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本所新育成的7个自交系和一个外引系武314等8个自交系12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6大类。根据杂优模式规律,同类之间无杂种优势,而不同类之间有较大杂种优势。本所近几年的育种实践证明,将生育期相近的不同类自交系进行组配可获得理想效果,同类之间组配无杂种优势。因此在组配之前先将自交系进行分类,将不同类之间的自交系进行组配,可减少育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生产中,良种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每进行一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粮食生产就上一个新台阶,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种质资源狭窄,育种方法落后等问题。笔者借鉴国内外玉米育种文献,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育种实践,提出一套玉米新品种快速选育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第1,小歪把×冠军、冠军×农大40、加洲大甜椒×农大40、冠军×皇冠为强优势组合,第2,小歪把、冠军、农大40为优良亲本。此外,还对预见性目标育种和甜辣育种高度重视亲本遗传复杂性和可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许多老先生在退休之际都以自己一生的实践经验和切身感受,告诫后来者,中国玉米育种缺少有效的种质资源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这么多年来,由于工作关系和经历,我恰好接触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玉米种质和育  相似文献   

5.
在玉米育种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选择高配合理的自交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育种。育种者的不同往往在自交系的测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在现在的玉米育种中有早代、晚代之分,其各有优缺点,但是综合来说早代测配往往具有更强的优越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早代以及晚代测配的相关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时代配合力的变化情况以及一些先进的测配方法,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riffing2设计,对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亲子相关以及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一些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亲本之间玉米株型性状遗传力差异很明显。故在玉米株型育种时,要先对目标性状进行配合力研究,以增加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要组配紧凑型杂交种,必须是双新均为紧凑型;要组配半紧凑型杂交种,亲本之一必须是紧凑型或中间类型,另一亲本可以是中间类型可平展型;平展型亲本之间以及平展型和中间型亲  相似文献   

7.
Mo17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资料分析表明,过去十余年,以引进的美国自交系Mo17及其改良系为亲本的玉米品种数目众多,种植面积广大,居其它自交系之首,引起了国内玉米品种的一次更新换代。1988年以后,Mo17及其改良系的组合在不同地区的面积表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玉启发经叶病,Mo17感病严重,给生产造成了损失。目前国内玉米育种尚未选出骨干替换系,这已成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权林 《云南农业》2002,(11):13-14
昆明市种子公司与时俱进,在机制上创新,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玉米种业,与云大科技种业公司合作,吸收云大科技投资2000万元。采用借船出海的战略,充分发挥云大科技的资金优势和昆明市种子公司的技术优势,强强联手,按商业规律改革公司运行机制,首先进行了纯企业性质的商业化育种,实现育种技术逐步向商业化转移,使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一改以往科研单位依靠政府拨款进行育种的事业性行为,为推进云南玉米种子产业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玉米育种良好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在玉米育种中积极引用先进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本文参考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了玉米育种的关键技术,希望对育种家更快、更好地实现育种目标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玉米抗茎倒折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个具有抗茎倒折差异的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式组配的4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经遗传参数估算和通径分析结果:所有抗茎倒折性状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茎倒折性状基因型变异中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同一抗茎倒折性状不同自交系,同一自交系不同抗茎倒折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明显差异;多数抗茎倒折性状间的遗传正相关显著,丰产的玉米组合表现较优的茎秆强度。以利用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对抗茎大倒折性状改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密度育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高产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因此,高密度育种是玉米育种的最重要手段。阐述了我国与国外先进的玉米高密度育种思路、技术、方法存在的差距,确定了玉米高密度育种的目标。进一步探讨了耐密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思路和方法;耐密玉米自交系的常规选育技术环节;耐密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2.
用6个玉米姊妹系及以之组配的15个杂种F_1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姊妹种各性状普遍存在着平均优势、对照优势和超亲优势;不同组合间和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存在着显著差异;姊妹系绝大多数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作用,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高达70%~90%;杂种优势表现属于部分显性基因作用模式。配合力分析表明,不同姊妹系间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因而,有充分地选择余地,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组配成姊妹单交种,其配合力仍可保持原自交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量新技术引入玉米育种中,培育出了大量的新品种,使我国玉米育种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大致呈现以下四个趋势:通过抗逆性育种使玉米产量不断增加;高产稳产育种一直是玉米育种的一个主要目标;分子标记与转基因技术引入到玉米育种之中;特用与专用型玉米育种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1~2004年吉林省普通玉米区试结果和2001~2005年品种审定情况,分析了我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及玉米育种形势。提出今后10年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仍以高产、优质、适应性为育种目标;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玉米杂交种;集成多项育种技术,多学科协作,深入开展超级玉米育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七个优良菠菜品种进行配合力分析测定,验证了作者对菠菜品种进行育种上分类和杂种优势预测是有效的,并进一步指出11号、7号品种在许多性状上是组合育种的优良亲本;而2号品种在许多性状上既可利用其加性基因的作用,又可通过不同遗传型杂交产生极其显著的非加性基因效应,是组合育种和优势育种兼用的优良亲本,12号品种的许多性状作为组合育种并不可取,但用于优良育种,仍不失为一个优良的亲本。美国大圆叶、32号、35号品种本身表现较好,育种潜力则差于11号、7号、2号品种。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采用两套亲本自交系P_1和P_2(P_1为4个自交系。做母本;P_2为7个自交系,做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成28个正交组合,估算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总配合力(TCA)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P_1和P_2亲本组中某性状GCA的大小对F_1该性状SCA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利用自交系的GCA效应进行性状互补是有效的;SCA在直接构成产量“三要素”(穗、粒、重)中任何一项的正效应对育种效果意义重大。然而,TCA则是产量育种不可忽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配合力分析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总结了以往10a所开展的9次不完全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侧重分析了甘蔗有性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常用或新引进亲本农艺性状和抗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及较好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认为,某蔗育种上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技术和配合力分析方法,有于甘蔗育种者合理评价亲本的遗传特点和育种潜力,提高组合选配的预见性和后代选择的效率,文章还简要讨论了某蔗更多性状配合力分析,配合力与环境互作以及亲本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凉山玉米育种途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玉米育种工作已开展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人力、物力及其它方面的原因,玉米育种进展较慢。在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引育结合。从“六·五”期间以来坚持以自育杂交种为方向。在“七·五”期间育成了两个玉米杂交种,通过了凉州品种审定小组的审定。这两个品种在与凉山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为了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育目性,有必要对育种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玉米群体改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玉米群体改良的同时,结合进行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早期选育,以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遗传参数作为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依据,将玉米群体改良和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群体改良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康乃尔大学玉米育种概况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宋锡章康乃尔大学位于美国纽约州的伊萨卡,是美国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其玉米育种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由其玉米育种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育种体系情况,可对美国的玉米育种工作有个一般的了解。纽约州地处美国东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