分析表明,杂种后代随着株高的降低,不孕小穗增加,主穗粒数减少,穗粒重和株粒重明显下降。但是,不同杂交组合的表现不尽相同。“矮变1号”ד8582-201”,子二代平均株高44.7厘米,在田间以矮、齐、多穗而注目,杂种穗粒性状的表现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中单二号”玉米品种在我省推广应用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我省玉米育种工作提出三点意见;1.不能脱离生态分区育种来谈广谱适应性品种的选育问题。2.一个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推广的成功需要借助于良种、良法、以及与之适宜的耕作制度的配套。3.育种工作者必须坚持与种子工作紧密的结合,育种工作者放松繁育环节是严重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籼型矮秆陆稻株高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陆稻矮秆×高秆和矮秆×矮秆的株高遗传研究表明,高秆对矮秆均为部分显性,IR30716—B—1—8—1—2的矮生性为两对互补隐性主基因控制。其中,1对复等位且显性于sd—1,暂定为sd—1_(x1)。CICA6为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可能等位于sd—1:CICA9,T_(os)4020,旱谷—2为微效多基因控制,且均具有较强的基因互作。矮化效果,除IR30716—B—1—日—1—2外均较好,且遗传力在85%以上,基因型、表型变异系数很接近,矮化作用能稳定遗传,早代选择效果较好。籼型陆稻矮生基因较水稻丰富、复杂,若将陆稻矮生基因导入水稻,有可能解决水稻株高遗传的单一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四年的研究结果,初步認为: 1.小麦株高性状,遗传机制頗为复杂,无论控制株高的基因数目或基因作用的方式都有差異,由于所用矮源不同,F_1平均株高分别表现为偏高、超高、中值或偏矮。F_2株高分离分别表现为常态曲线、偏态曲线和多峰曲线。絕大多数组合正、负超亲同时出现。2。F_2平均株高与双亲株高平均值以及F_1株高均有显著的相关性。3.株高与百粒重、抽穗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抽穗期則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株高与穗长的相关性因亲本不同或组配方式之異而有差別。株高与每穗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相关不显著4.F_2同一组合内株高近似的单株间抽穗度表现为明显分离。5.百粒重随株高降低而减小主要是由于灌浆不足所致,矮化的同时,可能也抑制了干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以15个省内外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P(P—1)/2双列杂交进行试验,研究了株型性状和产量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矮广10、MO17、5005对所测株型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为负值,能显著改善株型;获白、32、3H—2、84、多黄22能改进部分株型性状。产量与单株叶数的一般配合力间呈显著正相关,株型性状的遗传多受基因加性作用支配。  相似文献   

16.
粳型矮秆陆稻株高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粳型矮秆陆稻与云南高秆陆稻测配,结果表明,IRAT216,177,144,140,134,咖念为多基因控制矮生性,农林20,毫补卡×南高谷、俄爱戛×老造谷为主基因控制.其中,黎明对农林20表现矮秆显性,黎明复等位、显性于毫补卡×南高谷,暂定毫补卡×南高谷为sd—1X_2。俄爱戛×老造谷与黎明非等位,RikutoNorin21矮生性遗传有待深入研究。组合遗传力均较高,但多基因的材料较主基因的更稳定,并讨论了粳稻矮源、株高基因的多样性及sd-1位点活性。  相似文献   

17.
超甜玉米细胞和组织培养及其后代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高培养力基因型与甜玉米杂交,其F1代进行花药培养具有较高的培养力,花粉胚的诱导频率可达26%.甜玉米基因型通过幼胚培养,建立起2个可长期继代培养,大量再生绿苗的体细胞克隆,并获得了自交结实后代,同工酶分析表明,同一克隆再生植株可产生基因突变.常规高培养力材料与甜玉米杂交后代进行二环系培养,可以筛选出高配合力的超甜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种植密度 (10 5 0 0 0、135 0 0 0、16 5 0 0 0株·hm-2 )条件下 ,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对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调节 ,降低株高、穗位高 ,增加茎粗 ,减少空秆率 ,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鲜、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 ,特别是在玉米的饲用生产上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产量,株高及其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具有176个RFLP标记的DH群体及其图谱,对控制水稻产量、株高及其相关性状的QTLs进行区间作图。共定位了47个QTLs,其中影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s33个,影响株高及其相关性状的QTLs14个,并估算了每个QTL的加性效应和贡献率。一些性状的定位结果与其他人的研究有所差异,可能是研究材料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所引起,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研究将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同工酶的遗传及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同工酶的遗传及同工酶分析在植物遗传育种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同工酶及其它分子标记在遗传学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