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桑叶桑蚕幼虫及茧壳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检测了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重金属元素砷、铅、汞的含量.结果发现,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汞含量没有规律,蚕体中的砷含量高于桑叶含量.砷和汞在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含量均比较低,符合国家保健食品通用标准的要求.但是,对于铅而言,桑叶中的含量却比蚕体中的含量低,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不同蚕品种消化率和茧层转换效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藜  李泗贤 《蚕业科学》1989,15(1):57-60
<正> 蚕业生产上迫切期望选育出在相同给桑和饲养条件下,产茧丝量多的蚕品种,这是个蚕对桑叶的利用率问题,而利用率的高低,一般可由幼虫期的吐丝量与取食桑叶量的比例来评价。吉武成美(1982)报道,日本目前的家蚕新品种主要靠多吃桑叶结大茧。庄大桓等(1986)研究分析了我国近20—30年来蚕品种的变迁,主要经济指标都有很大增长,而饲料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笔者1987年秋季对家蚕的茧层转换效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3.
吐丝结茧是蚕的本能。但是,在养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蚕期中吐浮丝,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得从它的祖先说起,蚕的祖先原是生活在野外,经受风吹雨淋。当它在桑树上吃完一张桑叶以后,为了继续寻求另一张桑叶,就吐出丝来,一端粘在桑树上,一端吊了自己身体随风飘荡,当落到另一张叶上,就继续食桑。后来,由于长期来人工饲养,进行驯化,这种吐丝现象已大为减少,但必竟或多或少还保留这种本能。在一  相似文献   

4.
唐炜  王泽林 《四川蚕业》2011,39(4):37-39
<正>桑树剪伐一般可分为夏伐和春伐(冬季重修)两种形式;四川种茧育自有桑园多采用夏伐,丝茧育桑园多采用春伐。随着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是在自己的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蚕桑生产,影响着蚕种质量。提高桑叶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探讨了环境条件对桑蚕吐丝后毛脚蚕或蛹体内残留丝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熟蚕上簇、适温下吐丝及斜营茧,蛹体或毛脚蚕内残留丝率最少;未熟蚕上簇、簇中低温(低于20℃以下)及横营茧,残留丝率最多,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桑蚕吐丝结茧,是其保种的一种本能反应,然而,熟蚕吐丝,并非将合成的丝蛋白全部吐出,在体内尚残留少量丝液,其残留丝率的多少,与所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导的很少,仅据日本试验报导,营茧位置不同,体内残留丝率亦不一样,以直营茧残留丝率最多,横营茧最少,斜营茧居中。为了摸清环境条件对蛹体内残留丝率的影响,我们从5令食桑时间长短、添食蜕皮激素、簇中温度高低及营茧位置等方面着手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为提高桑蚕吐丝率、控制最适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家蚕在昆虫学上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时期。卵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蚕种。幼虫期:就是我们养的蚕儿,蚁蚕由蚕卵中孵化而出,啃食桑叶,逐渐长大,它是家蚕一生中取食营养的阶段。蛹期:蚕儿老熟吐丝结茧,脱皮化蛹,我们称它为蚕蛹,蚕蛹不食少动,  相似文献   

7.
饲养桑蚕目的是吐丝结茧、缫丝织绸,获取经济效益。生产上常常发生一些熟蚕不吐丝,变成裸蛹,成为不结茧蚕。本文就不结茧蚕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桑树专用多元鳌合微肥对桑叶及原蚕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桑树进行根施和叶面喷施桑树专用多元鳌合微肥后,验证该肥料对桑叶的增产效果以及对原蚕的造卵数、产卵数和卵质方面的促进效果。通过试验,证实该肥料对桑树施用后.无论是对桑叶的增产还是对原蚕的生命力、茧质和卵质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桑树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9.
平面茧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桑蚕平面茧是人为打破蚕儿正常生理,改变桑蚕营茧所需的蔟具,采用平面状的吐丝床,迫使蚕儿在上面吐丝,蚕蛹即成裸蛹。平面茧又称平板丝,经脱脂脱胶后,主要用于制作丝棉,因其没有蚕蛹的异味,膨松柔软而穿着舒适,整体性能好,可任意裁剪而制作方便,是厂家生产高档的丝棉被、丝棉类  相似文献   

10.
桑蚕吐丝能力和茧质与营茧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章伯元 《蚕桑通报》2000,31(1):28-30
试验结果表明 :营茧中以适宜范围内的偏高温度 ( 2 4~ 2 8℃ )保护 ,桑蚕吐丝量多 ;低温对桑蚕吐丝能力的影响 ,以在营茧后期影响最为显著 ;在营茧的前、中期给予适宜温度 ( 2 4℃ ) ,后期增高温度 ( 2 8℃ ) ,则比 2 4℃恒温更能提高熟蚕的吐丝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于丽萍 《蚕桑通报》2003,34(3):63-64
有些蚕儿上蔟后或静伏不动或到处乱爬,待体力不支时,掉到蔟下,或死亡,或卧伏。还有少数蚕儿上蔟后不吐丝也不死,就是不做茧。这类蚕统称“不结茧蚕”。产生不结茧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熟蚕神经麻痹,吐丝器官发生故障所致。究其原因:一是病原微生物侵害,破坏了蚕体机能和绢丝腺使其不能吐丝;二是轻微农药或其他化学物质中毒引起神经麻痹,较长时间不死也不吐丝,或吐一点平板丝;三是在大蚕期喂了过嫩或偏施氮肥的桑叶,造成蚕体血液中的水份、蛋白质含量过多,血液PH值下降,引起神经麻痹而不能吐丝结茧,或丝腺过分肥大,在头胸临界处压迫气管,使头…  相似文献   

12.
近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印的《农业科技情报》(总第173期)刊载,四川省剑阁县店子乡盘龙村蚕农于1987年秋蚕期间在无意中发现,当地称为“剑蚕草”(又称“桑蚕草”)者可以代替桑叶养蚕。这个发现引起了该县蚕丝公司的重视,并于1988年由公司组成了“剑蚕草”试验课题组进行试验。经两年的试验表明,桑蚕对“剑蚕草”有很好的嗜食性。即在同一蚕箱内,用桑叶和“剑蚕草”混喂,蚕儿不偏食桑叶,碰见什么叶就取食什么叶,而且对两种叶的吃食速度也基本一致;各龄期蚕对“剑蚕草”  相似文献   

13.
蜕皮激素对桑蚕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昆虫蜕皮激素对桑蚕生长发育、吐丝营茧、茧丝质、生殖、抗病及蚕卵滞育性等方面的影响。对蜕皮激素在桑蚕上的应用前景和研究动态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农村自有桑树大多为四边桑和密植小桑园,且普通采用春伐。随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在农村原蚕片区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培护管理,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桑叶产质量,制约着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5.
桑螟分布于全国各蚕区,华东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晚秋蚕期桑叶受害最重。低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取食,3龄后幼虫吐丝折叶或将两片叶重叠,在内取食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黄褐色半透明薄膜。  相似文献   

16.
一、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概况桑蚕的食物是桑叶,是靠栽培桑树所获得,所谓蚕人工饲料,就是将蚕所需要的营养成份科学地搭配研制成保持一定的形状,并且使蚕儿食下后能健康地生长发育的饲料。桑蚕人工饲料在1930年就有试  相似文献   

17.
桑叶为桑蚕唯一最佳饲料,蚕从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赖以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桑叶新鲜度的高低,与蚕的食下量蚕体健康度和茧质的优劣都有很大关系.为了探索桑叶在离树后,在一定时限内  相似文献   

18.
用四臂嗅觉仪观测家蚕对非桑科植物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嗅觉、味觉等感受系统与其对宿主植物的识别、找寻、取食直接相关,也是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设计并制作观测家蚕行为的四臂嗅觉仪,应用于分析家蚕幼虫被宿主植物桑树的叶片与非宿主植物青蒿和樟树的叶片引诱而产生的行为反应。观测结果表明,非宿主植物青蒿的叶片对家蚕幼虫的引诱作用比宿主植物桑树叶片的引诱作用强,而樟树叶对2、3龄起蚕的引诱作用与桑叶无明显差异。家蚕幼虫对青蒿叶和樟树叶有咬食行为,对桑叶有持续进食行为。该结果证实:家蚕利用灵敏的嗅觉系统可识别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定位食物源,从而产生趋向行为;家蚕的味觉系统可能直接决定取食的初始行为及在短时间内是否持续、大量取食某种植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 蚕要从桑叶中摄取营养,而桑树品种不同,桑叶中所含的成分也有差异,对蚕的茧质、虫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场培育原原种都用湖桑(主要桑品种为荷叶白、桐乡青),有的蚕期,由于种茧全茧量轻,茧层量达不到标准不能制种,我们曾采取增加给桑回数的措施,但效果不显著。多年来,我们感到湖桑虽有叶片大,产叶量高,硬化迟的优点,但叶质是不够理想的。在1981年春、夏两季,我们进行了五龄期用不同桑品种的桑叶饲育原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白桑饲育的原蚕,收茧量、茧质都优于湖桑,对难养的蚕品种,提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纸板方格蔟是用牛皮箱板纸做成的一种先进的蔟具,它具有营茧位置多、分布均匀、疏密适当、蔟中空气流畅、易于排湿,能提高蚕茧上车率、解舒率和出丝率,茧色白净无污染,且成本低,可多次使用等优点。目前,在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一是新方格蔟有异味,蚕入孔率差,影响使用效果。二是方格蔟绑扎双联片方法不当,横营茧少,茧形不正。三是成熟不齐,游山蚕多,清场费工。四是省略了室外搁挂,蔟室湿度大,环境差,影响茧质。五是配套技术不掌握,怕麻烦,仍然沿用传统方式,从而影响纸板方格蔟使用效果。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上蔟是提高蚕茧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熟蚕有排完粪尿后才开始吐丝营茧、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吐丝加快以及向上爬和对气味的避忌性等特点,在纸板方格蔟推广使用中具体要抓好以下几点。1处理蔟具未使用过的纸板方格蔟,要喷撒桑叶汁水或在未污染的蚕沙和桑叶中堆埋5h左右,以改变蔟味,然后在太阳下曝晒1~2d,可提高熟蚕入孔率和结茧率。2添食脱皮激素掌握在有5%熟蚕时,添食脱皮激素,即一张蚕用1支40mg的脱皮激素兑水2kg,均匀喷撒在15~20kg桑叶上喂蚕,10~15h蚕形成熟蚕高峰,这时蚕入孔快而整齐,吐丝营茧好。3结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