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黄酮类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田间的防控效果,采用槲皮素(灌根+喷雾)、芦丁(灌根+喷雾)、槲皮素+芦丁(灌根+喷雾)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并用农用链霉素灌根和清水处理作对照,通过分析各处理烟草根系生长情况、农艺性状、青枯病发生情况和烟叶品质,系统评价了黄酮类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槲皮素和芦丁混合施用在团棵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促进烟株根的生长;槲皮素+芦丁处理在打顶后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槲皮素+芦丁和农用链霉素对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要好于槲皮素或芦丁单独施用.在烟叶的烘烤质量上,农用链霉素处理烤烟的质量最优,其次为槲皮素处理.本研究为烟叶生产上烟草青枯病的防治以及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系统是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一个专业分析子系统.通过计算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进行环境质量评价;采用"植株潜水蒸发定额法"来计算维持天然植被现状的生态需水量;结合生态风险评价思想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别计算生态退化指数、风险度指数和易恢复度指数,构建一个生态风险强度指数进行相应的生态风险分析评价,从而探讨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以及与其他子系统集成问题.实践表明,将理论研究成果,通过ArcGIS+Oracle9i+ArcSDE技术来开发环境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干旱区环境作出科学的评价,也可为其他相关系统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有67种,隶属于25科,其中优势杂草有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猪殃殃(Galium maborasense Masamune)、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 L.)、苣荬菜(Sonhus arvensis Linn.)、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 Kitam.)6种,是构成青海各地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5种,常见杂草有17种,一般杂草有39种.湟中地区主要形成猪殃殃+密花香薷+藜+野燕麦+大刺儿菜+芦苇+尼泊尔蓼为主的杂草群落;民和地区为狗尾草+藜+扁蓄+野燕麦+田旋花+荞麦蔓+大刺儿菜,平安地区为野燕麦+猪殃殃+苣荬菜+大刺儿菜+赖草+荞麦蔓+密花香薷+扁蓄+泽漆,化隆地区为薄蒴草+猪殃殃+野燕麦+荞麦蔓+苣荬菜+密花香薷,大通地区为野燕麦+猪殃殃+藜+大刺儿菜+问荆+密花香薷,刚察地区为密花香薷+西伯利亚蓼+薄蒴草+藜+微孔草+旱雀麦+苣荬菜+野胡萝卜.湟中和大通地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湟中和大通群落结构最为相似.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控草措施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及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采集于2007年和2010年的油松成熟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6-BA1.5mg.L-1+NAA0.2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成熟种胚愈伤诱导率分别为33.33%和54.17%。诱导不定芽最佳光培养条件是12/12h,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6-BA1.5mg.L-1+NAA0.1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种胚愈伤诱导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50.0%和58.3%。生根培养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是DCR+IBA0.1mg.L-1+NAA0.1mg.L-1+KT0.1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种胚愈伤诱导的不定芽生根率分别为36.4%和18.2%。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从骨髓中期制备了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四种啮齿类核型,其结果为:子午沙鼠zn=50,N.F=78,K.F=26M+22T+XY(M,M)。大沙鼠2n=44,N.F=72,K.F=24M+2SM+2ST+12T+XY(M,M)。小五趾跳鼠2n=48,N.F=83,K.F=16M+18SM+2ST+10T+(ST,ST)。小家鼠2n=40,N.F=40,K.F=38T+XY(T,T)。这几种啮齿类的核型曾有过报道,它们与本文报道种类,除二倍体数一致外,均见不同差异或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明,物种由于分布的广域性与地理隔离,染色体发生重组,导致亚种分化,从而呈现染色体的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6.
黑河分水后张掖绿洲“生态-经济”系统风险规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和敏感性,水资源任何形式的改变都会给绿洲“生态-经济”系统产生一定的扰动。2000年国家实施的黑河分水,给张掖绿洲农业、地下水循环、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风险。作者以风险分析理论为主,提出“循环型经济社会”节水模式、“节水农业+轻工业+枢纽型城镇”发展模式、“水价+水权”水资源管理模式三种模式规避风险,促使“生态-经济”系统达到最大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SDS-PAGE技术对陇东旱塬地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HMW-GS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份材料中HMW-GS有8种,分别为:Null、1、2*、7+8、7+9、5+10、2+ 10;亚基组成以Null、7+8、2+12(40%)和Null、7+9、2+12(30%)为主,大部分缺乏5+10,1,17+ 18,14+ 15等优质亚基.优质亚基(1、7+8、5+10)在地方品种白齐麦和早先育成品种庆丰1号中出现,而在近年育成的品种中却没有出现,在今后小麦育种中应加强对这2个优质亚基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 CCN:主要病原为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危害日益严重, 亟待探索新的生防途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作为环境功能生物, 对寄主植物具有生物药肥双重作用, 不仅能促进植物吸收利用养分, 而且能拮抗土传病原物、提高植物抗病性。本研究以AMF与CCN相互作用为切入点, 试图明确AMF与CCN相互作用关系, 并科学评价不同AMF抑制CCN、降低病害的效应。试验于温室盆栽条件下进行, 设接种AMF Gigaspora margarita(Gi.m)、Glomus mosseae(G.m)、Glomus intraradices(G.i)、Glomus versiforme(G.v)、Gi.m +G.m+G.i+G.v、CCN、CCN+Gi.m、CCN+G.m、CCN+G.i、CCN+G.v、CCN+Gi.m+G.m+ G.i+G.v和不接种对照(CK)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 接种AMF各处理均能降低小麦孢囊线虫侵染率、土壤中孢囊数和根内J2数量, 其中Gi.m处理抑制效果最大;CCN不同程度减少AMF侵入点数和产孢数量。Gi.m 和CCN+Gi.m处理的根内丛枝着生数量最多, 而后者根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CCN+AM真菌处理。Gi.m和G.i处理的小麦株高、地上部干重高于其他处理;Gi.m 和CCN+Gi.m的处理的单穗重和单株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AMF能不同程度拮抗CCN、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产量, 其中, Gi.m是高效菌种。结论认为, AMF与CCN之间存在一定相互抑制作用, AMF能通过诱导植株防御反应拮抗CCN。  相似文献   

9.
以唐菖蒲病球的茎尖(0.5毫米)为外植体,接种于MS+BA1ppm+NAA1ppm,3周后部分茎尖分化愈伤组织.将其换接到N6+BA0.5ppm+NAA1ppm+0.4%活性炭培养基上.1周后分化出不定芽,进一步分化出不定根,根系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渭北旱塬小麦生产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不足,寻求合理的栽培措施以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对于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2a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0~200 cm土层水分与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NP+ PF+ S)与推荐施肥+垄上覆膜(NP+ PF)两种垄沟栽培模式,虽然单位面积穗数明显降低,但由于穗粒数、千粒重显著高于其它栽培模式,因此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所有模式中为最高.(2) NP+ PF+S和NP+ PF模式在小麦生育期内明显增加了土壤储水量,尤其在冬小麦易遭水分胁迫的时期(3-5月),其土层中储水量要明显高于其他模式.(3)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主要集中在60cm以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累积量逐渐减少.在第二季,塬面冬小麦NP+ PF+S处理的硝态氮累积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梯田,NP+S处理出现明显累积.由此可见,推荐施肥+垄沟栽培模式虽然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累积,但是显著提高降水的有效贮蓄,是渭北旱塬区雨养农业条件下维持冬小麦高产的合理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