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个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季的增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催菇剂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塘进行诱导出菇,可以增加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数量,但产量提高不明显;而使用菌塘复壮或催菇与菌塘复壮结合处理,可以使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时间提早、潮次增加2~3潮、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掌握了褐环粘盖牛肝菌生态学特性、野生增产技术、菌种分离扩繁、菌剂制作、菌根苗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在旱地采用栽种褐环粘盖牛肝菌菌根苗的人工栽培试验,试验采用不同基质培育菌根苗,并对栽培出菇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菌根苗移栽与无菌苗就地接种培育菌根苗的栽培试验,研究了催菇处理对出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栽种菌根苗取得了褐环粘盖牛肝菌人工栽培的成功,单产高达283.57 g·m-2,采用带土基质培育的菌根苗出菇效果明显优于无土基质,移栽菌根苗的出菇效果优于就地接种培育菌根苗,催菇处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球形状、大小、色泽、培养液颜色、摇瓶壁沉积物、菌丝球得率为评价指标,描述了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变化情况,同时用量化的方法测定菌丝活力,结合两种方法全面的评价了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褐环粘盖牛肝菌在液体培养14~18d收获,菌丝体活性最好,菌丝量基本上达到最大,是菌丝体理想的收获阶段。  相似文献   

4.
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luteus)是一种优良的菌根食用菌,对油松具有很好的促生长作用,在国内广泛分布,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野生食用菌之一。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承担市、省级多个牛肝菌科技研究项目,包括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液体培养、生态学、野生促繁、人工栽培技术等。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培养及菌剂制作是实现其人工栽培产业化的基础。现将液体培养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野生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的生境,以华丽牛肝菌菌塘为研究对象,取样4个菌塘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个采集点菌塘土壤进行分析,研究其细菌的组成、丰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华丽牛肝菌菌塘菌群分属于30个门、78个属,菌塘中主要的类群为变形菌门(72.13%~14.70...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4态等离子体的一种,对真菌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用低温等离子体对于粘盖牛肝菌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为0.35 k V、电流为0.25 A时,低温等离子短时间处理粘盖牛肝菌具促进其生长的影响,长时间处理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点柄粘盖牛肝菌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形态学鉴定,西陵地区油松林中的优势菌根食用菌为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L. ex Fr.)O.Kuntze]。通过一个发生世代的调查观测,研究了其形态特征变化、生物学发育规律、子实体发生与气象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关系,为研究林菌共生机制及培育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褐环乳牛肝菌是重要的外生菌根菌之一,对松科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该菌可增加根际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条件等。现从褐环乳牛肝菌的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分布地区、发酵生物学、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代谢途径关键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认为应从褐环乳牛肝菌外生菌根菌复合菌剂开发、分泌蛋白功能以及关键代谢酶功能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利用该菌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美味牛肝菌液体发酵的影响,确定美味牛肝菌最适液体发酵的碳源、氨源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葡萄糖2.0%、蔗糖1.0%最适氮源为牛肉膏0.5%、酵母膏0.5%,并且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值55,转速180r/min,25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绒盖牛肝菌在浙江丽水的分布情况,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条件,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缘盖牛肝菌生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适宜缘盖牛肝菌发生的生态条件是海拔1200m以上山体的中上坡和坡顶的平缓地段,以黄山松纯林或黄山松为主夹杂少量木荷、柳杉、杉木、杨梅的混交林,郁闭度在0.7左右,立木密度为每亩337株以上,胸径10cm以下,树龄在13年~22年,土壤薄,A1层10cm以下,代换性酸+代换性盐基的数值大(20.35),有机质含量高(4.1%),速效P含量高(2.05mg·kg-)1,石砾含量高(50%以上)的地方;缘盖牛肝菌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大,干湿交替有利于子实体发生和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2011,(4):6-6
主料:牛肝菌300g配料:青椒、红椒条各40g,五花肉丝40g,蒜片10g调料:盐2g、味精1g、生抽3g  相似文献   

13.
桦褐孔菌菌丝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桦褐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的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最适微量元素为ZnSO4与MnSO4,维生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4,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无机盐为KH2PO4+ MgSO4·7H2O.  相似文献   

15.
在黑牛肝菌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观察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 g·L-1的组氨酸或0.1 g·L-1的天冬氨酸后,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菌丝浓密粗壮、长势好,菌落颜色正常、边缘整齐.但较高浓度的组氨酸和天冬氨酸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添加各浓度的赖氨素、精氨酸和谷氨酸均对菌丝生长速度或菌落...  相似文献   

16.
于室内在板栗植株上接种点柄黏盖牛肝菌菌剂而形成外生菌根,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形成的外生菌根进行鉴定,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板栗的菌根系统多样,有简单不分枝、羽状分枝、珊瑚状分枝3种状态.末级分枝顶端顿圆,整体多呈弯曲、棍棒、圆柱等形状,长可达18.5μm,直径19.23μm;外延菌丝明显,亮白色,菌套明显...  相似文献   

17.
湘西北美味牛肝菌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味牛肝菌菌体较大 ,菌肉肥厚 ,菌柄粗壮 ,食味浓香可口 ,属珍贵食用菌之一。不仅可食用 ,也可药用。本文就笔者 2 0 0 0年 5月以来 ,对湘西北美味牛肝菌的分布及生态研究的结果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延庆县野生点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为试材,研究了7种常用碳源、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人工驯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对碳源利用有一定选择性,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平均生长速率可达到0.33cm/d;菌丝体对氮源有较广的适应性,对大多数的无机氮、有机氮均可利用,以氯化铵和硝酸铵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19.
缘盖牛肝菌采收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理不善、随意采收导致缘盖牛肝菌巨大经济损失。加强缘盖牛肝菌山场管理,建立保护、采集、收购、销售统一管理的产业化运营体制,确定以成熟度为指标的缘盖牛肝菌子实体采收标准,采取有利于菌塘保护和复壮的标准采收管理措施,是缘盖牛肝菌采收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成功分离出野生牛肝菌菌丝,同时在培养基中已有组织分化。菌丝经ITS鉴定为美网柄牛肝菌(Boletus reticulatus Schaeff.),也即同物异名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subsp.reticulatus(Schaeff)Konr.];最适培养基:黄豆粉培养基(葡萄糖20g,KH_2PO_4 1g,酵母膏7g,黄豆粉3g,MgSO_4·7H_2O 0.5g,MnSO_4·H_2O 0.5g,琼脂20g,H_2O 1000mL)。最适培养温度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