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麦秸秆犁翻旋耕复式作业耕整机一次作业可以完成秸秆粉碎、旋耕、覆土、还田等多道工序,能代替目前先秸秆粉碎、再犁耕或旋耕覆土还田二次作业模式的还田机械。整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作业效率高,作业深度可根据要求及土壤墒情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稻秸秆还田作业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稻秸秆全量还田的自由振动深松开沟深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解决我国浅旋耕埋茬全量还田带来的土壤秸秆比太高影响下熟作物生长问题。创新和发展我国局部耕作秸秆露地越冬工艺,解决了一般机具作业效率低、播种离散度大、深施肥易堵塞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稻秸秆还田作业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稻秸秆全量还田的自由振动深松开沟深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解决我国浅旋耕埋茬全量还田带来的土壤秸秆比太高影响下热作物生长问题。创新和发展我国局部耕作秸秆露地越冬工艺,解决了一般机具作业效率低、播种离散度大、深施肥易堵塞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100~200 kW大功率拖拉机配套复式作业旋耕机的应用需求,开发适应稻、麦、玉米、油菜4种作物秸秆还田需要的深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旋耕机具,力求机具在不同秸秆的还田适应性方面、深旋耕刀具设计方面、复式作业的时空错落有序分布方面形成突破,解决我国适应秸秆全量还田的大功率、高效旋耕作业机械方面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5.
摘要:针对浅旋耕秸秆全量还田带来的耕作层秸秆比过高、秸秆吸氮影响作物生长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秸秆露地越冬隔季埋田和超深旋耕灭茬还田二种新工艺、新方法。通过条切条耕深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机和秸秆全量还田双层切削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的使用可彻底解决以往稻秸秆还田工序繁多、能耗高、作业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等问题,带动农民积极主动实施秸秆还田。关键词:稻秸秆还田;分层切土;双轴旋耕;复合作业机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自行研制开发的1JHG-180型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是一种将秸秆粉碎还田和旋耕作业结合在一起的双轴复合作业机械。该机具采用新型圆弧切刀,一次作业可完成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秸秆的粉碎、旋耕、覆盖、整地等多道工序,具有整机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经济性好、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过渡依赖化肥和除草剂,残留地膜清理不彻底,土壤板结速度急剧增加,板结程度十分严重,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较低,作物产量逐年下降等实际问题,采用炭化秸秆覆盖后旋耕+地表覆盖、地表覆盖炭化秸秆、不施撒炭化秸秆三种模式开展板结土壤改良试验研究。对秋翻前、冻融期和幼苗期农田不同土层进行土壤紧实度、容重和有机质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引入机械旋耕将炭化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浅层耕作板结土壤的紧实度和容重,并提升其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一、中型耙技术的应用 为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减少耕整地作业次数,讷河市采用中型耙整地作业的技术路线,代替了旋耕整地作业,减轻了农户在春耕前收拾秸秆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机械作业成本,解决了春秋整地作物秸秆还田问题。  相似文献   

9.
封面新闻     
正河南农有王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8年攻关研发成功秸秆还田洁区播种机。秸秆还田洁区播种机将旋耕、播种、秸秆还田等功能齐聚一身,作业过程中,能将秸秆从土壤里筛选出来粉碎抛洒,在播种完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目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翻埋还田、碎混还田和离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均优于对比的玉米秸秆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秸秆腐解效果、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作物生长效果最好,但机械作业成本最高;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土壤含水率效果最好,综合效益最高。因此,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应以粉碎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对实现"藏粮于地"、保护黑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于2006年开始研制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旋耕复式作业机,现已通过大面积试验及小批量生产鉴定。该机可一次完成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旋耕碎土、覆盖秸秆及整地等多道工序的复式作业,可用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秸秆粉碎还田旋耕覆盖作业,可提高秸秆还田作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是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针对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的测试评价研究仍十分有限,尤其缺乏耕整作业后的秸秆在土壤各层空间分布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以生产环节的旋耕秸秆还田质量评价为例,利用2D数字图像法、3D逆向工程技术和Matlab计算模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一套秸秆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江苏省小麦、水稻的耕整地作业常用秸秆还田→旋耕(或犁耕)→播种施肥(旋耕播种)的农艺作业模式,工序繁复,拖拉机下地次数多,对土壤的压实大,会造成漏水漏肥、土壤板结和犁底层加厚等问题。另外,目前普遍使用的复式作业机具,缺少智能化控制系统,很难监控播种施肥精度,不利于出苗率和秧苗质量。为此,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研发了2BFMG型灭茬旋耕智能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该机具能够一次完成秸秆还田、旋耕、播种、施肥、开沟、镇压等多道作业,弥补了省内复式作业机具工序繁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常用的稻麦秸秆还田机具功能单一,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现状,提出了一次作业完成稻麦秸秆(包括收获后撒布在田中的茎秆和收割后的根茬)粉碎、覆土还田和土壤旋耕的联合作业的设想,研究开发出了“1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并且对该机具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通过对该机具进行的稻麦秸秆、棉花秸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质量完全满足农艺要求,粉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5.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粉碎刀辊正转、旋耕刀辊反转的双辊秸秆还田机结构特点和作业机理.基于土槽试验台设计了室内旋耕耕作部件试验装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双辊作业模式具有良好的植被性能和相对较低功耗,其应用于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是可行的.研制了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并进行了玉米秸秆还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可一次完成直立玉米秸秆还田、旋耕碎土等联合作业,秸秆粉碎合格率、根茬破碎率、植被覆盖率、碎土率等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在玉米收获时或收获后,使用还田机械对秸秆进行粉碎、抛撒、旋耕、深耕翻埋的田间作业技术。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腐烂分解成有机肥,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透水透气、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持土壤疏松。这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小麦机收遗留高茬、秸秆与夏季复播、伏耕的突出矛盾,根据运城地区实验,提出小麦高茬秸秆还田2种模式、6种方法的作业工艺。一、复播还田模式的2种作业方法1.旋耕复播还田技术采用旋耕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工序。作业后一部分秸秆埋入耕作层,一部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秸秆还田机械普遍存在的耕作深度浅、秸秆还田深度不满足农艺要求、旋耕部件缠草严重等问题,运用旋耕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方法设计了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颗粒进行假设,运用离散元法建立土壤颗粒力学模型,应用EDEM软件进行整秆还田仿真虚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耕深在20 cm时,土壤表层覆盖率为93.87%。通过土槽台架试验得到:在作业速度为1.25 km/h、刀辊转速为237 r/min时,耕深可达到22 cm,地表以下15~20 cm翻埋的秸秆占秸秆总量的80%,秸秆还田率为91.63%,同时刀辊轴不缠草。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深度达到水整地环节的要求,秸秆还田率较高。通过虚拟仿真和台架试验相互验证,证明新型整秆还田装置一次作业可实现切土、碎土、埋草、压草及覆土的功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潍坊市农机部门从9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能进行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和旋耕破根茬联合作业机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FG—150型秸秆还田旋耕机就是一种与铁牛—55配套,能进行粉碎还田和旋耕灭茬联合作业的新机型,亦可进行秸秆粉碎或旋耕灭茬的单独作业,既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机在水田耕整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埋草覆盖装置,集旋耕、碎土、切草、埋草和平整土地等功能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在联合收割机收获后留秸秆和高留茬的水田进行整地及秸秆还田作业,是提高工效、抢抓农时、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保水保肥、节本增产,实现水田秸秆还田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在作业时应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