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景区水土流失调查是景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构建的依据,做好水土流失调查方案编制是景区水土流失调查和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提出了水土流失调查方案编制依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步骤、分析评价等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在飞速发展的旅游业刺激下,近年来,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大规模开发建设、超负荷接待对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景区生态承载力遭受了最大限度的挑战,景区局部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景点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实地调查了景区水土流失形式、分布、强度、特点和危害程度等,通过分析,根据水土流失策源地和防治目标,将景区水土流失划分为路网系统、坡耕地、开发建设区、景点及服务设施、泥石流沟道等5个类型,并根据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分类指导,提出了较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热带雨林区大部分小流域自然状态保存较好,但随着林地垦殖指数增高和景区的开发,破坏了热带雨林的原始状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以海南省赤田水库水源保护区呀诺达小流域为例,在分析热带雨林景区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探讨了其重点防治措施,即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雨林、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为原则,通过植被恢复、封育保护、沟道治理、生态护坡等四项近自然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实现对热带雨林景区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4.
北京东灵山景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北京东灵山景区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通过调查北京东灵山景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提出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旅游业管理、强化水保意识,加大水土保持资金和科技投入,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5.
易县是旅游资源大县,但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易县依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改善景点、景区环境,通过精心谋划、科学实施、重点打造,实现了水保项目区即旅游景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铁岭市龙首山生态景观治理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市1999年以来,投入1690万元对面积为186hm2的龙首山景区实施了高标准综合治理,使龙首山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景区环境大为改观,成为辽北最大最著名的市内风景区之一,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与再造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7.
二龙山旅游风景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二龙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点及侵蚀形式 ,剖析了景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破坏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并对其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自然资源权属不清 ,开发利用无序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脱节以及游人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等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旅游 ,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突出以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等,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km2,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暴洪灾害频发,防洪能力薄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艰巨"、"生产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监测能力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多措并举,确保治理成果的巩固"、"建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嵩山景区旅游活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建华  朱玉涛 《土壤学报》2009,46(1):164-168
旅游活动对景区土壤的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众多学者研究了游客踩踏对景区土壤的影响,指出景区土壤板结、雨水下渗减少[1~5]。Joy等[6]提出了旅游活动对土壤-植被系统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如硬度增大、土壤结构破坏、植被覆盖度下降等。Sun[7]和Douglas[8]指出,旅游活动可使地面径流增加,引起水土流失。Cilimburg[9]研究发现,旅游活动可导致景区局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病原体增多,微生物活性降低。Eden等[10]研究发现,旅游活动使景区土壤含水量下降,硬度增大,有机质含量减少,植物种类及覆盖度明显降低。Cer-man[11]和Willian[12]的研究也发现,旅游活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3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梭罗沟和如米沟为研究区,介绍了"3S"技术在水土流失信息提取中的技术要求、数据收集和工作流程,并对研究区水土流失信息提取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实例研究证明,"3S"技术作为研究水土流失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可以准确、快速、连续地提取研究区水土流失的特征指标,能够满足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信息提取的要求,使研究区水土流失信息得到有效的分析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就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指出搞好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应提交的预期成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秭归县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前后的水土流失状况,总结了综合治理实施23年来的丰硕成果,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在控制水土流失、抢救耕地资源、拓宽生产领域、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深远影响。提出水保工程抓住环境中的"水"和"土"两个因子,按照水土流失区的自然规律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解决因水土流失引发的各种矛盾,建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机制,对于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和提高环境容量与质量、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群众脱贫致富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三峡库区张家冲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从降雨、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因素等方面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降雨是影响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流域降雨量与水土流失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组合能够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区内水土流失更为恶化。针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研究区推广"坡篱种粮"和"坡篱种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点治理疏林地和残林地以及建设高标准梯田、排水沟、蓄水池等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彭阳位于宁夏东南部的六盘山东麓,土地总面积2528.6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 12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 129km2,辖3镇9乡,总人口26.3万人。1983年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孕育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创立了"与时俱进、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有机结合、布局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建管并重、完善水土流失治理机制,苦干实干、形成水土流失治理合力"的彭阳经验。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4):F0002-F0002
正永泰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西南部,土地面积2 241km~2,素有"福州后花园"、"中国李果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等美誉。为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部署,我县抓住机遇,坚持务实举措,积极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根据遥感调查,2008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13.09%,特别是我县被列为省Ⅱ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县以来,水土流失率降为11.87%,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安徽省凤台县,距县城36km,园区总面积672 hm~2,包括速生丰产林栽培示范区、林带复式种植示范区、经果林节水灌溉栽培示范区、科普教育区、生态景区、水土流失监测区等6个功能区,先后被命名为"淮南市水土保持基地""省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内林茂草丰,野趣迭出,静谧幽雅,鸟语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工作,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全面遏制,水土流失实现了面积由"增"到"减"、强度由"重"到"轻"的历史性转变。70年来,我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全国有31个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动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推动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关键作用。为满足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考核的需要,经过深入调查和广泛讨论,建议将"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作为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明确定义了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对实际工作中计算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所涉及的关键参数,即特定区域、特定时段内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和"人为水土流失增加面积"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考核指标的灵活应用和具体量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野外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野外核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多年外业工作经验,总结了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方法,并以太湖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中数据来源、前期准备、野外核查、内业整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表明,采取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方法,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水土流失。本文就城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城市水土流失形式及其危害进行概括描述,认为城市水土流失可能引起生态失调、资源衰退、基础设施破坏和诱发地质灾害等。针对城市建设功能区划和地形等因素划分水土流失防治类型,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指出建立健全城市水土保持规章,完善"三同时"制度,落实"三权",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城市水土保持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强经费投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