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PoNPV)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PoNPV悬液施入林间,可引起病毒病流行,显著降低蜀柏毒蛾幼虫的虫口密度,PIB以5×106个/mL悬液进行喷洒,喷洒量达到PIB75×1012个/hm2,防治效果可达86%以上.试验表明病毒与20%杀灭菊酯(1:3000)防治效果相近.PIB5×108个/mL、5亿/g白僵菌和20%杀灭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昆虫病毒用于害虫的防治,以舞毒蛾(LymantriaaispL)核型多角体(简称NPV)保护绿色植物的课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国外报导,世界各国的舞毒蛾幼虫NPV的致病力都不尽相同,而舞毒蛾地区性种的不同,对病毒的感受性也随之大不相同。为了对我国使用病毒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仅就我地区病毒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感染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1987年,在哈尔滨从大豆叶毒蛾Orgyia antiqua(L.)感病致死幼体中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一株。该病毒多角体近圆形,大小约0.4~2.1μm。多角体表面不光滑,有厚约9.0nm的多角体膜。多角体蛋白晶格为线型,晶格均宽约2.66 nm,晶格间距约1.66 nm,两个方向的平行线交角分别为53°和90°。病毒粒子为杆状,大小约62 nm×352 nm。大部分病毒粒子为单粒包埋,但观察到包含2粒和3粒核衣壳的病毒束,病毒粒子外膜为两层膜结构,厚约8.3 nm,内膜厚约2.2 nm。髓核呈螺旋形外观。病毒感染的脂肪体细胞的早期病理变化表现为:核仁消失,染色质凝集,随后细胞核中出现病毒发生基质和核衣壳。核衣壳获得外膜后,被封闭在多角体内。先形成的多角体多在细胞核的外围,多角体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充满整个细胞核。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临泽县沙河镇花园村进行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制种玉米棉铃虫幼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以1 000~1 200 ml/hm2喷雾防治制种玉米棉铃虫幼虫,防效在86%以上。 相似文献
8.
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病毒悬液浸渍柏木叶,饲喂感染3龄初蜀柏毒蛾幼虫,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式为y=3.335+0.314x;LC50值为2.036×105PIB/ml.以4×106、4×107和4×108PIB/ml3种浓度病毒感染3龄初幼虫,其LT50值分别为7.84、7.61和6.85d.试验表明,同一浓度病毒(4×107PIB/ml)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感染力不同.幼虫死亡率随龄期增大而降低,从2龄的89.5%降到5龄的67.07%;LT50值随着龄期增大而延长,从2龄的6.88d增加到5龄的8.45d.温度对幼虫感病死亡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对总死亡率影响不大.病毒在冰箱中(4℃)保藏一年,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而在室温下保藏一年,其感染力下降46.3%~54.7%. 相似文献
9.
<正>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核多角体病毒病的自然发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是有效地应用多角体病毒大面积防治木毒蛾的重要依据。几年来我们对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中的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在寄主世代内与世代间传递和传播,影响病毒病流行的环境因素及与寄主种群密度相互关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目前初步摸清了莆田地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中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病的流行规律,为今后应用病毒大面积防治木毒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现将我们1976—1980年以来的调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基因组结构、UDP-转葡糖基酶基因、增强子基因(enhancin基因)、蛋白激酶基因(vPK基因)、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基因、PE基因、P39-衣壳基因、DNA聚合酶基因(DNA pol)、25K FP基因以及LdMNPV的同源区(hrs)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基因或同源区的编码产物有的作为结构组分存在于包含体中,有的作为调节因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参与病毒DNA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调节,有的负责协调病毒与虫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用于外源基因表达的LdMNPV的基因工程的实例,阐明了在害虫的防治领域,构建LdMNPV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是LdMNPV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杨毒蛾和舞毒蛾是我省林业方面主要害虫,从雁北至晋南均广泛分布。特别是杨毒蛾,近年来为害严重,每年成灾面积达百万亩。这两种害虫的幼虫均能受到病毒的感染,它们所感染的病毒在自然情况下,常引起流行病,是仰制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经染色鉴别和电镜观察,这两种害虫的幼虫所感染的均是核多角体病毒。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包涵体为多角形,大小约为0.94~2.29微米,平均1.83微米,病毒粒子杆状,大小约为37×256毫微米,粒子2~7根成束存在于病毒束内。舞春蛾核对角体病毒包涵体亦为多角形,大小约为0.8~3.2微米,病毒粒子亦呈杆状,大小约为30×290毫微米,粒子1—12根成束存在于病毒束内。 相似文献
13.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毛竹(Phyllostachysae PubescensMazel)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报导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发生,严重时竹叶被吃光,致使成片毛竹林死亡。1981年我们在闽清县莲公社文革山林场毛竹林发现刚竹毒蛾不同龄期的幼虫自然罹病 相似文献
14.
经SDS—冷酚法由纯化的蜀柏毒蛾NPV颗粒抽提到了NPV的DNA.经SephadexG—100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该DNA是均一制剂.PoNPV-DNA的Tm值测定为70℃,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EcoRⅠ酶切,琼脂糖电泳分析测得该DNA分子量约为55×106道尔顿左右. 相似文献
1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76,(1)
1974年我们用荆州地区微生物站筛选的 VHA273核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和核多角体病毒的繁殖生产。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后。一、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接种.感染,繁殖及其致病力人工感染是繁殖核多角体的必要手段,但在自然界中不能找到量大而集中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必需用人工繁殖饲养棉铃虫并进行感染的方法,以获得大量核角体。棉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可从自然界中获得大量的天然饲料。据在饲养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引言 随着昆虫病毒的应用不断扩大也必须从保护坏境,保护人畜健康出发,进行严格试验,以确定其安全。本试验用舞毒蛾NPV对脊椎动物小白鼠、豚鼠、家兔、家鸽、金鱼,作了安全试验,结果未见病变和病毒增殖。为了进一步检查舞毒蛾NPV是否能在脊椎动物和人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复制或引起病变,以便从细胞水平确定舞毒蛾NPV的 相似文献
20.
午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é)又称秋迁毛虫、舞蛾等,俗称红刺毛虫、红蹦子,是危害柞树的一种大害虫。国内分布广泛,成周期性大发生,常造成灾害性为害,有过大面积吃光柞、杨、柿、杏、落叶松、桦树叶的记载。1974—1976年,此虫在辽宁省南部和东南部11个市、县大量发生,吃尽柞叶或不能放养柞蚕的蚕场达二万余把,给柞蚕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午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国外有过一些研究,但据 Magnoler(1970)和片桐一正(197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