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加利  姜喜  闫海 《林业科技》2011,36(3):32-34
通过标准地每木调查,结合一元材积表测定计算胡杨林的林分蓄积量,结果显示:胡杨的一元材积方程为V=0.000484469d2.011854,将各径阶相应单株平均材积按径阶大小顺序排列成表即为一元材积表;4块样地林分平均直径分别为:15.1、15.0、13.7、15.9cm,在株数累积分布曲线上所对应的株数累积百分数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用二元材积表来计算林分蓄积量时,必须在小班内测量一定数量的树高,绘制树高曲线,根据各径阶的树高,查二元材积表,得林分蓄积量。这不仅加大外业工作量,而且查表相当繁杂,如果使用林分二元形数表,只要测得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就可以查林分二元形数表。以形数乘高乘断面积即得小班蓄积  相似文献   

3.
实测屏边县51块杉木样地,建立林分相对树高H_R、相对胸径D_R回归方程,根据样地资料,通过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及相应径阶值求算相应径阶林木理论高(H_i),利用二元材积表和各径阶株数求出各径阶材积,各径阶材积累加得林分蓄积。该方法省工省时,精度高,可把蓄积落实到林分各径阶。  相似文献   

4.
实测屏边县51块杉木样地,建立林分相对树高HR、相对胸径DR回归方程,根据样地资料,通过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及相应径阶值求算相应径阶林木理论高(Hi),利用二元材积表和各径阶株数求出各径阶材积,各径阶材积累加得林分蓄积。该方法省工省时,精度高,可把蓄积落实到林分各径阶。  相似文献   

5.
自动调控树高曲线和一元立木材积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延边地区目前年用一元立木材积表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估计各径阶高的误差。本文以双曲线为例,介绍三种多元树高曲线模型;称为自动调控树高曲线。在测定小班(或样地)直径分布时,同时测定小班(或样地)的断面积平均高,由此计算树高曲线,进而得到相应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其首选自动调控树高曲线式:H=Hm.D/[D+(Hm/Hg-1)Dg]。此式导出的一元材积表,经验证与实测材积的误差比原地区一元材积表减少约50  相似文献   

6.
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立木材积对林分或样地偏差太大,直接利用二元立木材积表野外测绘树高曲线工作量大等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用于林分和样地立林材积估计的方法,其估计精度可达到近似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而又不增加野外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立木生物量(W)与树木胸径(D),树高(H)和材积(V)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最优经验方程,可编制天然林一元和二元立木重量表。在大比例尺的航片上,可判读量测出胸径,树高,冠幅和株数,根据这些判读因子查立木重量表,再利用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方法之一的略算法,即可实现估算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思茅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分蓄积量之间的演化规律,在云南万掌山林场8、11和15 a生思茅松人工林45块样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各林分直径、树高和蓄积量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思茅松幼、中龄林分平均直径以上的林木株数占林分株数48.5%~52.5%,平均直径以下的占47.5%~51.5%,林分直径包含的径级株数序列特征,是以林分平均直径为中心的概率对称分布,林分中各径阶立木株数的变化反映了林分直径结构状态;被压木树高、直径生长较小,占立木株数的10.4%~14.2%,蓄积量占林分蓄积的3.2%~4.8%,林分蓄积量的69.2%~72.0%产生于平均直径以上的林木中。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林分生长趋势和科学制定林分密度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9.
关于红松林林分群体林龄测定方法,在森林调查中,一直沿用全林平均木法和分径阶标准木法。一个是伐取一株林分平均直径的立木,实测年龄作为林分林龄;一个是分径阶按各径阶株数比例关系,分别伐倒多株立本实测年龄,然后再计算林分林龄。前法因红松天然林具有复层、异龄、混交和幼龄期耐荫的特点,林分中立木个体年龄差异悬殊,几个世代同堂,因而利用平均直径的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回归方程建立杉木地径与胸径、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福建省杉木二元材积公式和出材率表编制了红旗林场杉木地径一元材积表和出材率表,经检验,其精度符合要求,适合红旗林场杉木林分使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运用weibull分布、正分布、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和β分布来拟事河北省太行山刺槐人工林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和β分布的拟合效果好,且前者优于后者。同时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预测林分结构与产量的模型系统,包括单木材积方程、树高曲线方程、密度转换方程等。使用该模型系统时,只需输入林分特征因子系统,则可以预测出该林分各径株数、平均树高及林分材积等信息。误差检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利用雷州林业局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中胸径4~18cm,树高5~21m的样木1059株,按2m区分段实测材积,建立基径二元材积回归方程和一元基径与树高回归方程,用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基径二元材积式编制了一元材积表,经检验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林分表反映每一个径阶的每英亩株数。林分表的编制方法是以调查簿为依据,求出所样地数据的平均数。林分表的主要用途是求算材积和确定应作采伐标记的林木。蓄积表反各径阶所对应的材积。在林分表上增加由生长锥木芯求得的生长数据,就能反映过去各年的林木大小和株数,从而指导林务人员的经营计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τ分布和β分布来拟合河北省太行山刺槐人工林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和β分布的拟合效果好,且前者优于后者。同时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预测林分结构与产量的模型系统,包括单木材积方程、树高曲线方程、密度转换方程等。使用该模型系统时,只需输入林分特征因子系统,则可以预测出该林分各径阶株数、平均树高及林分材积等信息。误差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系统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90株杉木树干解析和231块杉木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材料的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我省目前使用的二元立木材积表比较适合我省杉木人工林,标准表与二元立木材积表也是比较协调的,但对不同径阶的林木用二元立木材积表求算材积其精度不一定都高,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的林分中标准表与二元立木材积表的协调程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永新县不同立地条件杉木人工林中的1013株解析木和标准木资料,对江西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了检验,按径阶和树高阶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新县杉木人工林的立木实际材积与江西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理论材积比较,其总体和各径阶的系统误差均超过部颁标准,总体偏差高达7.44%。  相似文献   

17.
楠木二元立木材积表试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木解析法收集和整理资料,探讨楠木材积与直径、树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楠木最佳二元立木材积方程,并编制楠木二元立木材积表,为楠木林分蓄积量测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林分或样地的立木材积偏差很大,而直接利用二元立木材积表,则野外实测树高的工作量又太大。本研究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直接用于林分或样地立木材积估计的方法,其估计精度可达到接近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研究提出的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结构通式为:RHi=。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在管涔林区经营采伐标地内的伐倒木,按2cm 区分段实测各部分带皮去皮直径和稍端长度,计算带皮和去皮材积,按2cm 一个径阶进行归类,用Ⅴ=aD~bH~c分别对云杉和落叶松进行回归,求各径阶对应树高的材积,进而编制成管涔林区云杉落叶松二元材积表。通过对相关系数,单株材积检验,认为该表可在管涔林区使用。  相似文献   

20.
可变参数相对树曲线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期邦  曾伟生 《林业科学》1997,33(3):202-211
用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林分或样地的立木材积偏差很大,而直接利用二元木材积表,则野外实测树高的工作量又太大。本研究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直接用于林分或样地立木材积估计的方法,其 估计精度可达到接近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